可能是考試太多,把人都考壞了。長到十二歲的她,向來是親友間有名的聰明懂事。但這一年來,常莫名其妙煩悶,宛如蠶兒吐絲,一口口漂亮的線,竟是一圈又一圈地把自己捆縛起來。
這也包括了她和葉承熙的關係在內,一切壓抑而隔閡。
基本上他們的對話很少,他對別人不拘小節,她對別人友善熱絡,一旦回到座位上氣氛就凝固。有些話語是幾經流轉,才能傳到彼此的耳朵裡。
比如寫畢業紀念冊,不直接交給一臂之外的對方,他透過梁如龍,她則透過余曼玲,好像親自開口會要他們命似的。這種坐得最近卻又離得最遠的複雜況味,還不是未歷人事的她所能理解,只能沉埋情緒,讓聯考輾壓過成長的苦澀。
涵娟動手要撕掉誤寫的兩頁時,范老師將她叫到講桌前,給她一疊講義說:
「我記得你就住在葉承熙家的附近,今天星期六隻留校到五點,放學後你順便把考卷作業帶給他,要他好好複習,免得耽誤功課,現在差一天就落後很多了。」
「我……我不知道葉承熙的家在哪裡。」涵娟愣住,結巴地說:「而且我們住不同區,我在中段,他在內巷。」
內巷比中段遠一些,在國際學舍後面,是圍著軍營區的更大片違章建築群,走在其中常分下清東西南北,像個巨大的迷宮。
「中段和內巷不是一樣嗎?」范老師不清楚狀況說。
「不,中段在國際學舍前面,內巷在後面……」涵娟解釋。
「反正都是走南校門區的,我一直以為你們很熟,是鄰居哩。」范老師說。
「我們不熟。」涵娟連忙澄清:「梁如龍和葉承熙最要好,一定曉得他家,讓梁如龍去比較適合。」
「他那大個兒糊里糊塗的,就怕沒辦法把功課交代正確。」范老師想想說:「這樣吧,若是女生不好意思,就找梁如龍幾個同學一塊去,也算代表全班去探望葉承熙。」
既是代表公事,就很難再拒絕了。
回到座位,她瞪著作文簿,更愁眉苦臉,彷彿是這篇怪文章惹的禍。她把兩頁紙撕掉揉碎,才重新下筆寫著:
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泛浮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像一葉扁舟,不怕「驚濤駭浪」,更要「同舟共濟」。
看哪,八二三炮戰,我們三軍將士如何「一鼓作氣」,保家愛國。
看哪,八七水災中我們如何相互扶傾,表現「禍福與共」的團結精神……
涵娟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還是寫些義正辭嚴的論說文比較安全,不要再胡思亂想了。嗯,只是不知道,章立純的那盒太妃糖還可不可以拿到呢?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葉承熙這個人,在沒發生那件隱密傷心事之前,涵娟根本沒注意到已經和他同班一年多了。後來努力回想,模糊中是有個坐在後排的男生,帶兩道濃眉和一雙深深褶入的長眼睛,僅此而已。
整個四年級,她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好朋友李蕾身上。
伍涵娟和李蕾,按老師們的說法,像一對雙胞胎姊妹,有一樣的身高體重,一樣的瓜子臉杏形眼,一樣的象牙白肌膚,後來連頭髮都剪到相等長度。那時,她們是班上的公主,愛唱歌跳舞又活潑伶俐,每天都是聚光燈的中心,使其他人都失去了亮度。
她們當然也有不同。很明顯的,涵娟家裡貧窮功課好,李蕾家境富裕但不愛唸書,這之間就形成很奇妙的互倚關係。涵娟很盡心地教好朋友算術、自然,甚至幫忙完成作業,李蕾回報的就是大量的零食和禮物。
李蕾住在那些日式大宅中的一棟,也讓涵娟有機會見識到那厚重大門後的神秘豪華。令人瞠目的,有整面手工的波斯地毯,金錦織的法式沙發,光可鑒人的原木地板,進口的水晶吊燈……每一景物都似不真實存在的童話世界。
光李蕾的臥房就比涵娟的家還大,枕頭棉被紗帳美如一片紫海,深深淺淺的,把雲彩和月光都帶進夢裡來,臥於其中恍若九天仙女。
那讓涵娟震懾羨慕的物質幸福,卻滿足不了李蕾。李蕾父母忙於事業,兄姊年齡又差一大截,她自幼就常一個人留在空蕩蕩的屋子裡,只有話都很難溝通的台語女傭陪著,感覺更多的是孤獨和寂寞。
直到涵娟加入她的世界,這屋子才成了探險的樂園。
她們常穿戴李家母親的衣服飾品,假裝是官場貴夫人;也曾坐在李家哥哥的床上,彈吉他聽西洋唱片,過過當貓王的癮;更常偷用李家姊姊的發卷指甲油,拿起電話模仿嬌聲嗲語的字句。
李蕾有許多零用錢,常口袋一抽就好幾張十元,在那一元租五本漫畫的年代,對孩子而言是一筆天大的財富。她們一下課就往福利社跑,嘴巴塞滿東西;放學了就流連於商店,買漫畫、零食、玩具……等一般孩子少有的奢侈品。
涵娟有時用得不安,李蕾就堅持而熱切地說:「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呀,而且你家沒錢,我家有錢,一起用有什麼關係呢?」
升五級的暑假她們仍然玩在一塊,有一天李蕾憂愁地說:
「我大姊從香港回來了,她最愛管我,比我爸媽還凶。她要我轉到私立學校,說公立學校不好,太多沒教養的孩子會把我帶壞,而且連國語都不會講了。」
「那我們就要分開了,怎麼辦?」涵娟只有一個反應。
「我當然不要和你分開啦,你也跟我去上私立學校,我叫我爸媽替你出錢。就這樣,你去,我才去!」李蕾下定決心說,兩人還用小指打勾勾。
開學後,李蕾並沒有出現在教室,涵娟盼了一天又一天,甚至去李家巷口徘徊,都沒有看到好朋友的身影。
約一星期後,有個留赫本頭的時髦女子來找朱老師,她們站在走廊上談一會,又把涵娟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