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降龍幻姬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 頁

 

  君不聞:老而不死謂之賊?

  只要有點野心,又自恃學識財富所向無敵的年輕小伙子們,哪個不想取代前人,站在權利寶座頂端,登高一呼,接受萬民朝拜景仰?這--號稱政治「藝術」。

  人越老,越要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真諦。老霸著權勢不放,便顯得他不識趣,擺明要惹人嫌、討人厭了。

  長孫外戚一族,看透太宗蠟炬將盡,十二皇子病死的入殮、謀反的軟禁、有才智者又非皇后親出,為了長孫氏的將來,不得不發揮謀士辯才,在皇帝跟前耳提面命,力捧懦弱的九皇子--李治繼任大統;也唯有李治做皇帝,才能確保長孫氏在朝中的地位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依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李治確實有資格做個能讓人一手掌控的帝王。

  不要說政治是現實而且殘酷的,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古訓,所以長孫無忌為了後代子孫,亦是用心良苦,值得同情。

  幾經協商,以老謀深算著稱的傢伙夥同幾位開國元勳達成共識,決定聯袂上表,懇請聖命立定儲君,藉以「安撫民心」、安邦固本。

  只要抬出黎民百姓,以天下蒼生的福祉為依歸,向來標榜「愛民如子、敦厚愛民」的李世民是很難不低頭的。

  他一有軟化的跡象,接下來便是皇宮大內門庭若市,魚貫進出偏殿者多如牛毛的盛況不斷上演。

  「皇上,是該重新立定儲君好安定民心了。」

  「是啊!大皇子崩逝年餘,聖上可有繼任人選?」

  「四皇子聰明絕頂,偏偏心術不正。前些時日學大皇子私藏兵械招罪,目前還囚禁黔州,儲君之位,傳予他並不妥。」

  「九皇子仁德寬厚,應可繼任……」

  連日下來,長孫無忌等人「噴口水」、夾擊圍攻的小動作,已讓大唐天子的金鑾寶座變成一座水塘,迫使李世民坐擁「水」城,大歎天子難為。

  也罷!把皇位交給九皇子,卸下肩頭重擔,他是該喘口氣,過幾天含飴弄孫的清閒日子了。

  李世民某日招喚內侍為他做耳垢清除工程,橫陳在以湘妃竹鏤刻而成的涼椅上,一臉享受閒適氣氛的瞬間,頓時茅塞頓開,腦袋驀地閃進一道靈光,他眉開眼笑的思忖:大唐第三代由李治繼位,似乎是一件不錯的事。

  大舅子連同一幫老臣子極力推崇九皇兒李治更勝於大太子,誇讚他溫文仁孝,頗有皇后賢德之風,他們至少會努力不讓小傢伙把大唐江山玩掉吧?!

  只要李氏能夠千秋萬載,趁此良機,挾貞觀盛世之名,風光下台也好。

  打定主意,李世民以急詔召來誥命大臣。

  環顧恭身佇立的老部屬。龍座上的臉光澤生輝,李世民他喜不自禁道:「諸位愛卿,朕已決定聽從諸位卿家建議,立治兒為太子。待選定吉日,昭告天下,即舉行冊封大典,屆時還有勞長孫兄、房愛卿等從旁輔佐,務必要使大唐基業得以發揚光大哪!」

  「皇上聖明。」一干大臣打揖附和,相視而笑,長孫無忌計謀得逞的賊眼,更是裸露精光。

  身形微斂,長孫無忌逢迎諂媚地拍著太宗馬屁,哄他道:「皇上半生兵馬倥傯,是該過過含飴弄孫的優閒日子。九皇子仁德寬厚,必是明君。聖上將帝位傳授與他,黎民甚幸、大唐甚幸!」

  「是啊!江山代有人才出。自乾兒病逝,一班元老亦先朕一步駕鶴西歸,跟淑穎賢妻作伴去也……唉!想想,朕還真有些寂寞!」

  李世民晚年,龐眉皓髮,龍體微恙,已不注重邊幅修飾;再加上李承乾薨逝的噩耗傳進京城,他體內幽默的因子消失殆盡,就連個性也變得陰晴不定,難以捉摸。

  陰晴不定,難以捉摸?

  不好意思,李世民的晚年即是如此。所謂「朝令夕改矣」,剛宣佈完儲君,不到一刻鐘,他就反悔了。

  細細長長的鳳眼瞇成一直線。他支手托腮,悶悶不樂的將視線落在御用寶座上,無病呻吟的感歎:這坐慣的龍頭寶座,到頭來還是得易主啊!

  撫觸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的龍形扶手,李世民難掩惆悵,衝動地俯下身去親吻了下光可監人的青銅表面。自憐的淚流滿臉;想當年他逼迫老父退位,應當也是此等情景。貴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亦難逃報應哪!

  權力之於他,就像水蛭之於血--密不可分。他好不容易擁有今日眾星拱月般的地位,要他把闖出來的江山拱手讓人,真是捨不得。

  繼承人由他欽點又如何?沒有他,李治又算什麼東西?

  「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阿諛奉承歡呼聲,宛若天籟仙樂。他是百聽不膩啦!偏偏長孫無忌這群老賊,非逼得他下台不可,難道他們看準治兒軟弱,想起而代之?

  不,他們不是這種人。

  從決定立儲君以來,李世民像是掉了一塊心頭肉似的患得患失。

  他時時掛著嗒然瑟縮的表情,乍看之下,真有幾分晚景淒涼的可憐模樣,就連隨侍在側的內侍瞧在眼裡,也忍不住要憐憫他。

  何謂「高處不勝寒」?瞧瞧李世民晚年便可學習到它的精髓。

  他真的可以安享清福嗎?

  可惜日前附和臣子吹捧之辭的李世民,到眼睛闔上的瞬間,都未曾學會「納涼」兩個字怎麼寫。

  秉性善良仁慈的九皇子,生就一雙招風大耳,耳大招妒是沒有關係,反正他將來是大唐天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之驕子,只要無人叛變,誰也不敢妒忌他;怕就咱他的耳根子比爛熟的柿子還要軟,易遭人控制,任人宰割,那大唐的天下便岌岌可危了。

  聽聞戰爭,龍顏丕變很正常;聽聞開打,躲到桌子底下全身蜷縮猛打哆嗦,嚇個半死更是不足為奇。

  號稱馬上英雄的李世民,生出個本性窩囊的兒子,也頭痛不已。

  為鞏固大唐千年基業,他不得不拖著老命披掛上陣,代子遠征高昌、北掃突厥等對中原國土虎視眈眈的外蠻民族。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