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聖明。"程朔聞言,心中大石始落下,鬆了口氣。
"但是……"納日允蒼笑意微斂,薄冰般的眼神如蒙寒霜。"防人之心不可無,朕不會因此而對英親王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臣明白。"程朔點了點頭,心中的思量卻是半分未停。
當今的少年天子,桀驁不馴、雄心偉略,自是不會甘心處處受攝政王掣肘,然而英親王也不是省油燈,他就算心中真無反意,恐怕也會被眼前的局勢和有心人的挑撥利用而與王室失和,該如何是好,就全憑聖上的一念之間了。
想到這裡,程朔不免暗暗憂心。
皇上啊皇上……您可別操之過急才好……望著眼前不遠處那意氣風發、神采朗俊的天之驕子,歎了一口氣。
誰……誰才能打動他的心?
第三章
三年後。
太后的寢宮裡頭,黎初心正忙著著太后娘娘種植的花木提水。
這本是太監干的粗活,她卻一手包了,這畢竟原就是她喜歡的工作,蒙太后允許,她甚至得以在自己居住的小院裡種植一些鮮蔬。
一切都沒有什麼改變,除了寂寞些以外,她倒是滿能自得其樂的。
走進太后的花房裡,她送上水,孝慈太后轉頭看見她,微微一笑。"丫頭,你過來看看,我這株夜曇花含苞欲滴,指不定今晚就開花了呢!"
黎初心湊身過去欣賞,只見雪白的曇花花苞飽滿碧盈,不由得面露衷心的微笑。"這都是托老祖宗的福氣。"
"哪兒的話呢!花這東西哪,天生就比人嬌貴,要是移了地方,水土不服就得枯死,半點情面也不講的,哪怕你是什麼小祖宗還老祖宗呢!"孝慈太后笑著回身,看到黎初心手上挽了個籃子,奇道:"咦?丫頭,你手上攜的是什麼東西?"
黎初心聞言,這才想起自己來的目的,忙不迭地呈上籃子。
"稟太后,這是奴婢自個兒種的幾樣鮮蔬,奴婢想讓老祖宗也嘗個鮮,望老祖宗不棄。"
孝慈太后接過籃子一瞧,俱是綠油油的新鮮蔬果,上頭還沾著晨露,比之高貴的夜曇花,這籃子裡頭的蔬果更顯得別有鄉村意趣,一陣喜上心頭,她不禁連連點頭。
"還是你這孩子心細,進宮多年,山珍海味都吃膩吃煩了,還是這些看來尋常的東西新鮮--"她正說著,突然又頓了一頓,黎初心見狀,不免疑惑。
"太后娘娘?"她試探性地喚了一聲。
孝慈太后被她這麼一喚,倒醒過神來了。"丫頭,你可知道我在想什麼?"
"奴婢不知。"
"你不知道我就告訴你。"孝慈太后道。"這些東西雖稱不上是什麼稀奇寶貝,不過平日在宮中倒也難得一見,我在想啊,你不如把這籃蔬菜呈給皇上,讓他也嘗嘗鮮如何?"
黎初心一怔,半晌不語。
"丫頭?"孝慈太后喚了她一句,見她沒反應,於是又再叫了一次。"丫頭!"
黎初心赫然如夢初醒,望著太后莊嚴的表情,顯得不知所措。
打從她到這裡當差以來,她們一向都很有默契地規避著皇上這敏感的話題,為什麼……為什麼今天太后會突然叫她將這,些東西送到皇上那兒去呢?
她不能理解。
太后看著她的表情,彷彿對她的疑惑早就瞭然於心。
"今天是一年一度,百官同朝議政的日子,你父親應該也會進宮裡來。"她輕描淡寫地道。"若去了皇上那裡,你不一定會見到皇上,卻也許能夠見到你父親。"
"真……真的嗎?"微微的,雙手在發抖,侯門一入深似海,她早就斷絕了相見的希望,如今卻突然有了重敘天倫的機會,教她如何不驚喜萬分?
"去吧,這些日子你服侍得很盡心,本宮也沒什麼可賞你的……"孝慈太后一面說,一面命人傳上一塊牌子,遞給她,說道:"這是通行各宮門間的腰牌,那些大侍衛們決計不敢為難,去見見你爹,敘敘父女久別之情罷!"
黎初心仍有些不敢相信,慢慢地站起身來,恍如身在夢中。
"怎麼,還杵在這兒?快去哪,可別把差使辦砸了!"身後的總管太監劉福,見她高興得不知所措,連忙推了她一把。
"奴……奴婢失禮了。"她邊說,邊往後挪移腳步。
孝慈太后見她高興的模樣,心情也好了起來,直到黎初心謝恩告退離開後,她才有感而發地歎了口氣。
"老祖宗,歎氣對您身子不好呢!"太監劉福忙勸道。
"唉,這丫頭啊,真是太單純了……"能為了這麼一點小事而雀躍,不像是久居宮中而變得深沉的女子,她仍保有她天性裡恬然可親的一面,就像塊難得的璞玉般珍貴……
黎初心或許實在不適合待在宮中。只是,她已一腳跨入這泥沼裡頭,想要抽身,恐怕太難了。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體國軒,是皇上專門用來議論國事的特別書房,一般內宮女眷很少涉足此地,席初心憑腰牌和幾兩銀子穿過重重看守的侍衛和小太監,這才有機會悄悄地靠近書房外的迴廊。
這裡不是她該來的地方,所以她小心翼翼地張望。
文武百官聚集在一起議事,人數是想當然耳的多,加上穿的官服模樣差不多,想要辨認誰是父親,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隔著窗,她仔細地瞄著,眼看眾人來來去去,卻沒一個是她的父親,越是等待,失落的感受越發地強,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直到她感覺自個兒已化成為一尊硬挺的化石……
一個男子的聲音猛地傳來。
似熟悉又陌生,但她永遠不會忘記這個聲音。
"日前邊陲地區有盜匪滋事擾民,甚至有強搶民家婦女的情況,此事雖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邊疆乃苦寒貧困之地,若是繼續作亂下去,恐怕有後顧之憂,朕已三令五申嚴責當地官府及軍隊嚴加處置,為何情況不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