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烏龍新娘的嫁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17 頁

 

  唯獨石白滔搶著麥克風,大唱獨腳戲,主導議事流程。

  要不是石白滔的父親石演曾有功於禾雋集團,鄒雋易早就將他一腳踢出門了。

  有人說領袖是天生的,才怪!一個巴掌雖疾無聲,活了一大把年紀的鄒雋易早已明白那只是傳奇渲染的把戲,因為若少了真材實料本事的幕僚群,沒有一個領導者能搪過十個冬天。

  有些人的才能、眼界有限,不是驕兵型人物,便是畫地自限、自我滿足的人,到達某種程度的上限後便無法突破屏障,即使強灌墨汁、注射強心劑、洗上一百次腦,還是成不了主管型貨色。

  近年來,鄒雋易不太愛管正事,退居幕後,讓年輕人上場展現新銳的領導潮流,目的無他,只因為他深知自己霸著這個位子愈久,兒子就愈晚成大器。

  這種家族企業的危機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千年陋習。幸運的是,他有位最得力的幕僚幫手牟冠宇,提供意見供他參考,讓他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

  當年他也曾經考慮過,若兒子不成氣候的話,寧願培植牟允中當自己的接班人。牟允中有大智,能肩挑起大任,做起事來不慍不火,懂得權衡輕重,又能控制脾氣,該是最理想的人。

  鄒雋易在牟允中還在讀大學時,就曾幫他做過性向測驗,報告在在指出他是個主管型的大梁,可惜他無心戀棧鄒家企業,寧願自己創業,於是鄒雋易只得把箭頭轉向牟定中。

  牟定中的脾氣是急躁了點,但絕不做沒把握的事,行事一向乾脆簡明、從不拖泥帶水,所以他會逃婚,是鄒雋易意料中之事。無奈,他也是刻意避開商業這條路,寧願挑攝影這行吃不飽、也餓不死的路走。

  可見這年頭求才不易,老闆難為。一而再地受到挫折後,他才退而求其次地想到自己的兒子也大了,考驗他的時間將屆。好險,他自己的兒子沒有拒絕他用心良苦的徵才目的,遂教他心上石頭落地,直念天祐吾民。

  他看著聰明的兒子每回都揀最尾端的位子,圖耳根子清靜,沒輪到他發言時,他絕對三緘其口,六尺高挺的身軀卻跟個小媳婦似地縮成一團;這是因為連他放個屁,大家都一逕直說是龍涎香氣,可見這群唯唯諾諾、向錢看齊的錢奴,沒幾個值得他信任。

  鄒懷魯正式進公司以來已三年,從小企劃專員幹起,至今才爬上這個經理的位子,速度是不快也不慢,但對公司而言是大才小用了點。

  由於鄒懷魯本身體質因素免去他當兵的國民義務。小時候,每逢天氣乍暖乍寒,便氣喘個不停,導致他就學情況也得跟著疾病的情況而起伏,所以鄒懷魯從小是被數名家庭老師團團圍住的。

  從七歲起,他有一半的時間是躺在病床上,度過讀、寫、學習的光陰,等到他十三歲時,已輕鬆通過哈佛大學商管及愛丁堡大學文學的畢業考試,拿到雙學位,是年剛好他的建康情況漸佳,便隨祖父母返國探視父母。由於那時閒著也是閒著,他使自願降級從小學三年級念起,一方面是從頭體驗德智體群美的小學生涯,另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守在牟為盼身邊與她長相廝守。

  起初有些困難,教他難以接受事實,因為他本以為有著開朗笑容與杏靨的牟為盼,還會跟淘氣小天使一般膩著他、要他抱;不料,她卻完全變了一個樣,跟男孩子一般滿口江湖話,大概是受哥哥們的影響吧!不過率直、坦誠的天真個性倒是一點也沒改。

  等到他十七歲時,因為一場無妄的大病,又被奶奶拎回法國別墅靜養。這一靜養之下,幾十本的書又夠他啃了,除了在一年內啃出一個碩士學位外,又得翻看他老爹交代給他堆積如山的個案研究及決策報告書。

  等到他二十一歲時,多宗大企劃的決策便都是由他經手,透過電腦傳送下達指令的。

  二十一歲到二十三歲,他獨自遊走歐美各相關企業實習,沒有機會回台灣,但又一直牽掛著為盼,所以費盡心力才說服奶奶出面幫他訂下這門親事,本以為一向疼他如命的牟冠字會爽快的點頭,豈知一拖再拖地拿托辭搪塞他。

  第一次,美男子早婚不見得會是個好丈夫;第二次,年輕的美男子多少會打擊年輕太太的自尊心;第三次,就是那句傷人心脾的「藕(我)不吃藕」。

  荏苒而逝的韶光,以及重重的打擊、阻撓,遂教他看清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別人家的孩於再好,強不過自己的憨種。

  唉,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或者他老爹該替他更名為鄒懷璧才貼切些。

  他將一部分心思拉回公事上,瞄了狐假虎威的石白滔一眼,抓起從旁遞過來的簡報。

  不消兩分鐘的時間,他已瀏覽完二十張密密麻麻的簡報。

  鄒懷魯百思不解,既然是簡報,為何還有人老是將它寫得又臭又長?這人的遣詞用字浮誇不實,如此文情並茂的繞口駢文,像是在參加愛國作文比賽一樣,滿腔的熱空氣,一戳即破。當然,在禾雋集團中,能寫出這麼諂媚、激怒人心的垃圾的人,除了石白滔外,不作第二人想。或者該把他調到廣告部,讓他發揮說謊話的藝術才對。

  他不動聲色地把文件放回桌上的檔案夾裡。

  坐在桌音的鄒雋易厲眼一轉,瞄到兒子的動作,隨即露出一個瞭然於胸的表情。他知道,凡是被鄒懷魯塞進檔案夾裡的文件,已注定淪落為他回自己辦公室練習投籃的字紙團。

  石白滔幾乎是一字不漏地在演講著,等到他終於肯在結尾畫上句點時,半數的人已快陣亡了。大伙紛紛在心裡抱怨著,期望他趕快下台喝杯水,最好一個不小心噎著嗆斃,省得累了自己的喉嚨,也累了別人的中耳神經。

  「有沒有哪位同仁肯不吝珠玉,提供補述與意見的?」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