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是,那就別殺人了吧!既然以前是不得不做,現在沒了不得不做的理由,就可以捨重典,以恩德教化百姓了對不對?」
他沒回答,但柔和的眼角讓她知道,她說服了他。
拉起他的手,她說:「走吧,沒了玫瑰釀可吃,咱們去叨擾婆婆,婆婆的滷味可是一絕。」
他回握住她的,軟軟的手在他掌心裡包裹,他由著她帶、由著她拉,這模樣傳出去肯定不像話,但不像話就不像話吧,他就是要縱她、寵她,誰有意見?
第7章(1)
繪夏的迂腐言辭說服了宇文驥,他開始固定每個月施糧濟貧,還讓人開了染布坊和織廠,僱用想要工作賺錢貼補家計的太太姑娘們,雇銀給得優惠,太太姑娘們攬足了銀子,還可入股當老闆,這一個善行,讓京城裡的人士對宇文驥這三個字漸漸改觀。
他的轉變不大,但采鴛發現了,趙鐸也嗅出不同,曾私下問他,「表哥,是不是對繪夏姑娘動心了?」
宇文驥沒回答,只丟給他一個「不要多管閒事」的眼神。
趙鐸不死心,又說:「既然表哥對繪夏姑娘沒有意思,那表弟我就要大膽出手了。」
單純只是玩笑話,他得到的回應是——宇文宰相告病十日。
習慣有表哥在旁相勸的皇帝,過了整整十天痛苦而忙碌的日子,那十天,他開始考慮,要不要和表哥互換角色,換一個生氣火大就可以告病休假的位置。
自此之後,趙鐸理解,繪夏姑娘不是可以拿來開玩笑的人。
這天,天氣暖和,和風徐徐酥人心胸,宇文驥和繪夏在巡過織廠後,計劃到萬客樓去好好吃一頓,他們還未走出門,一位年輕婦人便追到他們身後出聲喊,「相爺、繪夏姑娘。」
他們停下腳步轉回身。
年輕婦人有些靦腆,她吶吶地捧起一個花布包袱。
宇文驥眉說話,銳利的眼光看得人心慌慌。
真是的,對人溫柔一點又不吃虧!他真該跟他的皇上表弟好好學學。
繪夏迎上前,接下包袱,「這是送給相爺的禮物?」
「是。」
「可以看看嗎?」說這,她就要打開包袱,但宇文驥的動作更快,扇子一挑,把包袱丟回婦人懷裡。
他橫了繪夏一眼。笨女人,就沒想過會遭到暗算,也不怕中機關。
「你來打開。」他冷冷交代,婦人不解點頭,打開包袱。
繪夏望向他,他眼底的警戒讓她記起,他從不信任別人。
包袱打開,裡面是一件新縫的錦織袍子。
婦人低頭羞赧道:「民婦出嫁兩年,育有一個女兒,年前丈夫得病。撒手人寰,夫家小叔、大伯和公公婆婆生怕媳婦、孫女爭奪家產,給了紙修書,把我們趕出家門。
民婦娘家大哥生活困苦,無力撫養妹妹和外孫女,人海茫茫無可依靠,生活走入絕境,幸而相爺開了這間織廠收留我們母女,現在民婦不但可以養活女兒,還當上織廠的小股東。
民婦感激相爺,若是沒有相爺,民婦早已帶著女兒投湖自盡了。民婦和女兒兩條命是相爺救的,我沒有多餘的銀子可以送禮物,只能自己裁了件粗布衣服,表達心中感激,望相爺笑納。」
她嘴裡說粗布衣服, 可是從質料到款式處處可見用心,她是盡了全力準備這份禮物的。
繪夏接過禮物笑說:「謝謝你,相爺很喜歡。」
婦人紅了臉,低頭輕笑道:「謝謝相爺、謝謝繪夏姑娘。」語畢轉回織坊。
「瞧,這叫好心有好報,人人都把相爺的恩情記在心底。」她收好錦織袍子。
宇文驥嗤之以鼻。當年自己可是將了李溫恪一軍,李溫恪的好心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報應。
把包袱背在肩上,繪夏說:「其實,染坊、織廠裡這樣的故事不少,許多被男人、被家庭遺棄的女子,靠著這項手藝讓自己活得自在,不必成為誰的負擔,能自食其力比看男人眼色過活,要幸福得多。」
「單純。」她以為自食其力有那麼容易?要不是迫不得已,哪個女人願意拋頭露面、辛苦勤奮?
「人生已經夠複雜,能單純活著不也是一種幸福?」她反口同他爭辯。扯扯他的衣袖,她笑逐顏開的問:「怎樣,被人感激的感覺是不是很棒?」
他沒回話,但嘴角不經意浮現的笑意偷偷洩露他的心情。
她成功改變他了,一天一點點,慢慢地,他就會變成她心中想的那種人。
他們手牽手,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行走,剛開始她覺得很怪、很不自在,老認為別人在看他們,抗議了幾回,他每次都用白眼駁回抗議,於是她知道,他是個任性到不行的男人,他從來不管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只管自己高不高興。
好吧,牽就牽,反正在前塵缽裡,二十一世紀的男女都不認為牽手是啥大事。
漸漸地,在宇文驥養成想她的習慣後,又養成與繪夏手牽手並肩同行的習慣。
「為什麼不吃肉?」突如其來,他問上一句,而這一句和前面話題搭不起來。
他發現了?
這話她沒問出口,但他光看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麼,也不知道是他猜度別人心意的能力高強,還是他與她心有靈犀一點通。
「對,我發現了。你只吃菜、吃果子,加了肉的湯汁,你連碰都不碰。」
她當然不吃肉,她是仙子咩,有聽過哪個仙子拿著菜刀追殺公雞,也只有裁冬會在心裡偷偷想念肉的味道,沒辦法,她剛成仙不久,至於她,千年不沾腥膻,早就怕了肉味。
「知不知道為了養動物來吃,我們要砍很多的樹、空出土地來種植動物吃的食物,而且動物的排泄物會污染河川水源,更別提為了吃肉,每年得傷害多少無辜的小生命,很殘忍耶!」
宇文驥斜睨她一眼。「那麼喜歡牲畜,你和阿福結拜了嗎?」
想起阿福,繪夏笑出滿臉甜。阿福,是證明阿觀生性善良的人證,當初他可以不把阿福接到新宰相府的,但阿觀收留了他,不帶任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