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要她當著那些待選的面揭出這些事,那些人會很尷尬吧?又不是日後都不相見了,小雪寬厚地想,還不如把力氣拿來多抄幾份公文,也算是增長見識呢。
公文署裡可以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陳情與需要;京畿以外,全國十九州分由帝王親自任命的州牧治理,各地有各地不同的問題。她自小備受家人保護,不曾去過京城以外的地方,有時看著這些公文,她便想:這個地方較為乾旱,可以在水源處多設幾座坎井,將水儲存在不易蒸散的地底下;那個地方林地廣闊,易生瘴,但附近山頭出產石灰,可以用來改善民宅環境,逐步墾荒闢地,只是需先規劃好要保留的林地,以免闢地不成反而造成人禍……看著那些公文,她想著,如果她是一名決策者,她會怎麼做……
地,冉小雪掃得很慢,純是因為以前在家裡根本沒做過這種雜務,手腳不夠伶俐;但,沒關係,她慢慢掃,總會掃完的……
☆☆☆ 言情小說獨家製作 ☆☆☆ www.yqxs.com ☆☆☆
「哦,你還在掃啊?」樂采走進廳署裡,故作訝異地看著冉小雪道。
聞聲,冉小雪轉過身來,髮絲有些凌亂地貼在頰上,看起來有些失序。
她臉頰微紅承認:「呃,因為在家中不曾打掃過……」所以掃得很慢,就怕哪裡掃不乾淨——
她掃了半天,竟然沒掃出什麼灰塵來,若不是廳署裡本來就已經很乾淨,就是她掃地不得要領,沒把灰塵給掃出來。
樂采瞪著她半晌,眼神很是奇特。
「哈哈哈,真老實。」倒是慢樂采一步進來廳署的人忽然笑了出聲。
冉小雪這才注意到吏部卿身後有個男人。
男子鬢髮微白,看著有些面生,認不出是誰。
是說,她見過的官員也不多,三個月前瓊林宴上,與各部首長匆匆一暼,根本記不住他們的臉孔,只有姐姐驚蟄特別指了個人要她記住,說是待選時千萬要離那個人遠遠的,她才特別記住了禮部卿的相貌。
至於眼前這位鬢髮已微斑白,但面容仍然青春的男子……還真不知該怎麼稱呼?
樂采替她解了圍,哂道:「冉待選,見過冬——」
「咳。」男人忽咳了聲,樂采隨即改口道:「見過李大人。」
李大人?哪個李大人?朝廷裡,李姓官員似乎有好幾個吧……冉小雪拿著掃帚,一時無法施禮問候,只好呆站著。
此舉又惹來那男子哈哈一笑。「七郎果然沒誑我,確實有夠好笑。」
家族裡排行第七的吏部卿樂采又道:「冉待選,你可以放下掃帚了。」
冉小雪這才趕緊放下掃帚,就地施禮道:「冉小雪見過兩位大人。」
男子還在笑,樂采叫她免禮。
男子繼續笑,冉小雪不敢免禮,直低著頭。
樂采只好建議:「李大人若要繼續笑,是否改日再來?」
「不行,我來日……嗯。」這位愛笑的李大人才勉強掩住嘴,往一旁大椅坐下,笑眼覷著冉小雪。「冉待選,請站過來一點,你站太遠,講話不方便。」
看見桌上已經放了早先那份公文的謄錄,樂采道:「這份公文已經重新抄寫好了呀。」
「是。」小雪連忙回答。重新抄寫之際,她特別仔細再看過好幾遍,確認沒有問題了。雖然她還是不確定自己原先是哪裡抄錯了一段。
是說……她記憶力原本就不算好,也許真是哪裡看漏了吧?
「想知道你抄錯了哪一段麼?」樂采問。
冉小雪毫不遲疑地點頭。「是。」
樂采微笑,轉身從桌上匣子裡取出一份藍封文書,在冉小雪面前打開來,指著被硃筆圈紅的那一行小字——
「你讀出來。」
小雪依言念出:「京川洪汛在夏秋之交,過去疏浚皆在春日,不妥,不如改在冬日水落石出之際——呀?」
她低呀出聲,滿臉頓生困窘,總算知道自己哪裡抄錯了。
原來她竟然在抄寫公文時,不小心將自己心裡的想法寫在公文上頭了!
「既省工事,且不擾民。」那位李大人接續說出。「是不是這樣?冉待選。」
「請大人海涵。」冉小雪面紅似火。
那位李大人突然不笑了,他看著冉小雪道:「你不過是個待選官員,沒有真正入朝做事過,哪裡知道春日疏浚與冬日疏浚的差別,你說冬日疏浚可省工事,有依據麼?」
「……」冉小雪低頭不答。
「怎不回答?」
「……回大人,沒有依據。」
「沒有依據,你怎敢妄言,批評過去冬官府在春日疏浚京川,是浪費公帑兼之擾民?這樣一份公文幸虧發現得早,沒送到邸報館去,否則怕不輿論嘩然。」
「雖然、雖然沒有確切依據,」小雪鼓起勇氣說道:「可小雪之父掌理十庫,是以小雪知道每年花費在京川疏浚上的公帑有多少,過去初春疏浚,冰雪方融,水位尚淺,本來是理想時節,但近幾年春日偏暖,融冰稍早,往往到疏浚之時水面已滿八分,這時候才動工,肯定需要更多的人力與花費,更不用說疏浚之時必須封川。
京川乃本朝重要商行河道,封川之際,商旅不行,必須改採陸路運送,費時又費工,京商紀氏即曾因春日封川而無法運送商貨,造成了損失。
權衡之下,冬季固然嚴寒,但冬天河川冰封,水位只有平時三成,幾可見底,本來就少有商船行走,此時疏浚不僅視線清楚,封川也不至於影響船運,是以小雪以為,冬日疏浚比春日疏浚為上。」
兩名大人看著冉小雪,不發一語。
冉小雪心裡忐忑,卻不覺得自己的想法有錯,忍不住又道:「川戶……川戶不用繳稅,對不?」
川戶隸屬冬官掌理,負責疏浚全國河道,非但不必負擔徭役或賦稅,甚至還可支領公帑。
「是不用。」李大人輕聲說道。
「我……小雪聽說,近年京城的川戶丁口增加一倍有餘……」川戶是世襲行業,怎麼說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增加那麼多人。「從十庫支出的公帑自然也多了一倍,這不是很不合情理的事情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