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獨自去到前殿就沒有回來,一個時辰後又有宮人過來傳喚郭愛去東宮。
朱瞻基一走,她根本無法入睡,一有人來喚,馬上換上衣服就直奔東宮。
進入東宮正殿,只見朱高熾、太子妃以及朱瞻基都在,一見她到來,朱瞻基立即讓她上前。
她見殿上的人臉色皆是凝重,心不由得跟看提起來。「發生什麼事了嗎?」她悄聲問朱瞻基。
他一臉的沉重,「剛才李安著人快馬加鞭,給我送來密旨。」
朱棣的密旨?!
「那內容是什麼呢?」她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
「皇爺爺病重,讓我和母妃立刻前往虎帳,並令父王鎮守京城,以防有變。」說到朱棣病重時,他聲音忍不住梗咽。
郭愛聽完臉色刷白。朱棣果然出事了!
「你現在就走嗎?」她著急問道。
他點頭,「皇爺爺危急,我與母妃必須馬上趕過去,而這事極為機密,萬萬不能讓兩位王叔得知。一旦我與母妃動身後東宮無人,找你過來就是讓你細心照顧好父王……以及你自己。」
父王並不知道他們的事,因此在父王面前,他不能對她表現出丈夫對妻子的關切,只能輕輕補上這句。
她明白他心繫自己,要不是她有孕在身,不能跟著他趕路,否則他定會帶她同行的。為了不讓他擔憂,她連忙點頭道:「殿下放心,奴才會盡心照料太子的……」也會好好照顧自己跟孩子的。她不動聲色地輕撫小腹,以眼神溫柔示意。
「初日,這段時間你就待在東宮,別回皇太孫宮了,我會著人協助你處理事情,凡事別太勞累,明白嗎?」太子妃已然將她當成兒媳,十分關愛,自然也放不下懷有身孕的她,只得叮嚀道。
太子妃其實很訝異,父皇既然傳喚了瞻基,為何也喚她去?又心想大概是因為太子得坐鎮京城不能前往,才轉而召見她,怕是也有遺言要交代給太子。
「是,奴才知道該怎麼做的。」郭愛極為感謝太子妃的關懷。
「娘娘、殿下,可以出發了。」吳瑾已在宮門外備好馬車,前來催促他們起程了。
「你們快去吧,初日會看顧我的身子,你們無須擔心,只管這一路自己當心起了盡快將父皇平安護送回京。」朱高熾垂淚,催促中也合著叮嚀。
第18章(2)
他們不敢再耽擱,趁著夜色悄悄出到宮門,只見那裡早已停著馬車,朱棣心腹李安正在等候他們來到。
一見到他,朱瞻基腳步一頓,讓郭愛別再前進,如今天色昏暗,隔著這一段距離李安不至於看清她的面目,郭愛只得遠遠的看著他攜著太子妃出宮門。
太子妃在李安的攙扶下上車,動作間卻感覺到他從寬大的袖中塞來一個東西,手下意識接住,卻像是一紙信件。
莫非父皇是有何吩咐?她心裡猜疑,強裝無事坐進馬車中,這才三兩下拆開信件,卻是越看越心驚。
她臉色沉凝,顫著無血色的唇輕聲道:「聖上……的囑托,本宮一定照辦。」
待她話聲一落,車門外的人影才離去,走到朱瞻基的馬邊提醒道:「殿下,皇上那不容耽擱,咱們該起程了。」
朱瞻基依言跨上馬背,回頭再凝視郭愛一眼,心頭卻忽然生起一股不安,但見她迎風而立,朝著自己淡淡的笑,他又壓下那抹不寧,策馬而行。
一行人才出發,胡善祥就由暗處走出。
見到她,郭愛微微吃驚。「太孫妃?」她怎會在這裡?
「別緊張,殿下與娘娘連夜出宮之事,我不會說出去的,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也是太孫的人,我只會幫他,不會害他,就連你,我也能容…」
看著她那鎮定認真的臉,郭愛不解她特意跟自己這麼說,究竟是什麼意思。
朱瞻基一行人連換了三回馬匹,兼程趕了十天的路,才風塵僕僕抵達烏珠穆沁。
等進到虎帳見到朱棣時,這個昔日威風凜凜、氣勢萬千的帝王,如今已是暮氣沉沉,氣若游絲了。
他能撐到此時已是奇跡,本來打發李安去送密旨時,他就奄奄一息,卻硬撐著一口氣,要見嫡孫最後一面。
朱瞻基母子見到朱棣的病容後,不禁相顧失色,朱瞻基更是立刻跪爬到朱棣的榻前,眼眶一片殷紅澀痛。
「皇爺爺——」他啞聲喚道。
失棣見到他來,立即朝他伸出手,他趕忙握住那只無力顫抖的手掌。
「你終於來了……」朱棣的聲音極為虛弱,絲毫不見霸氣。
「您會康復的,孫兒是來接您回京去。」見到他命在旦夕,朱瞻基不住哽咽。
朱棣搖頭,「朕不行了……咳咳……」他一用力就咳出血來。
朱瞻基!涼惶道:「皇爺爺——」還想去喚隨行的御醫來,卻被他拉住手。
「父皇——」太子妃見事態如此,也心急地衝到楊邊。
「你們不必驚慌……朕有話要說,你們靜靜聽看即可……」朱棣拖著不穩的氣息道。
朱瞻基知道他大限已到,不敢阻止他說話,只能含淚點頭。
「咳咳、咳咳……瞻基,朕有樣東西要親手交給你。」他又乾咳一陣,才又吃力地說。
「不知皇爺爺要交付什麼給孫兒?」他忍淚望著朱棣問。
楊前站著李安,朱棣以眼神示意,讓他將一隻方盒交給朱瞻基。
朱瞻基見盒身用純金打造,極為金貴,遲疑不解地望向祖父。「這是?」
「打開它。」
朱瞻基遵照吩咐,謹慎地將盒蓋打開,見是塊大圭,極為訝然。
「這屬於你的,朕……替你保管了二十多年,是時候交給你了。」朱棣艱難地喘息看說道。
朱瞻基捧著大圭,依然不解其意。「這是屬於我?」
「沒錯,這是你的皇曾祖,太祖皇帝留給你的。」
「皇曾祖留給我的?」朱瞻基露出吃驚的表情。
「你瞧瞧這上頭鐫著的是什麼字。」朱棣顫抖地指著大圭,提醒道。
朱瞻基細細查看,念出所見,「傳之子孫,永世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