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更是一把撕去她臉上的人皮面具,說皇上就是他們合力害死的,韋安禮指證歷歷,提及皇上身上有多少傷口,清楚得像親眼所見。
說書人一講到這段,會習慣性地在此刻抓起板子,重重地往桌上一拍,誇張地兩臂往外大張,揚聲說:「這時候,幾道金光閃過韋安禮的雙眼,他的胸口突突突地跳著,抬眼,望見眼前一身明黃色龍袍的舊帝好好的站在眼前,他雙腳像是被秋霜打過的荷葉,軟啦……」
朝局在極短的時間內翻轉過來,皇帝頒下一紙詔書,將此段時間內,朝廷發生的事情一一說予百姓。
百姓弄懂了情況,知道叛國的果真不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王爺,而是弒父殺兄的龍壅熙,以及權勢逐日坐大、劣跡惡行罄竹難言的韋家,許多人忍不住一拍掌,大聲喝采:就說吧,情況果如我所言。彷彿自己有真知灼見般。
舊帝重掌朝政,恢復被罷黜的清廉官員職務,廢除龍壅熙所下的種種不合理聖令,將龍壅熙送進宗人府。
包大快人心的是,多年來仗勢後宮皇后、魚肉百姓的韋家倒了,近百個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韋氏官員被押進京,一一伏誅,民心大樂,連日裡,地方上天天有人放鞭炮。
但高興沒幾天,城郊溫室那裡傳來消息,說大皇子為阻止建威將軍韋立邦造反帶大軍屠城,以利其父韋安禮稱帝,親身犯險,被韋立邦所傷,命在旦夕。
一時間,城裡廟宇香火鼎盛,人人都來求神,庇佑他們的好王爺。
再不久,城裡紛紛倣傚起溫室夥計,在紙上寫下平安字句、折紙鶴、串成鈐,掛在家門前,只求為王爺盡一份心。
百姓的虔誠感動天地,他們的大皇子從鬼門關前平安回來了,皇帝下詔書,感念百姓為大皇子所做之事,減稅三成,此令一頒,舉國歡騰。
不僅如此,此次宮變中,有功的臣子均陞官一等,護持皇帝的溫室夥計們,一人賞賜黃金十兩,千名007均封為六品武官,願打球的,可留在原營指導新將,不願打球的,可進宮服侍皇上。
王爺歷劫歸來,大燕百姓也平安度過一場劫難。
皇帝下令,封壢熙為太子、入主東宮,並為他迎娶另一名陸府千金陸雅雅為太子妃,新婚日,京城百姓夾道歡呼,人人均在心底祈求,他們的王爺此後無災無禍、平安順利。
陸府的嫁妝比上回嫁陸茵芳整整多了五倍,抬嫁妝的隊伍長長地繞過三條街,新娘已經進了王府大門,還有部分嫁妝尚未離開陸府。
夜裡,王爺辦流水席、大宴賓客。
溫室夥計和熙雅小築的人手全來幫忙了,上回抄家被弄得一團混亂的王府,在短時間內,又是一派新景象,主屋按著熙雅小築的設計圖重新佈置改造,讓雅雅一進王府,便備感熟悉。
一身大紅袍服,紅蓋頭下方,是茵雅滿滿的笑臉,這是她和壢熙的第三個婚禮,她抗議過,但壢熙說:無三不成禮。
她明白,他真心想做的是讓自己重入皇家玉牒,成為他唯一的太子妃。
走過風風雨雨,他們終於修得正果,未來……她相信,就像壢熙保證的那般,只有晴朗歡愉,再無哀愁悲慟。她確定,自己將會一世幸福。
身子有些重了,懷胎五月,孩子比她想像的更堅強。
在皇上駕臨熙雅小築,她裡外操勞忙碌時,孩子乖乖地與她一起承擔起諸多責任。在壢熙昏迷不醒,她求生意志全失時,孩子支持著她走過每一天,他是她見過最堅強的寶寶。
壢熙說:這樣的孩子,才是我的驕傲。
未出世,他已經為父親的驕傲了呀。
哀撫肚子,好乖的孩子,從來不曾為難過他的母親。
門打開,壢熙比她想像的還早出現,在喜娘指揮下,他用喜秤挑開紅蓋頭。
兩人喝過交杯酒,聽喜娘講一大堆吉祥話,壢熙明明失了耐心,卻還是乖乖等著,幸好,喜娘也是個懂眼色的,飛快把禮數做全了,趕緊出門,讓兩人單獨相處。
屋子裡靜了下來,兩張微醺的瞼相對望。
壢熙好似眼睛一黏上她,就再也分不開似地,她被他看紅了臉,用手肘推推他,推得他回神。
壢熙滿足地一歎息,握住她的手,把她擁進自己懷中。
終於,她又與他密不可分,他們又是不能被分割的一體,一聲輕喟,他說:「再見到你,恍如隔世。」
「誇張,我才回娘家一個月。」
因為壢熙的堅持,她重新有了娘家,父母女兒再次相見,才是真正的恍如隔世。
他說,她必須有強大的娘家依恃;而她說:他是她最大的依恃,有他在,便是天塌下來也不怕。然後,老學不來甜言蜜語的雅雅說:你就是我的天。
含蓄的古代女子,終於學會對深愛的男人表真心。
他輕手輕腳為她除去沉重的嫁衣、禮冠,他真不曉得古人為什麼要折磨新娘,那麼重的東西,是想讓女人打退堂鼓,還是想警告女人,從嫁人這天開始,就沒有好日子可過?
「你有沒有聽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等你等了快一百年,瞧瞧,我頭髮都發白了。」
茵雅抿唇一笑,她何嘗不是?可幸福要靠等待換來,這句話,是他在送她回陸府時說的。他是個矛盾的男人。
他抱起她,輕輕地放在床上,他趴在她身邊,由上往下看著那張怎麼看都看不厭的古典俏臉。
「可不可以為我解答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她晶亮的雙眼始終與他的視線不離不棄。
「是哪個惡劣人物的惡劣規定,不准心焦的新郎去見自己的新娘?」
噗哧一聲,她失笑,之後,很認真地回答。「大概是宇宙洪荒之際,天帝定下的規矩吧。」
「這規矩得改一改,不然會死人的。」
「怎麼說?」自古以來,還沒有聽見哪個新郎因為這個規矩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