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本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但在偌大府第來去忙碌的人們身上,卻看不到絲毫愉悅的影子。
大廳裡隨著春風飄動的白幕,與外頭的花團錦簇、五彩絢爛形成強烈對比,門口那氣派的朱紅大門頂端高掛的白燈籠隨風搖晃著,無聲飄送著一抹難言的淒楚。
威信公──唐宇震,在一場暗夜突如其來的熊熊烈火中,走完了繁華富貴的一生,享年四十有六。
一生醉心於燒製青瓷的唐宇震,未滿二十便考取進士,對官職卻不忮不求,只求在窯場能有一席之地,得到鑽研的機會。
十數年前,唐家的掌上明珠唐文裕風光嫁進襄王府為側福晉,允文允武的襄王爺成了唐家的女婿。
待襄王爺登基為帝,女兒受封裕貴妃,唐宇震也受封為威信公,享王爺爵秩,皇帝女婿更將一處官窯賞給了唐家,賜名唐窯,討老丈人歡心。
從那時開始,唐家不再只是普通百姓人家,而是備受尊崇的皇親國戚。
唐窯集唐宇震畢生心血,卻沒人料想得到,他此生最重視之所,最後卻成了他葬身之地!?
榮華富貴在他生命走到盡頭的這一刻,轉眼成為一場空,雖然窯場可以重建,在不久的將來便可恢復原本的繁華,但遠去的人卻永遠不再回來,這對唐家人而言,成了一道需要時間癒合的傷口。
唐宇震的福晉自從得知惡耗之後,幾乎不吃不喝的過了三天三夜。唐家年幼,但卻已顯得英風颯爽的二公子難掩擔憂的站在額娘身旁。
「文堯。」一臉蒼白的唐夫人眼角注意到門口出現的身影,幽幽的喚了自己的長子一聲。
唐文堯連忙走到她跟前,「額娘!」
「得記得撫恤在那些大火中喪生工匠的家屬,尤其是姚師傅……」唐夫人輕歎口氣,「雖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偏偏他夫人正巧上窯場,姚家一夕之間失了兩個親人,肯定不好過,額娘記得姚師傅家裡只有一個小女兒是吧?咱們可不能虧待了人家!」
「關於此事,額娘放心。」唐文堯恭敬地輕聲回應。
聞言,唐夫人欣慰的看著自己的長子,在他阿瑪過世的那一瞬間,他似乎長大許多,根據律法──王爺的爵秩由他承襲,他將是這王府未來的主人。他該明白,縱使再悲傷,也得咬著牙將一切責任給擔在肩上,包括唐窯的重建、撫恤。
「額娘就別煩了,大哥知道怎麼做的!」唐家二公子唐文禹在一旁安撫的輕捶著額娘的肩。
「我知道,你跟你哥哥都能幹!」她拍了拍他的手。
唐文堯看著臉上稚氣未脫的弟弟,「文禹,你在這照顧額娘,宮裡派的人來了,我得去見上一面。」
唐文禹聽話的點點頭。
長子走後,唐夫人靜默了一會兒,想想不妥,臉色蒼白的站起身。
「額娘?」
「扶額娘到前頭。」
「可是……額娘!」唐文禹趕緊扶住身子有些搖晃的娘親,神情難掩擔憂勸著,「讓大哥去接見便成了,您歇著。」
唐夫人搖了搖頭拒絕,手慈愛的拍了拍次子的頭,雖然年紀尚幼,但清秀的臉龐有著死去夫君的影子。這孩子不單長得像他死去的阿瑪,也跟他阿瑪一樣,把窯場當成了家,總愛窩在那裡。
王爺在世時,最得意的便是有子如此,克紹箕裘,只是他無緣看到這值得驕傲的兒子將來如何飛黃騰達。
「聖上派來的人,」她柔聲的對次子道,「咱們不能怠慢。」
唐文禹縱使心中覺得不妥,也只能順著額娘的意。
唐夫人走出了房門,吹來的春風令她的心思遠揚。她唯一的女兒入宮成了貴妃娘娘,雖然備受恩寵,但要見上一面,卻是難上加難。
縱使王爺過世,貴妃娘娘心中再懸念,最終也只能留在深宮之中暗暗垂淚,返鄉之路對尊貴的貴妃娘娘而言難如登天。在這一刻,她終於體認那句「有女莫入帝王家」之慨。
在大廳裡上完香,正候著的是聖上親自指派前來護喪的大人──官拜正三品太常寺卿果爾。
指派果爾前來護喪,代表聖上對唐氏一門的敬重,也包含著對貴妃娘娘的寵愛,只是再多的尊榮,在人死後全成了過眼煙雲,唐夫人看著廳上的太常寺卿時,心中不由得一歎。
「大人,」落坐之後,她輕聲的問著恭敬在一旁的果爾,「怎麼不見寧心格格?」
「回福晉,格格一路舟車勞頓,才進城便累得睡了,要不,臣派人喚醒格格前來拜見福晉?」果爾據實稟報。
「無妨,就讓格格歇會兒吧!」唐夫人出聲阻止。
說起這位來自宮裡的寧心格格,也算是個可憐人。
寧心格格的阿瑪是正紅旗,官拜步軍副尉,最後卻戰死於沙場,當時掌管正紅旗貝勒憐寧心格格孤苦無依,便將她送至宮中,太皇太后看她可愛,便作主給她起了個漢名叫寧心,還封了她一個格格的稱號。
不過宮廷上上下下都知道,這個來自蒙古大草原的小女孩,雖然被稱了一聲格格,但實際上不過是個沒什麼大權的小丫頭。
丫頭片子初入宮時,別說漢語,就連滿語都說不了幾句,常常一古腦的脫口說出一串蒙古語,沒規矩,還鬧了不少笑話,宮裡那些勢利的奴婢根本不把她當一回事。
但裕貴妃卻是真心喜歡這個沒心眼、總是笑口常開的小丫頭。在寧心格格入宮後沒多久,裕貴妃便將她帶在身邊,細心教她漢語、滿語。
在爾虞我詐的宮廷裡,有了貴妃娘娘的疼愛,才讓寧心格格的生活沒有太多風浪的過了一段時日。
唐夫人想起裕貴妃從宮裡托人送來的家書中提及,她特別跪請太皇太后恩准,派前來護喪的果爾大人帶著這位可愛的寧心格格來陪伴甫喪夫的額娘,信中直說這孩子是個可人兒,有張會笑的臉,在這哀傷的時候,希望寧心可以代替她這不孝的女兒承歡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