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妃臨九天 卷一·重生改命數(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7 頁

 

  黎正修有四個兒子,各個都參加了科考,雖然名次不在前面,但朝中有這個父親在,還怕謀不到好職位。

  長子黎品方是從四品的贊治少尹,娶妻李氏,只育有兩個女兒黎育敏、黎育琳,因膝下無子,為開枝散葉,黎正修便讓大媳婦和幾房小妾隨同長子進京赴任。

  三子黎品則任正五品宣府同知,掌管地方鹽糧、盜捕、江防、河工、水利……等事,但榆州地處偏僻,生活貧瘠,老夫人林氏心疼兒子受苦,便讓三媳婦邱氏和嫡子黎育昆一起上任,至於庶子黎育陶,庶女黎育虹、黎育月則留在府裡孝順祖父母。

  目前住在樂梁府邸的,只有二子黎品正和四子黎品為。

  二老爺黎品正是從七品州判,娶妻莊氏,身邊沒有姨娘,只有兩個不曾生育的通房,膝下育有黎育南、黎育朗、黎育薔、黎育秀,皆是嫡子女。

  四房可就熱鬧了,四老爺黎品為是四個兒子裡面長相最好的,從年輕便是風流瀟灑的貴公子,一副風度翩翩樣貌,走到哪裡都勾引女子芳心萌動,也因此,他最得老夫人寵愛。

  可借他只喜歡詩詞歌賦,不愛治國文章,從十二歲一路考到二十五歲,在科考上連連失利,幸而當今皇上感念黎太傅栽培之恩,給了黎品為一個縣主薄的正九品小宮當當,免得他在家裡無所事事。

  黎老太爺年輕時,曾經口頭上替四兒子定下一門親事,對方是其宮場上的好友蘇達,只是這位好友子嗣艱難,年近四十才得一女蘇致芬,至今不過十三歲,而要同她婚配的黎品為,庶長子都己經十四歲了,兩人年紀相差甚多。

  然而黎老太爺為人最重信諾,執意把四房媳婦位置留給蘇致芬,因此即便當年黎品為與遠房表妹楊秀萱情投意合、暗通款曲,老太爺也只允許她進府為姨娘,不允她正妻之位。

  楊秀萱初進黎府時,老太爺與老夫人並不喜歡這個媳婦,畢竟未定名分、先有私情,這種事在家風嚴謹的老太爺眼裡,簡直就是淫蕩。

  但她性子溫婉寬容、處事大方,四房庶子女眾多,她皆能寬和對待,光是這點就不容易,再加上一張蜜糖小嘴,經常哄得兩老開心,尤其在生下一對粉妝玉琢的雙胞胎兒子黎育武、黎育文之後,更是對黎家有功。

  老夫人想,再怎樣楊秀萱也是娘家人,雖不喜她嫁入黎府的手段,但她終是替黎家立下功勞,何況四房小妾、通房眾多,終需要有個人來管管,便委以她重任。

  至於老太爺本就不管內宅之事,只要後院不吵不鬧、順順遂遂,他就睜一眼、閉一眼。

  因此漸漸地,楊秀萱在黎府裡站穩腳步。

  黎品為不光長相風流,連性子也風流得很,拈花惹草,處處留情,除青樓名妓霍青舒鍾情於他,府裡多得是丫簦心繫四老爺,連年輕寡婦也難逃他的棄掌,悄悄地為他誕下一對庶子女。

  由於尚未分家,子孫輩序齒是四房一起排的,因此四房裡年紀最大的是四少爺黎育岷,下面有五少爺黎育莘、七少爺黎育武、八少爺黎育文,四姑娘黎育惠、五姑娘黎育鳳、八姑娘黎育清、十姑娘黎育芷、十一姑娘黎育芬、十二姑娘黎育蘭……子女數比其他房都多。

  當中黎育鳳、黎育武、黎育文是楊秀萱所出,黎育岷則是名妓霍青舒所出,而黎育莘、黎育清則為寡婦紹瑜所生。

  照理說,蘇致芬未入黎家門,這些姑娘、少爺通通是庶子女,只不過楊秀萱在府裡己然立足,兼之管理中饋之權握在手中,因而她習慣以主母自居,而她的兒女也認定自己是嫡子嫡女。

  這群孩子當中,楊秀萱沒將黎育清及柳姨娘所出的四個女兒看在眼裡,畢竟她們只是女孩子,日後若能嫁進好人家,幫襯自己的兒子一把,倒也非壞事,因此不管心裡有多少彎彎繞繞,她對庶女們不算狠,但對黎育岷、黎育莘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楊秀萱的兒子黎育武、黎育文才六歲,尚且瞧不出什麼,但黎育岷的親娘能成為名妓,長相自然是好的,再加上風流倜儻的父親,自然生出一副玉樹臨風、俊俏非凡、丰神俊朗的好樣貌,哪個女子見了能不心生嚮往?

  皮相就罷了,偏偏那顆心不知道是怎麼長的,玲瓏剔透、聰明睿智,彷彿有九竅似的,聰明便罷,偏偏又勤奮向學,頻頻得族學先生誇讚,說他滿IS才學,日後定能鴻圖大展。

  若非老太爺痛恨霍青舒污了黎家名聲,不待見黎育岷,怕是黎育武、黎育文這對兄弟就要被他硬生生給比下去了。

  因此黎育岷成了楊秀萱的眼中釘!

  然而,老太爺最痛恨後院不安生,楊秀萱心底有再多的氣,也不能同黎育岷撒,偏偏暗地裡苛待了他,他也一語不發,似乎甘之如飴,三餐只給醬菜果K,他亦不怒,天天拿著書背著之乎者也,好像書中不單有顏如玉,還有金饌玉食;奴婢給他臉色瞧、下人踩他幾腳,他亦淡然如常。

  他越是這般,楊秀萱越是氣惱,若非為了顧全自己賢德名聲,她早就藉機尋釁了。

  幸而育莘、育清兩兄妹性子魯莽愚笨,待他們三分好,他們便對自己一心一意,於是楊秀萱刻意挑撥兩人,讓他們替自己出頭,三不五時教訓那個賤種。

  昨天終於鬧出事來了,過程如何她不清楚,但結果才重要。

  四少爺狠心將弟弟、妹妹推落水塘……這樣的罪名,恐怕禁足亦不能完事,若是老太爺震怒,要罰他板子,不需要多,只要十板,才十四歲的小子,要落個終生殘疾還不容易?

  本朝規制,殘疾人士不得參加科考,就算他有滿腹學問又如何?當不了宮,百無一用是書生吶,屆時,鬱鬱寡歡的男人想不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只要黎育岷一除,黎育莘就不足為患,好鬥的年輕人,出門打打殺殺、死在外頭奇怪嗎?半點都不奇怪。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