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麻姑跪了下來。「大奶奶,奴婢求你了!」
「你叫什麼?」韻娘用絹帕拭去淚水,看著眼前瞼上長著麻子的丫鬟。
「奴婢叫做麻姑,因為自小臉上就生了麻子,死去的爹娘便這麼叫。」麻姑有些靦腆地說。
她朝丫鬟伸出玉手。「起來吧!」
麻姑為了完成大當家的囑托,只能使出苦肉計這一招了。「大奶奶若是不吃東西,奴婢就一直跪著不起來。」
「……我吃就是了。」韻娘也不想再以淚洗面,只因為眼前那無法改變的事實。
她從小就在備受欺凌的逆境中生存,深深明白再怎麼艱難,日子還是得過下去的道理。
「多謝大奶奶。」見她懂得體恤下人,不會因為對方是奴才,就不管他們的死活,麻姑很高興能伺候到心腸這麼好的主子。
因為擔心自己太過粗手粗腳,力氣又大,會把柔弱無骨的主子抓疼了,麻姑還刻意放輕手勁,將她攙到桌旁坐下,馬上盛了碗白飯。
「大奶奶先嘗嘗看這道火腿燉鞭筍,還有燒雞,這可是咱們徽州的名菜,連大當家都讚不絕口,每回從外地回來,一定會讓廚子煮來吃。」他們這些下人只能乾瞪眼,可還吃不到。
韻娘有些強顏歡笑,但至少已經能笑了。「是嗎?我來嘗嘗看……」於是每一道菜都挾上一口。
「如何?」麻姑期待地問。
看來徽州菜不只「重油」、「重色」也「重火功」,一時之間還不太習慣,但見麻姑睜著一雙樸質的眼看著自己,也不想她失望。
「嗯。」韻娘點頭。
她馬上笑逐顏開。「大奶奶多吃一點。」
「我向來胃口不大,盡力就好。」不想讓丫鬟失望,但也不想折騰自己的胃,韻娘便這麼回道。
麻姑點頭如搗蒜。「是。」只要主子肯吃,就能給大當家交代了。
第3章(2)
「相公他……」韻娘隨口跟她聊著。「平日待你們如何?」
「大當家待奴婢可以說是恩重如山,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主子了……」她可是把大當家當做神明般敬畏。
「兩年前奴婢的爹剛過世,他生前所開的鏢局就被幾個叔伯侵佔,還把奴婢趕出家門,要不是正好遇到大當家,真的會餓死在路邊,他是奴婢的大恩人。」
韻娘想到外頭的那些傳聞不也把邢阜康形容得極好,是那些靠典當為生的貧民心目中的大恩人,但真正的他呢?
雖然相公坦言是對自己的繡品一見鍾情,才會主動上門提親,莫非是在見到本人,甚至在兩人圓房之後,又覺得不滿意,所以連孩子都不打算要了?這個答案對韻娘來說,就像是當場挨了一記耳光,相當難堪。
抑或者那不過是個借口,其實相公心裡早有喜歡的對象,卻又礙於不能把對方娶進門,家人又一再催促他成親,正好瞧見她的繡品,便挑上她,否則憑「邢家當鋪」大當家的身份,也不該娶個庶女為正室。
如果不是心甘情願,相公為何要娶她,硬將兩人綁在一起呢?
她愈想心情也就愈消沉,可是又不便開口問麻姑,那等於是給自己打臉,韻娘也是愛面子的。
「大奶奶在想什麼?」麻姑見她不說話便問。
聽丫鬟這麼問,韻娘不禁如哏在喉,只能搖頭回答。
待她勉強吞下半碗飯,又喝了兩口湯,真的吃不下了,便讓麻姑把東西都端了出去,想要一個人靜一靜。
韻娘也是有自尊的女人,若相公真的不滿意,也不喜歡,大可以休妻,她是絕不會胡攪蠻纏,死求活求,賴著不走的。
邢阜康跨進善慶堂的院門,表明要見一年到頭都躲在佛堂唸經的大房伯母趙氏,守門的奴才趕緊進去通報,並又另外派人去知會兩位少爺。
等了片刻之後,負責伺候大太太的婢女奉命前來引路,領著邢阜康來到佛堂,就位在正房東邊最角落的一間耳房內,頌經和敲木魚的聲音就從裡頭傳出。
「請!」婢女福身說道。
待他踏進佛堂,一身藏青色布衣裙的趙氏正好念完一段經文,轉過身來,露出和善笑意,示意他坐下來說話。「今天怎麼有空來看我?」
「許久沒來跟您請安,所以就來了。」趙氏是少數不會用異樣眼光看待自己的親人,邢阜康自然也給予該有的尊重。
趙氏微微一笑。「你才剛娶妻,應該多陪陪新娘子。」
「是。」他瞥了趙氏一眼。「聽說您遣了婢女到飛觴堂,說希望韻娘有空到這兒來陪您喝杯茶,因為她才剛從蘇州遠嫁到徽州,身子還有些疲憊,恐怕不克前來,所以親自來跟您說一聲。」
「我並沒有派人過去?」她不解地回道。
邢阜康也就更加證實是有人假借趙氏的名義傳話,那對兄弟還真是色向膽邊生,連這種事都做得出來。「可是那名婢女確實跟門房說是奉了您的命令。」
「這……」趙氏不免疑惑。
就在這當口,邢阜翰、邢阜塘兩兄弟急匆匆來到佛堂,想著終於又能見到堂弟妹,這次定要多看幾眼,能說上話最好。
「你來這兒做什麼?」邢阜翰見在座的只有最不想看到的人,劈頭就問。
邢阜塘左顧右盼,沒見到韻娘,有些失落。
「我剛問了大伯母,是否遣了婢女到飛觴堂,不過她說不曾派人去過,就不知這座院子裡頭,有哪個人膽敢利用她的名義,想騙我那剛進門的妻子來到善慶堂,幸好我先來問過,才沒有上當。」他要讓這對兄弟明白,不要以為玩這種把戲不會被人看出來。
兩兄弟交換了一個眼色,不過打死都不會承認。
「你是在懷疑咱們?」
「你可不要胡亂栽贓!」
瞪著兩個親生兒子,趙氏一臉震驚,當娘的總認為自己的孩兒是最好的,就算對他們再失望、生氣,也不認為會有這般無恥下流的念頭,偏偏見兩人急著撇清,反而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