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夫銀夫糟糠夫(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60 頁

 

  仰頭,揉揉發酸的鼻翼,她猛然轉過頭,向他們拉扯出一個大大的燦爛笑容說:「我知道。」

  隨著她的話,幾個孩子跑過來,緊緊抱住她。

  軟軟的身子,暖暖的擁抱,他們的力量很小,但是很團結,他們給不了她一把遮風避雨的大傘,但能夠在她全身濕透時,捎來溫暖。

  是啊,她怕什麼呢?

  前世,她沒有親人,唯一的奶奶還得到阿茲海默症,她一個人,還不是把日子過得精彩萬分,還不是沒讓自己受半點委屈?

  現在她條件好多了,有三個娘、三個叔叔、五個孩子,她還找到阿翔、找到大橋,她還是一樣擁有他們的友誼。

  所以怕什麼呢?她什麼都不必怕,就算把丈夫讓出去,就算離開這座將軍府邸,她也不至於一無所有。

  對,她不害怕,怎麼壞都嚇不到她的,忘記了嗎?她可是女強人。

  回到屋子,郁以喬發現董三居然在,幾個下人進進出出,把緊鄰正屋的書房給挪出來。「這是在做什麼?」

  「主子吩咐讓奴才把鄭姑娘安置在書房裡。」

  為什麼是書房,那裡不是普通人不能任意進出的地方?就因為對象是鄭允娘,所以可以破例?

  「茹綾她們已經搬出去,後院是空的。」

  董三頓了下,回道:「少夫人,主子希望您能親自照料鄭姑娘,她懷有孩子,安全格外重要,主子怕有人的手伸太長,奴才怕您想得不周到,便作主將後院改成小廚房,雇下幾位新廚娘,以後耕勤院裡吃的喝的也方便些。」

  他這個隱晦暗示,她怎會聽不懂。

  董亦勳怕有人對鄭允娘動手,就像對待他前幾個妻妾那樣,於是格外仔細她的飲食安全,連小廚房都弄出來。

  「你作主就好。」她點頭。

  「主子吩咐,先讓紫荷、紅菱過去照料鄭姑娘,奴才會再安排幾個人手到少夫人身邊讓少夫人使喚。」董三眼裡流露出一絲悲憐。

  連紫荷、紅菱都過去?看來他對這位鄭姑娘不是普通上心,已經碎了的心,又被狠狠蹂躪,董三的話如同鋒利的刀刃,從她的咽喉狠狠劃過去,她再也說不出半句話。

  「主子還得再過一段時間才能回來,這段日子,耕勤院還是要勞煩少夫人好生照料。」

  有董三就夠了不是?何苦再拖她下水?

  緩緩吐盡心中酸氣,她明白,這話是在防備自己,防備她和林氏一樣,對他的新歡下重手,也防她因妒成恨,在他身邊又鬧上一出難堪。

  算了,他都這般想她,解釋再多也不過枉然。

  不願意再聽任何話,郁以喬回到屋裡、踢掉鞋子,用棉被將自己裹得牢緊,不想、不聽,她告訴自己,睡一覺就會變好,會的……一定會……必須會……

  屋外,紫荷低聲問董三,「主子這是在做什麼?」

  「不知道,但他非常看重鄭姑娘是真的,主子吩咐,務必要讓她毫髮無傷。」

  咬了咬唇,紫荷明白,這是逾越本分,卻還是忍不住問上一句,「主子……很喜歡那位嗎?」

  董三苦笑。「那樣的樣貌人品,哪個男人會不喜歡?」

  是啊,說到點子上了,那般的樣貌人品,哪個男人不喜歡?

  只是……少夫人怎麼辦?

  這陣子外頭鬧得很,許多大臣因涉嫌貪腐,被抄了家,更有許多作賊心虛的朝臣紛紛上奏折告老還鄉,就算這些事與將軍府無關,董府上上下下還是人心惶惶,就怕這把火燒到自己頭上。

  這時候,林氏、莊氏樂了,董亦橋被派到外地任縣官,遠離朝堂禍亂,董昱回軍中操練,貪污之事打不到他頭上,而董亦勳沒人知道他在忙些什麼,只曉得他人不在京中。

  不管怎樣,在這種動盪的時刻,能夠不沾惹一身騷,便是好事。

  太夫人嚴令府中閉門謝客,家裡的夫人們都不准外出宴客,雖眼前事不關家裡的男人,但避著躲著自然安穩些。

  太夫人說:「可別男人在外頭忙活,女人卻在內宅裡燒火,若是沾上半丁點兒麻煩,誰都不輕饒。」

  董亦勳沒有回來,而郁以喬不哭不鬧,她在等著一個答案,雖然答案已經晾在眼前,翻不了案。

  只是她不鬧,另一頭未必就不鬧,林氏、莊氏婆媳倆逮到機會就到耕勤院裡探望鄭允娘。表面是說話談心,事實上卻是句句明示暗喻、好意提醒,提醒她大房的女主子心機深、嫉妒重,事事要防著、緊著,別漫不經心,若是落了身子,再哭再怨尤也後悔莫及。

  紫荷、紅菱何嘗不明白這些是挑撥,可她們不過是奴婢,能多說什麼?

  紫荷曾趁隙進郁以喬房裡,讓她過去和鄭允娘攀交情,但對著她樵悴的面容,這個建議卻說不出口。

  她明白紫荷的好心,明白家和萬事興,只是她怎麼能夠容許自己婚姻裡有不明人士進駐?

  她不只一次告訴自己別害怕,可事實上是,她很害怕,害怕得不得了。

  她說睡一覺就好,只是……哪能呢?心亂,怎睡得著?

  她努力把日子過得無水無痕,可,真難。

  董肆一趟趟進耕勤院,送來數不盡的禮物,食衣住行樣樣有,好似她會苛待鄭允娘似的。

  而且她還真沒猜錯,除了紫荷、紅菱,董三又親自挑選四個下人到鄭允娘跟前伺候,她的吃穿用度,都有專門的人負責,而且還有暗衛在,他們日夜分工,將耕勤院守得滴水不漏。

  如果這些還無法表現出董亦勳對鄭允娘的看重,那麼董三三番兩次示意她過去和鄭允娘建立關係,就可以充分表現了吧。

  可惜她不願意,不願意讓自己糟心,不願意委屈自己,不願意去想像自己和鄭允娘在董亦勳的心目中,誰高誰低。

  所以……她等著,等一個董亦勳的親口答案。

  「媳婦啊,莫怪婆婆偏心,鄭氏就是一副玲瓏心肝,琴棋書畫樣樣通不說,見識也與咱們這種養在深閨的女子不同,若非父親遭誣、家道中落,怎肯紆尊降貴當亦勳的妾?她那樣的人品,便是當王妃也綽綽有餘。」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