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風風火火傳出後,一些猶豫著路途遙遠、尚未成行的百姓,這會兒再也按捺不住心動,於是泉州的客棧、民宿再次客滿。
商舖裡的老闆笑得闔不攏嘴,成天掛在嘴裡的都是——宋家的兩位大人,真真是咱們泉州的大貴人吶。
這些話讓宋懷恩走起路來,屁股後面猶如帶上一陣五級強風,他昂頭挺胸、快意商場,逢人就說:「我那兩個弟弟啊……」
他這輩子從沒有這樣囂張過,而經常出入宅府向關關討教的王氏,做生意的本事越來越讓宋家族人刮目相看,依此情勢發展下去,就算宋懷恩不死,宋家產業早晚都會交到王氏手上,至於那一堆姨娘小妾的……
會生錢的叫老大,她們現在想買一朵珠花、一個玉鐲都得看太太肯不肯付帳,試問誰還敢做小動作?誰敢在老爺跟前給正室上眼藥?
不管在哪個時代,有本事的人都會受到尊重。
欽差大人進泉州時,是臘月二十一日。
要是一路上不耽擱的話,這會兒,懷豐也該進了京城,但願他動作快些,在欽差大人回京之前,先把谷嘉華絕育的事鬧出來,給沈家削點面子,讓沈家再憋不住氣,決定「名聲放中間、義氣擺兩邊」,即使對谷尚書深感歉意,還是挖出谷嘉華的為惡事證,替自己辯駁。
這次來的欽差是掌管戶部的孫大人,他進城的時候已經中午,懷青本想請他先休息休息,明兒個才領他參觀商業區,但孫大人心裡急著呢,他一路上都在琢磨著,什麼商業區能這樣火紅,鬧得人人口中傳頌?
公共馬車在方雲的貞節牌坊前停下,他們下車後馬車繞到另一邊,接走一批排著隊伍、準備要離開的客人。因為有人指揮,百姓依序上下車,不見半點紊亂。
這點讓孫大人頻頻點頭,小地方都能做得這樣周詳,其他地方,肯定更不同凡響。
走過牌坊,右手邊是一片湖光水色,雖然荷葉彫零,但湖光瀲灤,唱小曲兒的船娘在那兒招攬客人,清脆的嗓音教人聞之心喜。
還有送客遊湖的馬車,整齊有序地排著隊伍,等待客人上門。
左手邊就是商業區了,商業區裡分成五條橫向街道,每條街有四十個商家,二十間、二間面對面,五條街的正中央開了條縱向街道,客人可從這裡通往其他街區,並且這裡還搭建起幾個小舞台。
每個商家都是同款的三層樓建築,連招牌大小尺寸高度都一模一樣,看起來相當整齊乾淨,與普通市集不同的是,在這裡的街道上面有一大片屋頂,這樣一來,不管下雨或下雪,都不會影響遊客的逛街興致。
那屋頂中間高、兩邊低,下雨、融雪的時候,水會從高處往低處流,流到街道的前後端,那裡有管子承接雨水、雪水,直接通到街道前後方兩大排的茅廁,茅廁裡有數個大水缸接著水,每個茅廁均有負責人員,在「辦過事」的客人出門後,立刻往茅廁裡添新水,供下一個客人使用,因此茅廁的乾淨度,也是商業區的一大特色。
孫大人從沒見過這樣的茅廁,笑道:「這可是讓老夫開了眼界。」
「當初這個構想來自邵姑娘,女孩子總是好淨。」
「當真,居然是出自女子之手,有機會的話,老夫想見見這位邵姑娘。」
「會有機會的。」
談話間,懷青領著孫大人一行人走近舞台,舞台上面,有小朋友表演背詩詞、選字,將詩組起,關關的鋪子就在舞台邊,第一街,右邊第十一號商舖,也就是所謂的三角窗。
孫大人家裡也有幾個小毛孩,見到這些孩子這般能幹,忍不住多問懷青幾句,懷青一一作答,當孫大人曉得這些孩子當中,有些竟然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心底震撼之大,他暗暗對自己說道,定要將這個幼稚園的事兒面稟皇上。
見孫大人遲遲不願離開,直到表演結束,還收下宣傳單細讀,他猜孫大人對幼稚園很感興趣,便問道:「孫大人,要不咱們到育才幼教社坐坐,這鋪子和幼稚園都是邵姑娘開的,孫大人不是想見見邵姑娘嗎?」
孫大人同意,隨著懷青走進育才幼教社。
裡頭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他一進門就有掛著「幼教專員」牌子的姑娘走近,對方雖然多看一眼懷青,卻也沒拿他當官大人看待,何況這些天來鋪子裡的官大人多了,起初還會有些膽顫心驚,幾次過後,也就習慣了。
「老爺子好,我是六號幼教專員塗娟娟。」她像對待普通客人似地問:「老爺子家中有一到六歲的孩子嗎?」
「是有幾個毛孩子。」
「那麼這裡有一系列的故事書,老爺子可以參考,故事書的目的是提升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鼓勵孩子們如果能夠早點認字,就可以自己閱讀這些有趣的故事,我們幼稚園的孩子,只要能認足兩百個字,老師就會送他們一本故事書,以資獎勵……」娟娟將孫大人請到二樓的桌椅邊,奉上茶點。
介紹完故事書,重點上場,練習本賣得越多、紅利越多,娟娟使出渾身解數,將一整套的練習本拿出來,怎麼教、怎麼使用、怎麼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一說明,之後再介紹適合孩子的桌椅、剪刀、筆紙和教具。
口齒伶俐的娟娟一整套講下來,孫大人不但不覺得枯燥乏味,居然還興致勃勃,想試試用這套法子教教家裡幾個孩子,如果他們能像外面那些孩子一樣,長大後肯定能成為朝廷棟樑。
於是假考察真購物,他一口氣在育才幼教社花了將近三十幾兩紋銀,娟娟笑咪咪地說:「老爺子,您只差三兩,就可以湊成四十兩,要不要再多挑兩樣東西?」
「湊四十兩做什麼?」
「買二十兩送一兩,買四十兩,本店會送回饋金二兩銀子和兩個紅封,老爺子要不要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