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女愁嫁(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14 頁

 

  再過幾天,風聲傳出,淑妃衝撞太后娘娘,被罰禁足半年,誠國公嫡女確實被賜婚了,賜給永安侯家的嫡子,身份倒也相當,只不過聽說那嫡子好男風,成日流連小倌館。

  這消息是黎育岷告訴童心的,說這話時,夫妻剛在床上大戰過一回合。

  黎育岷把她圈在懷裡,想到恨處,忍不住掐她嫩肉一把。

  「你倒真捨得,動不動就把和離掛在嘴邊。」

  「不然呢?跟著去的夫人,品級個個比我高上好幾等,何況淑妃會挑選她們同去,誰曉得是不是早已事先通過氣?她們是不是與誠國公府交好的婦人甲乙丙?

  「我這叫破罐子破摔,先發制人,搶在她們用貞節、名譽迫我投降之前,把話全給挑明,再說幾句要鬧到皇帝跟前的話,嚇得她們見風轉舵,搶著在德貴妃跟前說實話。」

  黎育岷笑了,笑她反應靈敏、思緒縝密,旁人想唬她,卻被她反唬一把,她這還是被動呢,若讓她主動出擊,黃姑娘怕是要屍骨無存。

  這件事令皇帝狂怒不已,他在前方下旨,淑妃竟在後面帶頭結黨!

  現在誰不想攀上黎府這棵大樹?黎太傅知帝心、懂君意,幫孫輩尋的親事不肯挑皇親貴胄,沒想到誠國公倒好,居然縱著女兒做出這等下作事。

  這個公主皇帝是封給滿朝臣官看的,童府出身商戶,卻一心效忠朝廷,比起食君之祿卻滿心算計自家利益臣官更可取,何況童心幾句馬屁拍得又好又響亮,欺天欺地欺夫君,就是不能欺瞞皇帝,一個三品淑人、五品閒官讓童府感激涕零,寧受皇帝震怒也要

  句句吐實,真是……高招!

  「你真大膽。」黎育岷撫過她的頭髮,對她既心儀又佩服。

  「富貴險中求嘛,不夠大膽,哪能當公主。」

  「當公主感覺怎樣?」

  「妙不可言,至少往後沒人敢搶駙馬爺。」臥榻邊豈容人酣睡,想睡覺的,請自個兒找床,別想侵佔她這一張。

  黎育岷失笑,翻過身,再度在她身上製造迭起高潮。

  他是擔心吶,她那麼聰明、心那麼野,若是不快點生幾個孩子、忙一些,還真不曉得要搞出多少事來。

  第十四章 皇家出事了(1)

  日子順風順水地過下來了,童心在黎府和眾人相處得不差,太婆婆、婆婆待她沒話講,老太爺和公公亦然,便是被送往莊子的二嬸,也因為童心不時往莊子送去好東西,漸漸對她改變態度。

  所以相處不是一時的,不必非得在前頭爭得好印象,日久人心現嘛。

  唯一讓童心煩的是,嫁進黎府半年,肚皮始終不見動靜,育岷播種很勤奮,耕耘的事兩夫妻也無疏漏,怎麼……就是遲遲沒有消息?

  旁人或許沒她那麼清楚,可從小生長在子嗣稀少的童家,她明白,沒有孩子的女人心中壓著一塊磨石,日日磨、日日壓,沉重得讓人呼吸不順。

  想起母親掉著淚,為父親張羅一房又一房的妾室,從徹夜難眠到麻木不仁,她怕,自己也將走入這段歷程。

  那日紫裳從外頭聽來閒話,氣得一張小臉鼓脹,問她她又不肯答。

  童心暗地探聽,才曉得是下人嘴碎,說了句:娶妻得看丈母娘,若丈母娘是個難生養的,那麼妻子膝下必定困難。

  人家也沒明指是誰,說不定是在討論挑媳婦的要點,偏偏那丫頭記上心,連仇也給記下。

  可真會這樣嗎?她的舌刁,不喜歡喝藥,但還是讓大夫為自己抓藥調理身子。黎育岷聽見大夫進府,還急忙追到跟前問:你哪兒不舒服?

  她是個經歷過風浪的女子,怎會為這種事羞澀,偏偏她就是羞得一句話切成八段來說。

  細細聽完後,黎育岷把她摟在懷裡,下巴貼在她額間,輕聲對她說:「孩子同父母親是緣分,緣分未到,急也沒用,順其自然吧!」他能理解她的壓力,大房之所以過繼自己,就是因為無後,他相信祖母與母親再喜歡童心,也會流露出對孩子的渴盼。

  天知道,她多喜歡被他圈在懷裡,喜歡與他膩在一起,好像兩人融為一體、永不分割離去。

  她想了老半天,臉紅不已,支支吾吾說:「大夫說,那事兒別天天來,在必要的時候……才會一舉就中。」

  其實,話是致芬講的,她還教童心算安全期和危險期,當時她沒信,出嫁前嬤嬤明明說小日子過後最易受孕,可已經試上大半年……她想,也許該用用致芬的理論,集中軍力,一舉成事,別老打游擊戰,打不出戰果。

  他的回答是加把力氣將她抱緊,在她耳邊低喃,「這讓為夫怎麼忍受?」

  的確很難忍受,所以童心每次說同樣的話,黎育岷還是屢屢犯規,於是「重大戰果」遲遲不出現。

  她心煩,每回見小日子如期報到,都很想把他捆起來,不准他越雷池一步。

  有一次,她真的發狠做了,可是男色當前……

  這回忍不住的是童心,唉……熱情如火、繾綣纏綿也不是好事,難怪聖賢要夫妻相敬如賓,中庸之道才能得到好結局吧。

  育岷還是忙,五成大通票號的股份讓本就看重他的皇帝,更加認定他的忠心,官一升再升,年紀輕輕就當上從三品大員,這是滿朝文武中還沒有過的特例。

  沒有孩子帶,丈夫又成天不在家,日子太閒腦子會壞掉,在品味軒生意漸漸穩定後,她考慮要不要再開間鋪子?

  她想過的,只要別像天衣吾鳳那樣,一家接一家的開、招牌越做越大,開些小打小鬧的鋪子,應該不至於惹眼,那麼……開什麼好呢?

  不能和童家做同行,否則依爹爹那個「知己知彼」的性子,她很快會被揪出來,可童家產業從糧米、布綢、古玩、首飾、票號……做得太廣,要避開還真不容易。

  所以……再開一間飯館?取個和品味軒截然不同的名字,便不會教人心生聯想,且秋丫頭們對這行剛入門,可以多練練手。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