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當家賞賜,那我就卻之不恭了。」話都說到這分上了,要說不收,她就太不知好歹湛天動見她收了人,淡聲說了要出去聽事便走了。
西太靜和氣的笑了笑,將兩手交疊在腿上,看著穿勁裝的林,細聲的問:「你是姑娘家吧?!「我是個寡婦。」林頓了下,看西太靜沒有別的表情,又繼續說:「我十四歲嫁人沖喜,他……我那口子沒半年就去了。」
「那怎麼會變成大當家的暗衛?」
「我那男人去了,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事又沒有兒女傍身,公婆說我剋夫,妯娌笑我是不會下蛋的母雞,我忍了三年,一過喪期就逃了。我一個孤身女子,路上遇險,雙拳難敵四手,是大當家救了我,我發過誓,自己這條命就是大當家的,不論水裡來火裡去,我都不會有第二句話。」沒有感歎自己孤苦伶仃,沒有自歎苦命,像在談天氣似的。
西太靜聽了,久久無語。
女人是菜籽命,扔到哪長到哪,運氣好的,掉到肥沃的土地,能長得肥美鮮研,要落在貧瘠的沙地上,就只能自立自強了。
「不要往心裡去,反正那些讓你噁心的人以後都不會再見,我們要往前看,過自己的日子要緊。」
「小姐說的是。」她這是在開解自己嗎?林頗為驚訝,這位小姐給人的印象和一般小姐截然不同,聽說她頗為厲害,賺錢的手段尋常男人都不及她半分,在印象中應該是精明幹練、冷淡又倨傲的人,可而止的關懷不冷淡,也尤過,反而讓人覺得自在。
果然,聽說都是不准的。
「再說一次你叫什麼名字?」
「林。」
居然是四大暗衛其中一個。
「那你呢?」她微微偏了頭,轉向齊。
「小姐問我名字嗎?我叫齊,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齊。」齊笑得很天真,讓人不覺得她在賣弄。
「讀過書?」
「要替大當家辦事,多少都得認著點字。」況且她又比別人認真。
齊有問必答,一雙黑溜溜的眼珠看似靈活,在和西太靜對話的時候卻眨也不眨。西太靜不知道湛天動的護」都是百里挑一的,那條件並不比皇城裡的羽林軍要來得遜色,他的手下豈有省油的燈。
林和齊?「這是姓氏還是名字?」都只一個字,可以是姓氏,也可以是名字。
齊看著默不作聲好像有她代答就可以什麼都不說的林,道:「我們沒有姓氏,也沒有名字,只有代號。」
「你們往後要和我在一個院子裡,林,你可還記得自己以前的名字?如果想拿回來用,我不反對。」
「前塵往事奴婢已經忘了,請小姐賜名。」既是暗衛,也要由屬下改口叫奴婢了。誰見過小姐給奴婢命名還要問過奴婢的?就這麼小的事,西太靜因為去過不少國家、島嶼和地方,更懂得發揮收服人心的技巧。
西太靜沉吟了下。「就叫麟囊吧。」
林怔了下,這可不是什麼春蘭秋菊、夏荷冬梅那種落了俗套的奴婢名字,她淡淡的眉和平凡的眼仍舊沒有什麼波動,可心裡不知道為什麼有些歡喜。
「謝小姐賜名!」她第一次給西太靜行了個福禮。
齊見林得了名字,也眼巴巴的瞅著她的新主子。
她其實是有些忐忑的,女子就算生下來是奴婢的命,也分三六九等的,她的容貌不是女主子小姐姑娘會喜歡的那種類型,被誤會嫌棄、被當成她就是那種等著要爬上男主子床的狐媚子女人,也是常事。
當西太靜的眸光移到她身上時,她已經做好被「退貨」拒絕的準備。
「你長得好看,性子看起來也活潑,就叫嫿兒好了。」
「小姐……要用奴婢?」用她是因為不好拂了大爺的面子,或是有別的打算?
西太靜只覺她的反應有趣,「你覺得自己能力不夠,不足以留在這裡嗎?」
「當然不。」當一個被人使喚的丫頭和打打殺殺比起來,至少有幾天安穩的日子可以過不是?「奴婢是怕小姐不喜歡奴婢。」
「只要你安分誠懇,沒有不該有的分外心思,我不是個難相處的人。至於喜不喜,那就得看你們以後的表現。」她不是那種第一眼就以貌取人的人,可是她有雙眼,她會瞧著。
「奴婢省得。」
「我喜歡安靜,能進我屋裡的沒多少人,春水是我義妹,她不算的話,我身邊就兩個丫頭。這會兒她該在屋外間,你們趁機去認認,混了臉熟,以後也好做事。」兩人聽話退下。
「我留守,你去吧!」林……呃,她現在叫麟囊了。
「我們總得有人護著小姐。」這是規矩。
還有,她對與人打交道沒有興趣。
嫿兒也不推辭,麟囊的身份比她高,聽命行事是理所當然,她點點頭。「我小半時辰就回來。」
第四章 囂張大皇子(1)
這天的午飯擺在庭院裡,吃的是現摘的蔬果和剛打下來的野味,喝的是井裡冰鎮過的綠豆湯,野山菌菇餡和肉末的水餃,鮮美生香,竹笙百合煨老母雞,嫩筍尖涼拌魚皮,豆瓣河魚和花椒鱔魚湯。
老左請了附近獵戶的媳婦過來給他們煮飯,那獵戶媳婦有意大展身手,煮出來的飯菜就連一向胃口普通的西太靜都多吃了兩碗。
出門時,湛天動曾吩咐在外一切從簡,所以,這些日子以來不論主僕都在一起吃飯,其他人也習慣了主子的因地制宜,慢慢不覺得什麼,只有海靖連菜都不敢多夾。
老薑和老左看他拘謹得要命,知道他沒見過僕役可以和主子一起用飯的,心裡那震撼肯定不是一時半刻能釋懷的,他們一剛開始不也是這樣過來的?於是,為了不讓他分心多想,你一筷我一筷,輪留給他夾菜,可憐的海靖只能拼了命扒飯。
位置末端還有麟囊和嫿兒,她們起初也是不習慣的,但是兩人的適應力很好,自始至終垂著眼,只努力耕耘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把食不言寢不語做了非常完美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