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亨不好嫁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65 頁

 

  人生的故事難預料,誰都不曉得下一刻會遇見什麼。

  「嫚嫚。」遠遠地,傅育康看見楚嫚嫚,加快腳步往她的方向跑來。

  「傅大設計師!」她用手背拍拍他的胸口。

  上個月,傅育康的四合院改造拿到國際大獎,電視新聞大肆宣傳,把他譽為新台灣之光,說他的設計融合了台灣建築的特色與創新,是台灣設計界未來的新希望。

  被新聞這樣三天兩頭宣傳,傅育康的CASE多到接不完,不過目前他得先把嚴幀方那間飯店搞定,那間飯店將是他下一個比賽成品。

  他把獎盃寄回家了,雖然爸媽沒和他聯絡,但至少他們沒把獎盃寄回來,還讓林嬸帶一堆東西到墾丁看自己,他想,也許有一天,家人會理解他想做些什麼吧。

  「現在知這自己有眼不識泰山了吧,下次我去你家,還讓我打地鋪?」

  「不,下次你來,我把床讓給你,台灣之光咩,了不起得很。」

  「我沒那麼可惡,那張床,一人一半。」

  楚嫚嫚很注重睡眠品質,分期付款買下的小公富沒裝潢、沒佈置,連廚具都是建設公司附送的那套,她整間屋子裡最大的投資便是那張昂貴到讓人咋舌的床,但真的超好睡。

  「想和我同床共枕?台灣之光,身價有這麼高?」

  「身價高不高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的身材很好,可以讓你望梅止渴。」

  「哈哈,你又知道我很渴。」

  「啊不然呢,空窗期長達二年的女人還不飢渴,你屬駱駝的?」

  「你不知道我是周大牌的御用化妝師嗎?我們就不能在四下無人時,找個地方替自己解解褐?」

  「你確定?我以為周大牌是GAY。」

  「你這是在污人名聲。」

  「我以為自己說的是真理。」

  「真理是一會指控別人是的,通常自己也有GAY傾向。」

  「想知道我是不是很簡單啊,試一試就知道。」

  「很可借……我還沒那麼渴。」

  「你不渴,有人很渴了。」他揚揚眉,目光射向嚴幀方和黎瀚。

  楚嬡嬡笑開,回答:「看到阿葵和玫瑰還不飢渴的,不算男人。老實招來,你沒對她們飢渴過?」

  「再渴也沒用,有人霸佔水龍頭了。」

  「不然你指望誰和你分享水源?」

  「所以嘍……」他目光轉向她,很認真地盯著她上上下下看。

  楚嫚嫚被看得不自在,「你在幹什麼?」

  「我在望梅止渴。」四個字,他引出楚嫚嫚的笑聲。

  這時候,小提琴樂聲響起,傅育康伸出手,楚嫚嫚疊上自己的,她說:「走吧,婚禮要開始了,伴娘伴郎就定位。」

  墾丁的風很柔,墾丁的天空很籃,墾丁是個好地方,有好男好女、好心情,如果你也想談一場陽光般的戀愛,請到墾丁走一趟。

  【全書完】

  *想知道其他條件滿分、運氣零分的優質帥哥們是如何克服萬難抱得美人歸?請見——

  *艾佟花園系列1912漫漫追妻路之《突破心牆妻》

  *顏依依花園系列1913漫漫追妻路之《媒婆變老婆》

  後記 千尋

  大家好,我是千尋。

  很久很久很久沒有寫現代稿了,知道這本稿子要出版,打心底高興著,只不過有些期待、也有些許擔心,生怕它不能獲得好評,生怕它不能贏得讀者的青睞。

  閱讀是一股風潮,這段日子穿越、重生、古代稿是市場上的強項,讀者們喜歡這樣的作品,於是很多此類題材的作品不斷被出版,相形之下,台灣作者的作品就減少許多,因此新月願意出這樣的現代稿子,實在有說不出的感激。

  曾經有人告訴我,台灣作者寫現代稿比較好看,大陸作者寫古代稿好看,我承認這件事,也許是因為大陸作者俯捨皆是歷史,連說話都帶著那麼幾分古意盎然,這是台灣人沒有的環境,因此寫起古代稿真好看,而台灣這些年不斷接受各方來的文化衝擊,想法態度自然不同,所以寫山來的現代稿獨具風味,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強頂。

  很久以前讀過一篇文章,那是位很有名的作者寫的,忘記是誰了,他在文中寫到,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但以寫作為職業的時候,就沒那樣幸福了,因為當你尚未進入這行,你可以寫你想寫的,但成為作者,你的考慮再不是「我想寫什麼」,而是「讀者想看、喜歡看、願意看的是什麼」?

  這是事實,所以我為自己還能夠任性地寫下這本稿子,並且出版社願意為我出版而偷偷地慶幸著。

  曾有人問:寫作於我是什麼?

  我認真想了想,回答:寫作是一篇幸福的喃喃自語,你可以說著你想說的話,並且有人樂意傾聽。

  這樣的工作聽起來很浪漫,因此許多朋友都很羨慕我的職業。

  的確啊,夜半一杯熱拿鐵在桌邊,翻騰的蒸氣伴隨著敲擊鍵盤的細碎聲,那畫面光是想像便浪漫到不行。

  只是啊,哪一行都有辛苦的時候,在截稿日將至,角色們卻在腦袋中打群架,而你無力收拾紛亂時、在大綱抵定,男女主角卻不願隨波逐流,非要鬧出不同章曲時;在面對電腦螢幕,敲出的每一行字在下一秒被自己全數否定時:在開了兩章稿,卻突然發現頭腦當機、一片空白時……如果你看了這些,依然覺得寫作是個幸福的職業,那麼,歡迎你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努力,替台灣作者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