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妃常美好(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18 頁

 

  趙邦頭痛。「娘不要問我……」

  「不問你要問誰?」她罵道。

  他垮下肩。「咱們還是趕緊回京和爹商量對策要緊。」

  趙宜人有氣無力地道:「也只能這樣了。」

  翌日一早,趙家母子便向元鎮辭行。

  「本藩就不送了!」元鎮態度冷淡。

  他們只能僵笑,然後悻悻地迴廊房打包細軟。

  當趙家母子要離開之際,趙晴還是親自來送行。

  「娘和大哥多保重!」她由衷地說。

  「這一別,咱們母女只怕沒有機會再見面了,你也要保重。」趙宜人拉著女兒的手,有些依依不捨。

  趙晴頷首輕哂。「我會的,娘。」

  待趙家母子坐上馬車,看著它慢慢地駛遠,直到出了城門,她真的希望趙家人可以想通,不要再自尋死路。

  不過就在兩個月後,趙晴收到趙邦捎來的求救信,由於擔任工部郎中的父親被爆出貪污索賄的醜聞,皇上龍顏大怒,下旨抄家問罪,幸而趙晴是嫁出去的女兒,又貴為王妃,因而沒有受到牽連,而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全指向德妃娘娘,因為他們知道太多,為了滅口,德妃才會故意把這件事揭開,就算趙家想要反咬一口,也缺少人證和物證,所以趙邦才會來求趙晴想辦法。

  可她不能幫,也幫不上忙。

  之後趙晴又輾轉聽說,趙家上下散的散、逃的逃,趙宜人因為擔憂過度,某天胸口劇痛,不幸猝死;趙邦企圖帶走一些藏於他處、未被朝廷沒收的金銀珠寶,卻被身邊信任的奴才給殺了。

  她不禁感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汲汲營營一輩子,最後還是落得一場空。

  第5章(1)

  四月初,立夏。

  「世子長得好快……」

  「再過不久就會爬了……」

  銀屏和金香笑呵呵地看著坐在寢榻上的小主子,一會兒拿起手搖鼓玩個幾下,一會兒又抓起父王親手做的木製小刀,對著母妃咧嘴笑得好開心。

  「你別跟你父王一樣,就愛這些刀啊劍的……」趙晴將兒子抱到大腿上。「要是你出生在現代,可以去打籃球或踢足球,和其他國家的球員比賽,還能成為職業選手,比玩刀劍好。」

  犼兒舉起木製小刀格格地笑。

  「世子是男娃兒,自然喜歡刀或劍什麼的,娘娘就別操太多心了。」銀屏相信世子不會像千歲那樣動不動就殺人。

  金香戳了戳小主子肉鼓鼓的臉頰。「世子就算拿起刀劍也是為了保家衛國,是為皇上效忠。」

  趙晴苦笑了下。「若真的需要保家衛國,就表示天下不太平,希望這種事不會真的發生。」

  「奴婢只是說說,如今天下太平,不會有戰亂的。」金香笑道。

  趙晴心想也對,大豐王朝並沒有外來的敵人,只要沒有內亂,就不會有戰爭,只要沒有戰爭,就不必去殺人,也不會被殺。

  「但願永遠都是太平盛世。」她祈求著。

  銀屏拿起手搖鼓轉動幾下,發出咚咚的聲響,想要吸引小主子的注意。

  「奴婢只求別再出現第二個沈筠筠,千歲能像這樣一直寵愛著娘娘,對咱們來說就已經是太平盛世了。」原本大家都很擔心王妃失寵,幸好千歲發現還是娘娘最好,又回頭來找她,殊不知那些全是夫妻倆為了演給趙家母子看,事先安排好的一駒戲。

  聽婢女又提起沈筠筠,趙晴不禁想到在她離開王府之前,她曾偷偷塞了一些銀子給她,只要她省吃儉用,過上兩、三年應該不成問題,接下來就靠她自己了,至少下場比趙家來得好。

  「銀屏說的對,千歲連東、西三所都已經很久沒踏進去過了,每晚都在後寢宮過夜,脾氣也比以前好多了,現在奴婢跟千歲說話也不會再發抖了,大家更不用擔心今天會輪到誰被殺,這種日子實在太美好了,這可是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金香已經很滿足,別無所求。

  「其實千歲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壞,」趙晴不得不為心愛的男人辯護。「他只是需要有人理解,願意伸出手幫他。」

  兩個婢女可沒有她的勇氣,所以才會佩服她。

  趙晴看著兒子手上的木製小刀都沾滿口水,一面笑著,一面用手巾擦著他的嘴角和下巴。「犼兒要把口水吞下去……」

  「娘娘,世子正在長牙,也還不大會吞嚥,才會一直流口水。」銀屏家中有弟弟妹妹,帶孩子的經驗豐富。

  金香也跟著說:「聽奴婢的娘說,奴婢到了三歲還會流口水,都被街坊鄰居的小孩取笑,幸好沒過多久就不再流了。」

  「是這樣嗎?」育兒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趙晴記住了。

  就在這時,周順突然滿頭大汗地趕到後寢宮,就是希望娘娘前去阻止一場可能的殺戮發生,也只有她辦得到。

  「……你先別急。」趙晴試著在腦中整理一遍。「你說布政使帶著幾名官員到王府,因為井水快枯竭了?」

  周順點頭如搗蒜。「百姓們到各地的衙門請命,希望世子能代為跟老天爺求雨,不然連井水都乾涸了,沒人活得下去。」

  「井水真的快干了嗎?」她沒想到會缺水到這麼嚴重的地步。

  他又連點了幾下頭。「奴才聽說王府內幾口井的水位也變低了,不知還能撐多久,何況是百姓,他們著急也是自然的。」

  「可是要犼兒代為求雨……」趙晴低頭看著不解事的兒子,犼兒目前只對那把木製小刀有興趣。「他不過是個還未滿週歲的嬰兒,沒那麼大的本事。」

  「所以千歲才會氣到要趕他們走,還要他們直接去找老天爺理論,下不下雨跟世子無關。」周順一臉擔憂。「萬一他們賴著不肯走,奴才真怕千歲又失去理智,把人通通給殺了。」

  趙晴心想八成又是因為犼兒出生那天就為久旱不雨的關中府帶來半個月的雨量,才會讓百姓們深信不疑。

  「我去跟他們說。」她抱起犼兒往外走。

  當趙晴坐著軟轎來到前殿,就見布政使和一干官員都跪在地上,一個個怕得要死,但又不得不來肅王府,否則百姓們全都聚集在關中府各地的衙門外頭,從早到晚嚷著要他們想辦法,真的快瘋了。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