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呵呵笑開,對上官肇澧說:「倒是個實誠孩子。」
見皇帝歡喜,上官肇陽有意尋話題,引鍾凌多說幾句話。「上回肇澧到港縣辦事,你貢獻了一堆法子,說說,那個吹箭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阿芳小時候調皮,見著什麼都想玩,有一回和玩伴們拿著竹管塞濕棉花,用力一吹,看誰吹得遠就算贏,後來玩著玩著,拿來當武器攻擊對方,上回和澧哥哥談起港縣山上有盜匪,便想起山上有竹子,就地取材,拿來攻擊敵人也是一個好法子。」
聽著鍾凌的話,上官肇陽張大嘴巴。難不成她是把戰爭當成遊戲?偏肇澧還當真,做出幾十把吹箭?不過他還真不能多說什麼,畢竟吹箭確實讓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處理掉幾十個哨兵,悄悄摸上山。
偏碰到肇澧這個護短的,在父皇面前誇張了鍾子芳的功勞,幾十個人轉眼變成幾百人折於吹箭之下,這不,讓父皇對她起了興致。
這下子好了,把戰事當成遊戲,一個弄不好,雷霆大怒,看她怎麼消受?
上官肇澧也沒想過鍾凌會這樣回答,心裡想的和上官肇陽相差不多,兩人緊盯皇上的表情生怕他會怪罪下來。
鍾凌倒是鎮定,歷史小說看那麼多,好歹理解幾分帝王心。
這當皇帝的嘛,希望臣子能幹,卻不能比自己厲害,希望臣子腦袋好,卻不能聰明過自己,最好是笨笨的,卻糊里糊塗地把皇帝交辦的事一件件做到淋漓盡致。
笨蛋還能辦好事,這意謂什麼?意謂皇帝有老天爺照應著呢,要不這樣,韋小寶能在康熙面前紅成那副德性。
瞧!看清楚皇帝是不是笑了?是不是魚尾紋深了?就說嘛,一個小丫頭的小小遊戲都能把一場戰事贏得那麼美麗,足見得天上的神佛全都站在皇帝那邊。
皇帝興致勃勃道:「大叔還以為你熟讀兵書。」
「兵書?我連《三字經》都解不出來,大叔,你在嘲笑我嗎?我不過是腦袋裡裝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她嘟起嘴巴裝萌,眼睛張得又圓又大,天真到她自己想吐。
她的話引得皇帝回想起,肇陽說她為弟弟解釋《三字經》的情況,一個控制不住,大笑出聲。
皇帝的表情,解釋了不少事。
鍾凌火大,因為澧哥哥出賣她,出賣得不遺餘力,可她還是得裝出一臉天真無知,不曉得皇帝為什麼笑得像神經病,唉,演技啊演技。
上官肇澧不知道她的想法,否則真要大呼冤枉了,當時在牆外偷聽的不只有他,還有那個喜歡惡整人的上官肇陽啊!
「行,大叔不嘲笑你,既然你腦子裡有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那麼給大叔說說,假設在滴水成冰的天氣,五萬大軍要攻打一個堅固異常的城池,但對方閉門不出,任憑大軍在門外呼嘯叫囂,不肯出面應戰,這仗還能打嗎?說說看,說得好,有賞!」皇帝笑道。
這純粹是說笑,皇帝喜歡小丫頭,想逗她多說幾句話罷了,因此上官肇澧沒幫她,拿起一塊蛋糕,享受甜食帶來的幸福感。
鍾凌哪裡不知道這是皇帝的小樂趣,她大可以撒撒嬌,說些痞話給混過去,但她不願意,她想提供意見,只要能夠幫到澧哥哥一點點,就值!因為這場戰役關係著澧哥哥的性命。
態度極其認真,她問道:「當所有人都相信滴水成冰的天氣不利戰爭,是不是對方定也會認定我方不會在此刻出兵?那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最壞的時機有沒有可能變成轉機?」
鍾凌接連幾個反問,問得在場的男人心頭一凝,臉上帶出幾分嚴肅。
上官肇衡道:「問題是那堵城牆是用巨石築成,不易攻破,他們只要來個相應不理,任憑我方在城下叫囂,凍死的是我方大好男兒。」
「為什麼對方不應戰?是不是因為他們認定我方不會挑在這個笨時機打仗,於是城裡守兵比往常少?還是認為可以不動一兵一卒,只要耐心等待,讓寒冷的天氣收了我方士兵,他們就贏得此戰?他們越是這樣,咱們就越是要反其道而行。」
「說得好,但要怎麼反其道而行?天氣是站在他們那邊的,他們有城牆可以抵禦風雪,我們的士兵只有帳篷,何況咱們的人適應南方的天氣,對抗寒冷的能力比不上對方。」
「我們分成兩方面來講。第一:御寒。大叔知不知道,雞鴨的羽絨有很好的御寒效果?如果再加上手套、圍巾、厚棉襪,就可以幫助士兵抵禦寒冷。
「除此之外,保暖的方法很多,比方把鐵粉、碳、蛭石、鹽巴和在一起,以六比二比二比一的比例調配,就可以做成暖暖包,放在身上很保暖的,又比方喝薑汁來提升免疫力……
何況除非糧食供應不足,否則只要吃得飽,士兵有充足的力氣運動,身子一動,就不會受凍。
「第二:戰爭。誰說城牆堅固就破不了?如果咱們用水龍朝城裡大量噴出水柱,會有什麼效果?正因為滴水成冰,把砍下來的牲畜四肢貼在城牆上,熱騰騰的血會不會迅速黏在牆上,成為一道道階梯,助我方士兵奪城?
「因為滴水成冰,城裡家家戶戶必要燃煤取暖,若在箭端裹上油布,登高後大量朝城裡射去,會不會引發大火?因為滴水成冰……」她邪惡地乾笑兩聲,搖頭,再搖頭,咬牙說:「不行,實在太太太惡毒了。」
她越是這樣,越是勾得人心癢癢。
「怎麼個惡毒法?」上官肇陽急問。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想……還是別說吧!」她笑得很奸詐,連皇帝的好奇心都被勾出來了。
上官肇陽很清楚她的罩門在哪裡,他比出一根手指頭,道:「你說,我買一千盒禮盒。」
哇哇哇……一千盒?!
澧哥哥才應下五百個,轉眼就翻上兩倍,上蒼那個……好生之德就、就,就先擺兩邊,利益放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