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還好她有點常識,一晚五萬能是什麼工作。
見她無論如何不願意答應,那女人開始裝模作樣地哭了起來,說她不孝,後來還打電話去學校鬧了一場,直到她報警才罷休。
至於現在這個身體的原主,母親也好不到哪去,直接讓嬤嬤下毒,為了保住自己跟兒子。
想來,她跟原主除了名字一樣,都是笨死之外,還有不少共通點——父親早逝,母親自私。
她當年拒絕自己的親生母親都不覺得愧疚,何況田氏與她並沒有情感上的關係,若田氏跟原主母女情深,她自然會代為盡孝,但現在真的算了,再者,田氏也不會想見她的,該死的沒死,怎麼會想見。
「多謝世子爺關心,可是母女的親情早結束了,也沒辦法,我生來不是委屈自己的性子,『犧牲一切,照亮別人』,這種偉大的事情我是做不來的,『不管她作了什麼,她都是我的母親』,這種話我也說不出來。」
「這種話你以後可別說第二次,要讓人聽去,只怕名譽掃地。」
「我知道你是好心,只是我不想見,也不想為了博取一個孝道的名聲而演出思親戲碼,至於名譽掃地什麼的,我沒在意過。」
「真的?」賀行之一臉感興趣,「你差不多也該訂親了,要知道一句好話可以讓你從庶嫁嫡,一句壞話,也可能讓你進不了名門。」
「眾人之口這樣多,真要在意下去大概沒完沒了,至於名門,我真不希罕,不然早高高興興繡嫁衣準備嫁給吳大人等著一品誥封了,如果要用毀了一生來證明自己孝順,那我還是不孝好了,以直報怨就是極限了,以德報怨嘛……」
「做不到?」
「做得到也不做。」
賀行之微微一笑,挺好。或者說,比他想得更好。
他在世襲侯府中長大,齷齪陰暗之事不知道看了多少,不主動害人已經算不錯,但若被坑了還堅持情誼,那不是善良,那是傻子。
就拿嬸嬸裘氏來說好了,風光嫁入賀家,沒想到丫頭先爬了床,照理來說這種丫頭打死就好,嬸嬸偏生記掛著多年相伴的情誼,又想著陪嫁丫頭本來就是準備將來要抬為姨娘的,只不過時間提早了些,便饒了一回。
結果那丫頭好運,搶先生下長子,二叔高興不已,立刻抬為姨娘,又因為嬸嬸連生兩女,那丫頭膽子大了起來,凡事搶先發落,幾個妾室見這丫頭既得寵又生有長子,竟然對她比對正妻還要尊敬。
祖母原本不想管,後來是怕笑話鬧出去,才出馬收拾,那丫頭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認錯,嬸嬸心軟,又饒了。
結果呢,一年多後嬸嬸抽斗裡被搜出男人的書信,看信上所寫兩人大抵是上香時偶然認識的,此後初一十五在寺中見面,二叔氣得不行,只想休妻,是祖母覺得奇怪,開始一個一個審,一個一個查,後來真相大白,才知是那丫頭搞鬼,原來那日被責罰過後,她覺得姨娘之位還是不夠,想著把自家小姐弄走,自己就可以扶正。
嬸嬸沒想到一次饒,兩次饒,饒出這種滔天恨意,話都說不出來,當時賀行之才八歲,但他記得很清楚,跪在大堂上的丫頭一臉慘白,坐在椅子上的嬸嬸也是一臉慘白。
有種人是對她好不得的,對她越好,她越覺得人家欠了她,越要想盡辦法討回來。
左勝琪「生病」的詳情,後來他也查出來了,親生母親對自己下毒,她不想見也是人之常情,能直接說出感覺,而不是裝模作樣說想念母親,他覺得很好。
還有一點——她剛剛說了「我知道你是好心」,她說的是「你」。
雖然只見過幾次面,寫過幾次信,但他大抵也摸索出她說話的慣性,「世子爺」是打起精神應付的時候,「你」才是比較真實的反應,她是真不想見。
至於他會問這問題,當然也不是他好奇,而是聽說那日她走得匆忙,康氏也只肯給一輛裝箱的馬車,她在將軍府住了多年,想必有許多當時不得不放棄的舊物,心想,若以「探視」之名安排田氏外出,好歹能幫忙帶出一些,卻沒想到她無論如何都不願見。
也好,拖拖拉拉大概就不像她了。
不像她……雖然兩人接觸不多,但她在他心裡已經有一個鮮明的輪廓,每一次見面,那輪廓都更清楚。
他覺得左勝琪是個聰明快意的人,而她也完全沒辜負他的「覺得」。
真沒想到死氣沉沉的將軍府會養出這樣的人,恩怨分明,端麗大器,開心的時候就笑,不開心的時候就不笑,也沒想著要討他高興——京城中的未婚小姐,哪個見到他不是急著討好,不急著討好的大抵只有一種,想要讓他留下印象,於是盡可能的高貴冷艷,說實話,比起繞著他吱吱喳喳的小麻雀們,這種一直靜靜看著他的假高貴更麻煩。
賀行之一直以為年輕姑娘就這兩種,沒想到出現了第三種,左勝琪。
不討好,但也不裝,他感覺得出來,她真沒把他的身份當一回事,所以才會偶而冒出「你」這種稱呼。
會說,會笑,會生氣,眼神流轉,表情豐富,帶笑的眼神更是可愛萬分——那日奉祖母之命前去探望,原本是滿肚子窩火的,可跟她說上一陣子後,氣消了。
回到家裡不知道怎麼著,就是常常想起她大誇自己九妹的樣子,明知道她是胡言亂語,但他居然聽得十分有意思。
再者,下放到莊子,一般姑娘大抵是憔悴瘦弱,她倒好,還胖了好幾斤,況且還真沒見過有哪個年輕姑娘被親娘下毒,被祖母下放之後,還能把自己養得心寬體胖,中氣十足。這樣的女子,不會是要人呵護照顧的花朵,他自己朝務眾多,可不想娶朵嬌花,嬌花雖美,但難伺候。
至於那夜驚險,更是多虧她——孩子離開露州時還是活的,若在入京前沒了,就算皇上知道孩子體弱而不罰,心裡只怕也不會痛快,而皇帝的不痛快也許哪天就會要了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