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這麼久?是不知道要賞什麼,還是不敢獅子大開口?」皇上看著擠眉弄眼、一臉嬌憨的她,被逗樂了。
「我什麼都不缺啊……」
突然,她想起璟睿說過,皇帝剛上位六年,已有幾名成年皇子,那些皇子成日對皇帝的寶座虎視眈眈,因此皇帝性子多疑,生怕被人分權。
為了與金人交戰,把兵符交到爺手上,純屬不得已。
所以日後要怎樣不動聲色把兵權歸還,既讓皇帝覺得爺忠心,又不致讓其他不肯交出虎符的將軍們認為爺標新立異、巴結矯情,進而心生怨恨、排擠爺,這件事得好好琢磨。
一彈指,她揚眉笑問:「要不,皇上可不可以答應小魚一件事?」
叫皇帝答應她一件事?這是挾恩求報嗎?韓薔想死的心都有了!
「說說看,如果不太過分的話。」皇帝望著她的一派天真,笑答。
「我們家爺好辛苦呢,成天都要練兵,夜裡還得對著一張莫名其妙的圖畫來畫去,睡不安穩、吃不香,日子過成這樣真可憐。皇上可不可以等爺把兵練好了,就把兵給通通收回去,讓爺能夠睡個安穩覺?」
把兵通通收回去?
此語一出,驚動四座,這聽來只是一個小丫頭的憨言傻語,但在座的都是朝堂上的老江湖,她說的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啊。
當武官的最高境界,除了官位品級、爵位封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兵權了。讓皇帝把兵權收回去?這是吃裡扒外的惡奴吶。
璟睿垂眉,卻樂得心情飛揚,嘴角忍不住勾起,真是幸運啊,有這樣一條好小魚,不疼她,疼誰?
趁這回,在眾多官員與皇帝跟前把事情定下,一來讓皇帝明白,自己無擁兵自重之意,唯有為國賣命之心,耿耿忠心可昭日月。
二來,日後將虎符交回,不至於惹得其他武官心生厭恨,只會覺得他倒霉,讓一個只丫頭在皇帝面前胡言亂語,把到手的兵權又交回去。果然,皇帝龍心大悅,笑問:「這是你的想法,還是你家主子的想法?」
「是我的想法啊,可我想得不對嗎?爺真的很辛苦,他最喜歡吃的蒸蛋,現在連半盤都吃不下。」
「你也不問問就亂說話,萬一你家主子不樂意朕把兵通通收回去,回府後狠狠打你五十大板,把小丫頭給打壞了,怎麼辦才好?」
講到這裡,璟睿再不跳出來表態,就代表他戀棧兵權,想擁兵自重了。
他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跪在皇帝面前,深深一揖,道:「稟皇上,兵符乃國家之大器,戰時歸將,戰後本該收歸皇上掌握。」
璟睿的回答讓皇帝非常滿意,就算武官不滿,可他們也明白,在這種狀況下,璟睿除了這樣回答別無選擇。
「既然如此,丫頭,等你家主子忙完後,朕讓他休假一個月,好不?」
「謝謝皇上,您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余敏笑得一派天真,其他官員卻對璟睿投以同情的目光,有這樣的傻丫頭,可抵得過千萬敵軍。
第十一章 害人反害己(2)
日子過得飛快,馬上就要過年了。
這段日子,好消息多過壞消息,好事也多過壞事。
璟睿和錢盈盈已經和離,錢盈盈成為璟華的小妾。
韓薔本打算等璟華考過鄉試、中了舉之後,身價水漲船高,再替他尋一門好親事,如今知道叔嫂亂倫一事的夫人不少,生怕此事傳揚太快,韓薔和老國公夫人不得不降低標準,急忙托媒替韓璟華議親,盼著能趁韓璟睿之勢,找到不太差的親家。
呂襄譯「閉門讀書」期間,在汾河以東又開設不少鋪子,賣的都是余敏做出來的小東西,生意不錯,其中經營得最好的是飯館。
因此余敏除掌家裡事之外,還得負責訓練廚師,忙得她一個頭兩個大。
她的理念:賺錢是用來讓自己過好日子,不是用來替存款簿增加數字的。
因此她決定挑三個天分不錯的廚子,親自訓練過後,讓他們巡迴全國,到呂襄譯開的飯館裡指導眾廚師手藝。
「點睛坊」也開幕了,它竄起的速度比眾人想像中更快。
當然,皇后娘娘暗暗助的一臂之力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寶珍坊還沒有出現虧損現象,但呂襄譯預估,三個月,三個月內他會逼得寶珍坊關門。
大齊皇子相爭、皇帝吐血、朝堂不穩的情事,屢見不鮮,消息一路順暢地傳至金人統領札爾拜耳裡,終於挑動他的好戰神經。
即使金人部落之間,爭地盤、搶主導權等不和現象已顯,並非攻打大齊的最好時機,然而錯過這次,下次不知得等到什麼時候?
消息傳來,金人已經開始集結部隊,如無意外,戰事將在預估中的二月份開打。
聽到消息的皇帝龍心大悅,興奮不已,成天盤算著要花多久的時間讓「龍體康復」。
不過他沒康復,已經有本事讓璟睿和呂襄譯忙得團團轉,要是他康復,還讓不讓人活啊?
霍秋幗在前天率領精英部隊前往屠虎關,物資供應充足,再加上足夠的御寒衣物,大軍精神奕奕,氣勢如虹。
過完年後,璟睿也將領兵前往袞州,他們預估這場仗會在六個月之內結束,這是計劃,至於戰場上的變化,就得靠領頭人去應變。
余敏習慣把事情往壞了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所以不求神的她開始拜佛了,沒做過軍裝的她,把時間用在研發「更強效、有抵禦力、重量更輕」的盔甲。
除了忙璟睿的事之外,為籌備國公夫人移居睿園一事,她不但將西院重新打理粉刷,連繫統傢俱和沙發都弄了出來。
國公夫人發了准話——過完年就要搬到睿園,理由是兒子出征,卻尚未娶媳婦,當娘的不過來幫著打理,難道能假手外人?
至於搬過來之後,還要不要搬回去?到時候再說,反正靖國公見到長子像老鼠見到貓,大氣也不敢喘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