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朝薇並不知道師父的過去,靜慈師太的回信一共有兩封,一封是給她,另一封是讓沈國公著人幫忙把信送進後宮給太后。
原來靜慈師太還是惠妃時,和當時也是妃子的太后私交不錯,那時的太后並非一開始就當皇后,而是慢慢往上爬,因此當初靜慈師太她家因蓮太妃而出事時,太后並沒有能力幫上忙。
為此,太后愧疚了十幾年,一直想有所補償,正巧這封信便是請太后照顧她如同女兒養大的徒弟,於是,太后也就順水推舟的拿出多年的私房,給了關朝薇不下長公主的排場,同樣的十里紅妝……不,還加上沈國公那一份,比趙玫清更可觀的嫁妝一抬一抬的搬進去,共一百二十八抬,比長公主的一百二十抬多了八抬。
這一件事把待嫁的趙玫清氣個半死,她發誓一旦嫁進懷安侯府,第一件事便是以長公主身份整死另一個女人。
但是,真能如她所願嗎?
「長公主,小心,別急……」哪有新娘子自己下轎的道理。
趙玫清氣呼呼的揮開擋路的喜娘。「沒瞧見他們都進去了嗎?居然敢把本公主給落下。」
另一頂花轎早已進門,新郎官滿臉喜色的扶著新娘子,柔情款款地俯在她耳邊低喃,情深意濃。
「小心,別急,萬一燒著了可不好。」莫滄安一把抱起新娘子,兩人一同跨過火盆子,引起眾人哄堂大笑,直說他太心急了,急著入洞房。
「還有長公主。」就算做做樣子也要有模有樣。
一提到那個多餘的人,莫滄安帶笑的臉變得有點冷。「不用理會她,本就沒有她的事,硬是來插一腳。」
他和薇兒的婚禮,為什麼要多個湊熱鬧的?
「拜堂,拜堂了,快行禮,新郎,新娘就位,一拜高堂……」司禮是莫家旁親,高聲喊道。
「等一下,本公主還沒到,你們拜什麼拜,我才是正妻,她……」居側,就是個妾。
「平妻,皇上龍口御賜。」老侯爺像睡了一覺剛醒,口氣顯得有幾分懶倦,看也不看囂張跋扈的長公主一眼。
恨恨一瞪的趙玫清咬牙暗啐:該死的臭老頭!「就算是平妻也要以本公主為尊,本公主是堂堂長公主。」
「時辰快過了,再不拜堂就遲了。」世子爺莫敬安口氣微涼的插上一句,好像在指責長公主廢話太多,耽誤好時辰。
「你……」
「拜堂了,一拜高堂……」司禮又喊一次。
「不用拜了,直接夫妻對拜,剛才我媳婦已經拜過了。」朱氏一臉笑意,頰邊的大紅花襯得她紅光滿面。
「可是我還沒拜。」趙玫清氣得想扯下喜帕,朝膽敢對她無禮的死老太婆咆哮。
「那與我何干。」朱氏說起風涼話。
在場的賓客終於看清了,懷安侯府屬意的媳婦是哪一個,他們一副只迎進「一」個二媳婦的姿態,其它人不算數,賓客們就當看個笑話,不必當真。
「我……」也是你的媳婦。
心中有怒的趙玫清還沒說出口,司禮又喊了。
「夫妻對拜。」
這一拜,是夫妻對拜,兩兩成雙,趙玫清的前方是空的,新郎官和他的妻子拜得正歡。
如朱氏所言,與你何關,趙玫清就是來看熱鬧的,她氣得快跳腳也沒用,這裡是懷安侯府不是後宮,沒有蓮太妃給她當靠山,以排外的莫家人而言,她就是不受歡迎的外人。
而且她還嚇哭了莫家最受寵的小女兒莫禾然,護短的莫家人不可能不討回公道,活該她主動送上門,他們不給她臉色瞧瞧,怎麼對得起自己,她這是自個兒找死。
「三拜天地,送入洞房。」
照理說應該是先拜天地,可莫家人為了某種原因私自將次序改了,讓某個「後來的」趕不及,自然就錯過最重要的參拜高堂一環,沒有向長輩行跪拜禮便不算莫家兒媳。
可見莫家人對另一名媳婦有多偏袒,完全不把趙玫清這個活人當回事,任憑她再怎麼叫囂、再怎麼跋扈蠻橫,到了人家的地盤就是泥牛入海,任她再強也強不起來了。
長公主的配備是三百名宮女、太監和三百名侍衛,但懷安侯莫士禎以府邸太小容不下而請求取消,皇上「欣然」同意,所以她最多只陪嫁二十名近侍,如今因拜堂緣故被攔在禮堂外。
也就是一屋子的賓客外,餘下的絕大部分觀禮者全是侯府親眾,趙玫清是很仗著長公主身份耀武揚威,作威作福,把另一個女子踩在腳下,可惜沒人埋會,她瞪著發紅的雙眼,只能眼睜睜看著莫滄安牽著另一條紅綢帶,笑得臉上似滿嘴蜜的與一身紅色嫁衣的新娘子洞房去。
紅,很刺目的艷紅,趙玫清捉著無人拉扯的紅綢布,幾乎要將其扯破,其磨牙聲人人可聞。
「終於娶到你了。」
如意金秤揭開了繡上花開並蒂的紅色喜帕,露出一張精緻秀妍的小臉,兩頰羞得嫣紅,眼泛動人水色,輕抹胭脂的小嘴嬌嫩得恍若朝陽初升的露珠,盈豐誘人。
莫滄安看得有些醉了,向來清冷性子的他笑得傻里傻氣,拿著合巹酒的手居然在抖。
「長公主那邊怎麼辦,真放著不理?」以趙玫清的個性,不鬧個翻天覆地才怪,她不可能善罷罷休的。
只是,這是一個局。
一個針對福家和長公主趙玫清所設的局。
壽辰上,趙玫清不僅仗著長公主身份嚇哭了莫禾然,她還以驕蠻的態度聯合蓮太妃向皇上逼婚,當著眾臣子的面要皇上當下賜婚,不許再拖延或用別的借口搪塞。
皇上被逼急了,只得說今日太晚,明日擬旨,而後與莫滄安君臣連夜在御書房商量一夜,當事人關朝薇亦在場。
蓮太妃母女倆實在是欺人太甚,連吃了十幾年素的關朝薇都快受不了,氣得怒髮衝天,她一發狠,一不做、二不休的想了個「成全」她倆的陰招,看誰更狠。
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