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京畿一帶就在天子腳下,要做手腳是困難了些,其他地方天高皇帝遠,誰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解甲歸田了?誰又知道每年上報的那些清冊到底人是走了死了,還是根本就沒那些人數?
銀子誰都喜歡,那些人雖然走之前還能夠領上一筆,但是經過上頭這樣層層剝削,能夠到手上的有多少先不提,就提每年都要放一批年紀到的往兵部報名單,但是軍營裡頭人越少,兵部就必須花更多的銀兩去養兵。
只是兵部為什麼不敢真的查軍營裡頭的實數人口有多少,還不是因為許多軍營裡頭早已經有了別的勢力,不說像安王這樣逍遙的王爺,其他地方就是沒有分封的王爺插手,肯定也有一些豪門大族的勢力介入。
兵部人數的虛報,等於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雖然無法預測這個秘密能夠掩蓋多久,但是誰也不會當那個出頭鳥,直接挑起這件事。
肖承安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緊接著說道:「所以,若是有人挑起了這回事,告發的人肯定得不了好,尤其當這個人還是軍營裡的『自己人』的時候。」
宛天雄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當肖承安一提這事的時候,就想到之前木子齊的確曾不著痕跡的打探過這件事,心裡頭早就偏向他的說法幾分。
畢竟提供資料的人肯定是討不了好,別說自己可能也會是遭受清算的那一個,接下來那些被觸動利益的人,也不會放過這樣的人,另外就是這樣的事情一出來,肯定要有首當其衝的扛罪人,那麼那個在兩方勢力博弈中最好被犧牲的那一個棋子,自然是想都不用想了。
「而我的庶弟前陣子因為上奏了這件事的密折,由聖上發話,讓他調查確切事實後,就著手處理這事,也就是說,這事就算兵部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那是不可能的了,畢竟前些年天災人禍不少,國庫也有些吃緊,這些年國庫是只有拚命往裡頭摟財的,如今見了一個可不算小的漏洞,那是說什麼都要想辦法把它給補起來的。」
宛天雄也知道這事不好辦,畢竟他們離天子腳下並不遠,若真捲進了這件事,他們除了安王府這門姻親外,並沒有其他可以依靠的勢力,只怕到時就無法脫身了。
如果木子齊打算從他們這裡下手,然後把他們當成了他的踏腳石,那麼他絕對不會輕易放過那小子。
岳婿兩個你一言我一語,話題都在這事兒如何嚴重上打轉,畢竟他們現在已經知道要提防木子齊了,應該不會再陷入這個壞局中。
只是許久沒聽見剛剛還喳喳呼呼的宛正剛的聲音,宛天雄忍不住回頭,見他傻楞楞的坐在那兒,忍不住又罵道:「傻了呢,怎麼連話都不說了?剛剛不是喳呼得挺厲害的嗎?」
宛正剛臉色蒼白,楞楞的看著他爹,有些茫然的問:「爹……如果、如果木子齊真拿到咱們軍營裡頭點報人數的冊子……」
宛天雄沒好氣的回道:「他要是真有良心,看在咱們這一家這些年對他不薄的分上,不把這事給捅出去,那還好說,如此一來,他拿著那冊子也沒用,但要是他真的把這事給往上報了,我們一家子就準備蹲大牢吧!」
如果不是因為這事情捅出來的人沒什麼好下場,還以為戶部那些個老油條一個個都耳瞎眼聾了?一個個的就沒人知道國庫還有這麼大一個漏財的窟窿?
宛正剛聽完他爹的回答,乾笑了兩聲,露出比哭還要難看的笑容,聲音弱弱的說出讓宛天雄差點一刀劈死他的話——「可是爹……那冊子我想著也沒什麼用……所以前兒個木子齊跟我討……我就幫著拿給他了……」
肖承安的眼神倏地一冷,宛天雄震驚之下摔破了才剛拿起的茶盞,宛正剛臉色難看的衝著兩人苦笑。
一陣沉默後,書房裡突然爆出一聲大吼——「兔崽子!全家要讓你給害死了!」
就在宛家一陣雞飛狗跳的時候,安王府外頭的一間茶樓裡,肖子平臉色難看的聽著自己安插在王府裡的人手仔細稟報著王府裡的變動。
從母妃被軟禁在海棠院,再到王妃說的那些話,他越聽表情越冷酷,幾乎都要結霜了,就在對方提到世子爺和世子妃今兒個回娘家時,他露出一抹算計的笑容,打斷道:「出門的好啊,王府現在我暫時動不了手,但是在外頭……」呵!能夠作文章的事兒可多了。他看著不遠處的安王府,眼底閃過一絲陰鷙,吩咐道:「去給木子齊傳消息,讓他把握機會,把之前提的那件事給我辦妥了,還有,把上回他沒拿過來的束西都給拿了,準備準備,我要進宮見皇伯父。」
不就是憑著是正室嫡子才這麼囂張的嗎?那他就一次次的往肖承安身上潑污水,他就不信了,一個媳婦兒跑了、辦事又不力的病殃子,就憑著那嫡子的名號,還能夠繼續跟他爭高下不成!
第7章(1)
宛玲瓏沒想到本來想待上兩天的娘家之旅,在待不到半天後就讓她娘給趕回了王府,她臉色有些萎靡的坐在馬車裡,悶悶不樂的看著外頭,只覺得自個兒上輩子蠢死有錯,但自家哥哥這麼相信那個人,也有錯。
唉,為什麼他們兄妹兩個就沒一個像到自家娘親的精明呢?
子不言父過,所以她不能說自家爹不好,但是抱怨一下沒像到自家娘親的精明這點總可以了吧?
肖承安心裡也正盤算著宛家這回的難關該如何過。
宛家拿出去的冊子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他可不會天真的以為肖子平會把那份資料給按下,就這麼放過能夠打擊他的最好機會。
皇上那裡他不擔心,畢竟這些年他盡了不少心力,保下小小一個宛家他應該還是有這個面子的,現在要煩惱的是,宛家這事情一出,得罪的可不是一個、兩個,這挑動了大多數人利益的時候,可得要有人來轉移這些人的注意力,或者該說要把這件事情給轉圜回來,最好是讓人覺得這件事情不是錯,反而利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