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沒說,可他就是能從她的神情中感覺得出來她心情不佳,而他該死的很在意……
他想,也許該早點圓房,她才不會胡思亂想。
第6章(1)
殷颯是個處事明快果決的人,因此這夜,他一進寢房便宣告,「今晚咱們就補過洞房吧。」
「可王爺的身子還未復原。」清荷很詫異。
「我的身子己無礙。」為了證明自個兒沒問題,他一把抱起她走到床榻邊,將她放躺在床上後,便捧住她的瞼,俯下身子吻住她那張櫻唇。
他的吻來得兇猛,就彷彿在攻城掠地似的,霸道而直接。
她又羞又驚,緊閉著眼,屏住呼息,只覺得整個人彷彿要被他吸吮進他的口中,那教人無可拒絕的強勢令她心尖發顫。
她宛如浮沉在驚濤駭浪中,兩隻手只能無措的攀附他的頸子。
半晌,他氣息不穩的結束這個吻,淺褐色的眸眨也不眨的緊盯著此刻雙頰若紅霞的她,只覺得這一刻的她是世間最美的女子,那樣牢牢的吸引住他的心神。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她,伸手解開她腰間的織帶,同時出聲道:「替我寬衣。」
聞言,她粉頰羞得紅彤彤,腦子裡彷彿塞了團棉絮,軟綿綿的無法思考,只知道遵從他的命令。她抬起手僵硬的為他解去腰帶,因為緊張,動作有些笨拙,好一會兒才解開。
……
在情事終於結束,兩人陷入酣睡前,他捧著她的臉,憐愛的吻了吻她,這才擁著她,滿足的與她一起沉入黑甜夢鄉。
清晨,守在寢房外的侍婢們沒人敢進去打擾,因為昨晚睡在耳房的侍婢都隱約聽見了呻吟聲,自然明白昨晚發生了什麼事。
身為清荷貼身侍婢的靜瑤端了一盆水,安靜的侍立一旁,那張黝黑的臉孔微微逸出一絲笑容。
她欣慰的想著,從小姐昨晚的呻吟聲看來,王爺昨夜一定非常「疼愛」她。
她記得夫人說過,只要能在床笫之間讓夫君滿意,自然就能得到夫君的寵愛。此刻內室裡,是殷颯先醒過來,因為昨夜太賣力,他今天有些晏起了,看著窩在他懷裡睡著的妻子,他咧開笑抬手輕撫著她酣睡的臉龐,眸裡流露自個兒都沒有察覺的情愫。
感覺到臉有些發癢,清荷張開惺忪睡眼,覷見他,昨夜的記憶清晰回籠,她的粉頰驀地漲紅。
昨晚她都不記得兩人究竟做了幾次。
她是他名副其實的妻了。
再休息了半晌,兩人這才起身。
沒喚侍婢進來服侍,清荷紅著臉低頭穿自個兒的衣物,殷颯也自己動手穿衣。
思及一事,他套上外袍,繫上玉帶後,對她說:「你帶回來的那對兄弟,我打算將他們安置到英士堂去,你看可好?」見她還沒穿好衣裳,他動手幫她攏上衣襟,扣上盤扣。
「英士堂?那是什麼地方?」她一臉疑惑。
見她拿起織帶要繫上,他便接過為她繫好。她的身段不纖瘦,但也不胖,他覺得略顯豐腴的她恰到好處。
他解釋道:「英士堂主要是為戰場上那些犧牲性命的將士遺族所建的書院,在那裡求學,既要習文也要習武。」
聽到他的說明,清荷頷首道:「好,那我去問問阿貴和阿富想不想去那裡。」有這樣的好地方,她相信他們兄弟倆會願意去的。
在侍婢的服侍下漱洗後,與他一塊用早膳時,清荷羞怯的低著頭,不好意思看向靜瑤。昨晚和早晨的事靜瑤一定知道了,所以適才看向自己時才會眼帶笑意。
殷颯夾了一堆的菜餚到她碗裡,見她頭也不抬的埋頭吃著,且兩隻耳朵紅彤彤的,眸裡不禁漾過一抹寵笑。
「待會吃完,我想還是帶你和阿富、阿貴先去英士堂瞧瞧,他們看完後,再讓他們自個兒決定要不要在那裡讀書。」因為這兩兄弟是她帶回來的,基於愛屋及烏的心態,他忍不住對他們兄弟倆多了分關照。
「好。」她輕應了聲,接著努力消滅碗裡越堆越高的菜餚。她很想告訴他,其實她吃不了這麼多,別再夾給她了,可這是他的一番好意,她又不忍拒絕他,因此只能埋頭猛吃。
雖然吃得很撐,但每吃進一口,胸口便感覺到甜滋滋的。
飯後,清荷叫來了阿富、阿貴,待向他們說明情況後,便與殷颯帶著他們一同前往英士堂。
其實在聽見殷颯想安排他們進入英士堂讀書習武時,兩兄弟幾乎毫不猶豫的就一口答應了。
行乞多年,他們作夢都沒有想到能有機會讀書,更別提習武了,這對他們來說可是難能可貴的機會,傻子才會不把握。
四人乘坐馬車抵達英士堂,殷颯扶著清荷下馬車。
英士堂堂主早已先一步接獲消息,領著數人在門口迎接殷颯和清荷。
朝他們兩人行禮後,堂主領著他們走進去。
裡頭的建築全是黑瓦白牆,顯得樸素而莊嚴,琅琅讀書聲從一間間教室裡傳來,而另一頭的校場上則有上百名的童子在打拳,他們的呼喝聲充滿了力量。
阿富和阿貴在閣樓上看著底下打拳的童子,也忍不住跟著學了起來,心情激動的想著,以後他們也能在這裡讀書學拳了。
瞥見兩兄弟滿臉的興奮之色,清荷也忍不住微笑起來,望向堂主說道:「以後他們兩兄弟就麻煩堂主了。」
堂主是一名年約六旬左右的老者,他謙遜的答道:「王妃無須客氣,老夫見他們這麼有心向學,定會盡心盡力教導他們。」
兩兄弟都很感激清荷,他們知道能有這個機會全是她給的,弟弟阿貴靦腆的向她道謝:「謝謝王妃姊姊,阿貴和哥哥以後一定會努力學習,等將來出人頭地了,好報答王妃姊姊。」
「是王爺給你們這個機會,你們要謝的是王爺。」方才在經過堂主的說明後,她才得知這座英士堂是十年前在殷颯的提議下所修建。
算一算,那時他也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因憐恤那些親人在戰場上不幸戰死的孤兒寡母,特別設立此處,收容那些沒了父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