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安遠伯夫婦
慶元二年,三月三日清晨。
一大早,安遠伯府的馬車便出了城門,車內坐的是安遠伯府的當家主母和嫡姑娘,但隨行護衛卻只有四人。
如今天下初定,仍有不少的反叛勢力存在,即使是京城郊外也存在著許多不安定因素,大戶人家內眷出行,總是前呼後擁,如安遠伯府這般精簡的倒是極少。
不過若只是到城外寺廟道觀上香祈願,短程之內的安全其實倒也無虞,畢竟這裡是京畿重地。
原以為只不過是安遠伯府內眷普通的出行,但不久之後傳出的消息讓京師百姓瞠目結舌——安遠伯夫婦和離了!
開國元勳之一的安遠伯與原配妻子和離了!
前朝乾元帝昏聵無能,導致天下大亂,安遠伯以一介屠夫之身投身軍旅,最終成為大興朝二十八名開國功臣之一,這妥妥的就是一出草根勵志奮鬥史,人生贏家啊!
功成名就的男人自然少不了嬌妻美眷,安遠伯也不例外,府內多了不少的鶯鶯燕燕。
然後,安遠伯夫人便帶著女兒進了京。
同安遠伯一樣出身底層的安遠伯夫人,年輕時便沒有多少姿色,如今青春不再,自然不能跟如今府內的嬌花美妾相提並論,不受待見是必然的。
在努力做了三個月的伯爺夫人之後,安遠伯夫人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和離!
安遠伯夫人一共生了四男一女,四個兒子當年和安遠伯一起跟隨皇帝打天下,老大老三陣亡,老二傷了一腿,只有老四完好無缺地從戰場上活了下來,如今的安遠伯世子便落在老四身上。
而安遠伯嫡女當年安遠伯離家之時尚在襁褓,在戰火紛飛的年月裡跟母親相依為命,等母親做出和離決定後,她拋棄了伯府嫡女的身份毅然決然地跟著母親一道離開。
京城,她們來過,然後,她們離開了。
第一章 伯府故人上門(1)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黑夜過去,黎明到來,隨著第一縷晨曦灑落大地,沉寂了一夜的集市開始慢慢甦醒過來,臨街的鋪面陸續揭開了板子,開始新一天的營業。
許多菜農一大早便挑了新鮮的菜蔬進城,然後早早就在南城的集市上佔了攤位等待買主到來。
冷清的集市漸漸熱鬧起來,出現在集市的百姓也越來越多,吆喝聲此起彼伏,人聲漸喧。
南城有河經過,河中有船悠悠劃過,河邊有人在清洗對象,離河不遠便是臨河的幾家鋪子。肉店的幌子在晨風中飛揚,新鮮宰殺的豬羊肉已經在肉案鐵鉤上擺掛好。
在溫煦的曦光中,懸掛於肉店門楣處的那塊黑底金字招牌上的「程記肉鋪」四個大字,字體流暢圓潤,運筆秀巧,收放自如,儼然一副大家手筆。
站在肉案後整理的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年約十六七歲的模樣,身材高挑,髮色烏黑,肌膚是健康的麥芽色,
她身上穿了件套肩的白底青花色圍裙,有效地保持了她身上衣物的整潔,一方同色系的布巾裹在了髮髻之上,讓她顯得幹練利落。
遠遠看去,那是個身材窈窕的姑娘,讓人忍不住對她的相貌抱了極大的希冀。
只可惜走到近前的話,就能讓人深刻明白幻想與現實有多大的距離。
這姑娘倒也不能說是醜,五官單看都還行,但組合到一起就顯得平庸。
對,就是平庸。
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個姑娘,扔到人堆裡很快就被人群湮滅的類型。
一名青衫書生提著一個半舊的竹籃從不遠處的橋上下來,直接朝著肉鋪所在的位置走來。
「喲,李小哥來買肉啊?」一名正在樹下賣雞蛋的中年婦人笑著朝書生打招呼,顯見是認得的。
年輕俊秀的書生朝婦人笑著點了下頭,沒搭話,逕直朝肉鋪走去。
青衫書生走到肉案前,開口的聲音有些低,似乎帶了些不好意思,「師妹,我……我買五花肉。」
「哦,好的,要多少?」
「三……三個銅板的。」青衫書生的聲音越發的低了下去。
程玥寧臉上招牌式的微笑依舊,沒有絲毫脫落的跡象,聲音輕快而帶著活力,「好的,稍等。」
說著,手起刀落,乾脆利落地割了一條五花肉下來,然後用麻紙將肉包好,拿麻繩繫住,順手放進了他提來的竹籃裡。
李清遠臉有些熱,他能明顯看出來那根本不是三個銅板能買的量,而母親之所以讓他來買肉,也是因為知道師妹看到他的話肯定會多給一些,這樣算計師妹,他心裡實在是愧疚難安。
可是他的家境卻又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事情,真是丟讀書人的臉。
如果不是今天家裡來客人,他說什麼也不會答應母親來買肉的,這次就算他又欠師妹一個人情吧。
李清遠將銅板放到一旁的案上,低聲說了句,「謝謝師妹。」
「師兄慢走。」程玥寧一邊笑著回應他,一邊利落地將錢收入錢罐。
看著青衫書生提著菜籃漸漸走遠,先前跟他開口打招呼的那名中年婦人忍不住搖了搖頭,對對面的程玥寧說道:「程姑娘,你就是心善,你這樣做生意是要賠錢的。」
程玥寧笑了笑,隨手磨著刀,口中道:「不礙事的,一點兒肉罷了。」
中年婦人卻是一臉的不以為然,繼續道:「話是這麼說,可他們母子擺明就是佔你便宜啊,明知道……」你就喜歡看李家小哥那張俊秀的臉。
程家肉鋪的這位小老闆,為人勤快善良,幹活利索,明明是個肉鋪,裡裡外外卻都收拾得乾乾淨淨,看不到一點兒油膩髒垢,這樣乾淨整潔的店家,大家自然都喜歡到她這裡來買肉。
而程小老闆最大的缺點和愛好就是喜歡看美人,無論男女,只要你長得好看,到她店裡買肉,她總會顯得特別大方。
她的這種顏控屬性,幾年下來左鄰右舍和經常在附近擺散攤的人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