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官老爺與官太太(1)
同一時間,宋家上上下下也是鬆一口氣——第八名,比預想得好太多了。
廳上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人人都是一臉喜色。
周華貴太激動,整個人暈過去,杜嬤嬤拿出藥油又捏又掐的半天,這才睜開眼睛,一眼望到許氏慈愛的目光,忍不住哭泣,「姨母……」
「好孩子別哭。」許氏輕輕摸著外甥女的頭髮,「好日子要來了,等文瀾官派下來,就接你一起去孝順。」
「多謝姨母多年照顧恩德。」
「你是我小妹唯一的女兒,我不照顧著你,要照顧誰。文瀾高中是好事情,別哭了,哭多了不吉利。」
周華貴是情緒湧上,怎麼樣也忍不住,但想起兒子今日高中,自己這母親卻在哭,那不是觸霉頭嘛,連忙硬生生停止。
汪蕊一看就歎息,文瀾真的是挺爭氣的,但這樣一個婆婆,日後只能看女兒造化。
兩年的時間,大家都不容易。
宋心梅去年如願嫁給倪光宗,倪家原本不願娶個庶女為正妻,是倪光宗死求活求,還離家出走,倪太太沒辦法,只好上門提親。
婚事一剛開始也是好好的,夫妻恩愛,宋心梅很快懷孕,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而且還都很健壯,倪家上上下下都很高興,三代單傳呢,一下來兩個孫子,倪太太跟倪老太太欣喜之餘,對宋心梅這庶女出身的媳婦也好上許多。
宋心梅以為好日子要到了,卻沒想到倪光宗厭煩她了,而且在她懷孕的時候就在外面養起外室,全家都知道,只有她不曉得。
宋心梅氣得要死,一出月子就帶人去抄那外室,沒想到倪光宗還護著對方,兩夫妻也不管眾目睽睽打了起來,宋心梅本就是女子,加上懷雙胞胎極耗損身體,自然打不過丈夫,倪光宗也是打紅了眼,一頓狂揍。
這件事情在倪家自然引不起風波,是,打人是不好,但要怪也只能怪孫媳婦這樣小器,一個正房太太又生有兒子,何必跟個外室認真。
宋心梅回家哭訴,陳姨娘聽得心痛如絞,去求了許氏,許氏說是自己選的,自己就得擔著。
當初已經給宋心梅相了一門好親事,對方也老老實實的,宋心梅非得嫁給倪光宗,又吵又鬧,當初不聽長輩的話,現在還哭什麼?
陳姨娘無法,又去求汪蕊,汪蕊更簡單了,又不是她生的女兒,本就不心疼,當初讓她嫁祝家,不要嫁倪家,宋心梅死活不肯,還哭說是嫡母不疼愛庶女,現在吃了虧,也只能自己認,她忙得很,沒空為了不聽話的庶女奔波。
陳姨娘思來想去,又哭到老太爺宋波跟大老爺宋有福這對父子那邊,這對父子還真沒讓人失望,老太爺宋波說——「出嫁從夫,以丈夫為尊就是了」,大老爺宋有福說「讓她以後別跟女婿爭」,一樣什麼都不管,一樣無情。
宋心梅這時候後悔也來不及,想在家裡住幾天又捨不得兒子,那對孩子就是她的命根子,她得回去看著。
倪光宗見宋家沒有要出頭的意思,自然更大膽,沒幾日就把那外室帶回家,還給了姨娘名分。
至於宋心湘,則嫁入皇商陳家為貴妾。
趙姨娘哭死了,但她生性膽小,大太太說好的親事也不敢反駁,只能摟著女兒哭,看著女兒粉轎過門。
陳三爺年紀有點大,已經二十三了,但正妻不育,膝下無子女,宋心湘過門不到兩個月就懷孕,運氣也很好的一舉得男,陳三爺很高興,孩子滿月大大的熱鬧了一番,連同陳三太太也十分欣喜,賞賜了不少東西。
對陳三太太來說,陳三爺無後是自己這個妻子無能,總不能害得丈夫以後沒人拿香火,現在貴妾生下一子,總算能對祖先交代。
孩子滿百日時,時序進入春天,陳三爺還准宋心湘帶著孩子回宋家一趟。
趙姨娘自然十分關心,問陳三爺可好、家裡老太爺、老太太都好相處?主母呢?會不會給臉色?
宋心湘一一回答,三爺人好,三奶奶也是個溫柔的人,家里長輩沒什麼見過面,但過府後也沒人刁難過她,她住的是個小跨院,挺舒服的,三奶奶說以後會把孩子寄在她名下,這樣孩子就是嫡子了。
趙姨娘直到此刻才真心相信汪蕊是好好挑過的,尤其對比宋心梅的慘烈遭遇,宋心湘是太幸福了。
至於以前喜歡宋新天的倪秀英,被母親嫁給了自己娘家侄子,原因也很簡單,娘家沒落了,需要倪秀英的大筆嫁妝緩緩,不然都要請不起下人,日子都不知道怎麼過。保秀英不願意,但也沒辦法,古來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宋新天今年十六,照說應該娶親,不過上山禮佛時,方丈說他再晚兩年成親會更好,玉佛寺的方丈能知佛意,汪蕊雖然想抱孫,但為了孩子好也只能忍著。
有時候想想也是想歎氣,心瑤嫁了,卻被婆婆要求丈夫高中前不得圓房,兒子年紀到了,卻又要等到十八歲,唉,她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抱孫子?
宋心梅也帶過雙胞胎回來,但那又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小娃再可愛,跟自己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她只想看心瑤跟新天的孩子……
廳上數人,高興的高興,說話的說話,汪蕊自顧沉思。
外面守門小廝突然飛奔進來,「老太太、大太太,薛少爺跟大小姐回來了。」
廳上眾人一喜,周華貴最是反應大,「什麼?文瀾回來了?」
汪蕊聽了就不滿,還有你媳婦呢!
但為了女兒不要難做人,她還是忍住了,「快點讓他們進來。」
雖然成親另外租屋,但宋心瑤還是常常回來,不過對汪蕊來說,這可是自己的心肝寶貝,看幾次都不嫌多。
就見薛文瀾跟宋心瑤一起進得屋子,都是一臉喜氣。
幾句簡單的招呼過後,薛文瀾帶著宋心瑤給許氏行了大禮,正色道:「文瀾母子遇難,多謝姨婆多年照顧,不但供我吃穿,還讓我讀書,使得文瀾可以改變命運,大恩不知道該如何回報,唯望姨婆長命百歲,永遠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