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兩百兩,看來只能再等幾個月,等我存夠銀子再僱人去採石了。」做這種粗重危險的活,那雇工的薪酬要比一般修河堤的工人來得多,人家才願意幹。眼下手上的銀子不夠使,刀強那兒怕也不好再借,裴念玦不得不盤算著把這事往後延。
袁萊安也沒反對,但下一瞬想起一事,隨口同他說了,「我前兩日聽一位老人家說起一件事,這沅陽河道約莫二十年發一次大水,上一次發大水似乎就是在二十年前,他說他近來老覺得眼皮子在跳,這都過了二十年,怕會不會是沅陽河又要發大水了。」
「有這種事?」經過這幾個月來的行善,雖然都是為了早日回歸己身而刻意為之,但裴念玦早已在行善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存了一抹善念,聽她這麼一說,不禁有些猶豫起來。
擔心萬一真的發大水,那河堤尚未修建起來,怕是全城都要淹水了。
他將一零五六號先前說的事告訴她,「一零五六號說可以拿五十點功德兌換大力丸,服下後就能力大無窮,不僅能開採巨石,運回來也不成問題,依你看我要不要拿功德點來兌換?」他一時拿不定主意,遂詢問她的意見。
袁萊安仔細一想,說道:「若真會發大水的話,那還是兌換的好,雖然得花去五十個功德點,但興許會因你修建河堤而挽救了更多的人,說不得能得回更多的功德點也未可知。只是萬一沒發大水的話,那些功德點也就白費了。」這事攸關他辛苦積累的功德點,她也不好替他拿主意,只能把自個兒所想的告訴他,讓他自己決定。
「我再想想。」
領著一群人來到一座石頭山上,裴念玦詢問孫老要採下多大的石塊才夠。
孫老比了個大致的範圍說:「這麼大的石塊,約莫需要二十塊才夠。」說完,他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姜公子,咱們只帶這麼點人,怕是沒辦法採下這麼大的石塊,您說有辦法,不知那辦法是什麼?」
一般採石會先用火將要采的石塊燒得滾燙通紅,而後再即刻澆上冷水,使山石爆裂開,或者使炸藥來炸開山石。
但姜公子竟然說不用燒山石,也不需炸藥就能採下需要的石塊,簡直聞所未聞。
裴念玦在來的路上已服下事先兌換好的大力丸,這時一臉高深莫測的負著雙手對他說:「孫老放心,你在一旁看著就成了。來之前,我已向神明禱告過,向神明借來了神力。」考慮兩天,他最終還是決定賭一把兌換了大力丸。萬一他賭贏,這修河堤的功德應當不少,屆時那些損失的功德點,也許不僅能補回來,說不得就像萊安所說還能有賺呢。
而那番神明的話則是萊安教他的,畢竟服用大力丸得來的力量並不能一輩子擁有,所以她索性讓他說是向神明借來的。
百姓們對神明自有一股敬畏之心,他這麼說,他們多半不會起疑,還會認為他足夠虔誠才能借來神力。
孫老聞言一臉錯愕,不敢相信他說的辦法竟是向飄渺無蹤的神明借力,那些跟來的工人們也個個面露狐疑之色,畢竟神明之力豈是他們這些凡人說借就能借來的。
接著他們只見裴念玦朝天膜拜了一番後,走向那片要開採的山石,而後舉起他帶來的一支特製大鐵錘,踩在木梯上往著那片石山捶幾下。
轟地一聲,一塊巨大的石塊落下,接著一塊又一塊的巨大山石被他敲落下來。親眼目睹裴念玦宛如大力士般一人獨自採下那幾塊巨石,孫老和一眾工人全都瞠目結舌。
「天哪,姜公子真向神明借來神力了!」有人震驚道。「若非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
孫老已經驚得說不出話來了,半晌,就見裴念玦敲下了二十幾塊巨石,並獨自一人抬起一塊塊的巨石運到特製的牛車上。
孫老和那些驚呆的工人們這才回過神來,一個個發出驚歎聲,有人詢問他是怎麼向神明借來神力,有人則把他當成神明在凡間的使者來膜拜。
裴念玦沒空與他們再多說下去,催促趕牛車的人,「快走,得趕在我這借來的神力還未消散前,把這些巨石運回河堤邊。」
一零五六號告訴他,這大力丸服下後只能維持一日的力大無窮,一日後藥效退去就會恢復,所以他得趕在藥效退去前趕緊把這些巨石運回去。
為了運送這些巨石,每輛牛車前後都有四頭牛拉著車,這才能拖得動這些巨石。
那幾個車伕應了一聲,連忙揚鞭驅趕牛只往溝子坡的河堤去。
申時後回到河堤邊,裴念玦再次大發神力,將巨石一塊塊搬到河堤邊並在孫老指定之處放下。
在一旁看著的人,同先前那些人一樣,個個對他的神力驚詫得瞪大眼睛。
放置好後,裴念玦倚在巨石旁對眾人喝了聲,「神明已收回借我的神力,你們也別再瞪著我看了,還不快去幹活。」
眾人被他一喝,這才姍姍散去幹自己的活,一邊交頭接耳的議論著這事。
「想不到姜公子竟然真能向神明借來神力,姜公子定然不是凡人。」
「我早看出姜公子的不凡了,你們瞧他這幾個月在城裡施粥賑藥,這會兒又不惜花費鉅資來修河堤,這可是罕見的大善人哪,所以神明才會感動於他的誠心,借他神力吧。」
「我瞧多半是,若非今曰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那麼巨大的一塊石頭憑一人之力就能搬動,這不是神明顯靈是什麼!」
「沒錯、沒錯。」
這時,孫老朝裴念玦走去,一臉鄭重的出聲道:「老朽感佩先生大德,請受老朽一拜。」在親眼見到他真向神明借來神力,他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段河堤官府遲遲修不好,如今多虧了姜公子運來這些石塊,這段河堤終於有機會修築起來,姜公子既出錢又出力,居功厥偉,令他萬分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