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三閒咄咄逼人,逼得謝皎月想反駁都反駁不了,她氣惱地漲紅了臉,一張臉扭曲變形,恨到想咬斷蔣三閒的喉嚨。
果然是一路的貨色,什麼娘有什麼樣的兒子,謝離月都死了好幾年,她的牙尖嘴利,黑的都能說成白的,讓人啞口無言。
「表哥,你誤會我娘了,她是急了才有些口不擇言,但心裡是為了二妹妹好,怕她一時想左了,讓府裡跟著蒙羞。畢竟除了她之外,還有幾個待字閨中的妹妹,她們這幾年也要議親了。」白蓮花含情脈脈的美目一睞,微帶撩人意味。
科考成績出來了,位列頭名的探花郎生得俊俏,頗得聖寵,議親不順的陸青黛便有點意動了。
她娘當初也是榜下捉婿,才捉到她爹這般有才又有能力的丈夫,雖說兩人之間多了個顧姨娘,可是動搖不了母親當家主母的地位,她還生了二子一女,穩坐正室之位。
同樣地,表哥若娶了她,那跟贅婿有何兩樣,還不是住在府裡,有爹娘看著,他還能欺負她不成。
越想越覺得可行的陸青黛不自覺嘴角一彎,露出木已成舟的神色,認為只要她透露點意思,表哥肯定心向著她,畢竟再傻的人也知道嫡庶有別,若想官運亨通還是擇嫡為妻方為上策,她才能幫著他打入世族之家。
「所以往她身上潑污水是為了她好?」蔣三閒目含譏誚的冷笑,眼底透著對謝皎月母女不慈、不厚道的不屑。「這……」她一窒。
「你們有沒有想過和二表妹摟摟抱抱的人是我,她已經和我定下婚約,若是她在行為上有所不妥,只要我不在意又何須他人枉做小人。裡面正在生產的是她生母,你們有誰關心是?否母子均安,卻有閒情逸致捉一個為母擔憂的庶女把柄,你們的賢良淑德在哪裡?」好歹做做樣子,別百年功力毀於一旦。
「表哥,你……」陸青黛泫然欲泣,好似她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只可惜她的媚眼拋得再多,蔣三閒根本看也不看她一眼,也不理會謝皎月的怒目而視,一副要將他抽筋剝皮的狠戾,蔣三閒兀自扶著小未婚妻坐下,神色寵溺地給她倒一杯蓮心茶,讓她壓壓驚,祛祛胸中濁氣。
說實在的,他對陸青瑄無微不至的體貼讓在座的女子都十分羨慕,不論是嫁人的還是到了年歲的,都想有這樣才貌雙全又會疼人的未婚夫,因此看向被寵的陸二小姐就有些意味深長了,既嫉妒又想佔為己有、奪人所愛。
小陸青瑄一歲的陸青瑾亦心動了,她看向秦姨娘的眼神充滿蠢蠢欲動,但是從宅斗中走過來的秦姨娘朝她搖搖頭,意思是從長計議,不可急於一時,適時的出手才能得償所願。
在座的每個人都各有心思,想著把日子過得更好,唯有一臉焦急的陸敬之魂不守舍,一雙充血的眼睛緊盯緊閉的房門,坐立難安的走來走去,渾然不知妻子又作妖,把茅頭指向他疼愛的女兒。
哇——哇哇——哇——
忽地,一道強而有力的嬰兒哭聲穿透門板傳出,外面的人同時身子一直,露出不盡相同的表情。
有歡喜的、有慶幸的、有可惜的,亦有恨到極點的妒色,百般算計的落空怎叫人不心口滴血。
「生了、生了,弟弟生出來了!」陸青瑄高興的抱著蔣三閒手臂,喜極而泣。
「嗯,你高興了?」兩世為人,她終於遇見順心的事,保住了顧九娘母子。
蔣三閒想到的是他早逝的娘親,如果他早回來半個月是不是就能救她,牛神醫就住在離他們家不到一百里的牛頭山,他快馬加鞭趕上三日也能請神醫救命。
可是他始終改變不了天意,讓他再一次體會喪母之痛,驟失雙親的遺憾會留在他心上一輩子,至死方休。
「嗯!嗯!我娘還在,弟弟也活得好好的,我……我滿足了,再無所求,回來真好……」能獲得重生是老天爺對她的疼寵,她一定要好好地過完這一生,廣施福澤、積德行善,讓更多的人開懷大笑。
「那我呢?」他俯在她耳邊低語,調戲問道。
「……」又哭又笑的陸青瑄臉一紅,羞臊地將人推開。這會兒她力氣都回來了,腿也不軟了,一心等著看弟弟。只是她開心,有人就不痛快了,捉到一點螞蟻腿就想大做文章,把一樁喜事弄得烏煙瘴氣。
「二丫頭,你喊誰娘,你眼中還有我的存在嗎?」顧九娘想取代她,門都沒有,她早晚弄死她。
聽到冷冷喝斥,陸青瑄纖肩一縮。「母親,你在我心裡呢!像菩薩一樣的供著,不敢有絲毫的褻瀆。」
她這話一出,面色一柔的蔣三閒在心底笑開了,暗暗讚許小姑娘長大了,有能力還擊,瞧她把話說得多扎心,讓人想挑刺都找不到刺頭,只得忿然地吞下針般的刺兒。
不傷筋動骨卻噁心人,真是出師了。
她哪是畏畏縮縮的小庶女,分明是藏著爪子的貓,看似溫馴卻凶焊,誰招惹了她就給誰一爪子,讓人血流不止。
「你倒是會說話,把我當成菩薩了,不過說錯話還是得受罰,一會兒回屋抄寫一百遍《女誡》,沒抄完前不准吃飯。」面色一沉的謝皎月氣惱在心,卻沒法說庶女對她不敬,她總不能自己承認是母夜叉,沒有菩薩的慈悲。
陸青瑄一聽,怔了半晌,隨即面帶苦色的低下頭,唇角卻悄悄揚起。「是的,母親。」抄《女誡》?
丫頭若兒是一臉錯愕,表情古怪的張口欲言,但最後還是忍住了。
倒是茶花面不改色,眼中有隱隱笑意,不知是對謝皎月的做法太過瞭解,還是沒法說的運氣,瞎裝碰到死耗子,小姐的屋子裡一疊抄好的《女誡》、《道德經》、《蓮花經》,那是她平時練字練出的成果,共有幾百卷。
所以陸青瑄哪是受罰而愁眉苦臉,根本是得意不已,她先前的「修身養性」終於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