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鬧鐘鳴動,但響起的是一陣駱駝鈴聲,仙齡翻個身,再翻個身,最後雖仍舊乖乖起身,卻沒有把鬧鐘的響鈴給按停掉的打算,仍由著它一逕的迴響在耳邊。
「小姐,跟我回大漠去吧,那兒的環境也許沒有這裡好,但總是我們的家鄉啊!」
豁阿黑辰奶奶中氣十足的聲音彷彿仍響在耳邊,其實她已經離開台灣兩個多禮拜了。
唉,自己好想念她啊,就像好想念爸爸、媽媽一樣。
爸爸、媽媽……。
呆坐在床上的仙齡雖然拚命隱忍,但兩行熱淚依舊沿著面頰滑落,滴在她緊捉著的棉被上。
已經都說好,都決定妥當了呀!過完年後,他們一家四口就要飛抵內蒙去,讓豁阿黑辰奶奶落葉歸根,讓祖籍蒙古的母親回家鄉去,讓一生精研蒙古史的父親完成憧憬多年的研究心願,也讓甫自大學畢業半年的仙齡,可以享受一下大草原的風情。
自有記憶以來,仙齡就曉得自己的家庭是與眾不同的,除了依循寶島的一切風土人情以外,她還跟著母親學屬於「蒙兀部族」的語言和風俗禮儀。
「什麼是『豁阿黑辰』啊?」仙齡記得她一早便問過也懂蒙語的父親這個問題。
「媽媽沒有教你嗎?小仙。」父親撫著她的頭。和藹的說。
「沒呢,」她搖著小小的頭,兩根辮子旋轉飛動著,媽媽要我叫『奶奶』就好。」
「『豁阿黑辰』是『年紀大的美人』的意思,小仙覺得奶奶美不美呢?」
「美啊,而且奶奶還會做好多好吃的東西。」
父親一聽大樂,索性一把將仙齡抱到腿上去說:「奶奶美,媽媽美,但都沒有我們小仙的小臉蛋美,也沒有我們小仙的小嘴兒甜。」
回想到兒時的一幕,仙齡的淚水不禁淌流得更急、更凶了,早知道爸媽會在一個月前的那場連環大車禍中喪生的話,她就會堅持與他們一起出門的,那麼至少現在自己也不必孤伶伶一個人的……。
不!
仙齡甩一甩頭,暗罵自己太不勇敢,爸爸是國內研究蒙古史的權威,媽媽則是體內流有延自鐵木真一族血脈的女子,就連已年近八十的豁阿黑辰奶奶,平常也抬頭挺胸的,讓人相信她想活到一百二十歲,絕非只是說說而已。
那麼自己又怎麼能夠屈服於命運的打擊呢?
對,她要打起精神來,等過完年,還要依約定,帶著爸媽的骨灰,飛到內蒙去與奶奶會合,再進當地的學校去讀一、兩年書。
仙齡相信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才是告慰父母在天之靈最好的方式。
她抹去滿面的淚痕跳下床來,按停鬧鐘,再看一看桌歷,距離過年,已經只剩下一個多月,這段時間,她得善加利用,把在台的一切日常瑣事都給辦好。
仙齡一邊刷牙,一邊對著鏡中的自己計劃著:先到眼鏡行去幫住在屏東的朋友拿她訂購的有色隱形眼鏡,再去百貨公司買奶奶需要的,包括染髮劑在內的一些日用品,然後再到爸爸生前任教的大學去,把他辦公室裡的私人物品都搬回家裡來……。
☆☆☆
「林小姐,教授的東西我已經整理得差不多了,你再看看有什麼遺漏,或者弄錯的,待會兒我幫你一起載回府上,順便請你吃頓晚飯?」
仙齡望著父親生前的助理陳威志,輕輕的搖了搖頭婉拒道:「謝謝你,不必麻煩了,我去年初已經考取了汽車駕照,今天就是自己開車來的。前陣子料理爸媽的後事時,你和系裡的一些人,已經幫了我和奶奶許多的忙,實在不能再繼續勞煩你,就算要吃飯,也該由我請大家才是。」
「仙齡,」威志突然直呼她的名字說:「你曉得自己一直給人比外表實際年齡成熟的印象嗎?」
「你是在說我看起來不像只有二十出頭的樣子?」
威志被說得一愣,不禁更加轉不開原本就凝注在她身上的眼光。
由於仍在重孝期間,仙齡一身黑衣黑褲,只有靴子和毛背心是深咖啡色的,連尚未脫下的鹿皮夾克和手套,也是黑的。
但沉鬱的顏色,卻絲毫不減她本身的清麗,反而更添三分楚楚動人的神韻。
威志跟在林家榮教授身邊已經兩年了,自從一年前在教授宴請繫上一些年輕助教和研究生的席上,認識他的獨生女林仙齡開始,便對她念念不忘。
他甚至已私下盤算,等來年夏天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以後,便要立刻飛到內蒙去,相信在「他鄉遇故知」的情況下,自己的機會,一定會比在本島大上許多。
「原來你一直覺得我很老。」
仙齡調侃的聲音,終於把心猿意馬的威志給喚回到現實中來,連忙解釋道:
「沒有,沒有,我絕對沒有這個意思,你很年輕、很小、很俏皮、很可愛,但思想成熟、談吐不俗,又常常會給人一種錯覺,而這種混合了天真和成熟的獨特氣質,正好是最吸引——」
「應該說是最突兀的地方吧,是不是?」意識到他可能講什麼的仙齡,搶先一步打斷他並接口說:「或許是因為爸媽有我的時候,都已經是將近四十歲的人了,所以教育的方式,便有別於一般的年輕小夫妻吧,久而久之。我也就比較老成持重了。」
「呃,嗯。」威志被搶白了一頓,遂有些不知所措的摸了摸頭,「大概是吧,那今晚的晚餐?」
「等過兩天,瑣事都辦得差不多以後,我再親自下廚,請這次幫忙過我的所有人吃頓飯,好嗎?」她很喜歡爸爸這位學生助理,真的很喜歡,但也只是「喜歡」而已。
「你會做飯?」
「又讓你驚訝了?」仙齡露出近來第一抹的淺笑說:「而且是道地的蒙古大餐喔,跟奶奶和媽媽學來的。」
「我的確很驚訝,」威志並非不識趣的人,也深諳「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便從善如流的應道:「那就讓我拭目以待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