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呢,不服氣自動睡到丈夫身邊,於是跑進客房,蜷伏在軟墊上,苦苦的在自舐受創的感情傷口。
這種鬧情緒的狀況,竟然維持了整整一個星期而毫無進展。
或許一切的悲傷與顧慮都是多餘的,甚至是無中生有的.不必再放在心上。
然,有個無法解答的問題,像一塊重鉛似壓在心頭,令她不舒服透頂。
為甚麼婚前所有橫亙在生活上的不如意,所有發生於二人之間的齟齬,都是愛情上可喜的考驗,都能過五關斬六將。可是,婚後呢,全變了質了。
彼此都覺得大勢已定,不容商榷,於是放肆脾氣,不勞容忍。
還有一個思想,只因在自己的生命中納入另外一條生命之後,能加強力量,爭取更多歡樂與幸福。這個期望對所有新婚夫婦都是高漲的,一旦事實並非如此,或甚至背道而馳,失望所帶來的激動與憂憤一旦表面化,就造成了夫妻之間的疏離。
非常簡單的一條道理,如果成雙成對在生活與感覺上沒有進步,何必多一個人成為負累,徒添掣肘。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感情就會驟降。
日積月累的不滿,造成冷漠與無奈。
經年的冷漠與無奈之後,忽有另一度與第三者的激情出現,便促成仳離。
小紅打了個寒噤。
她想到樂秋心與英嘉成,也想到英嘉成與姜寶緣,他們之間的關係發展不知道是否這條公式?
這陣子,富恆裡頭關於他們的是非真多,聽得小紅憂煩不已,都不知如何反應。
只為英嘉成關照了公關部及人事部,把公司的鮮花戶口分一半給寶緣花屋,於是同事們都跟那位前任的英董事太太有了接觸,姜寶緣似乎給所有人的印象都非常好。
公關部經理宋美雲的秘書任俊萍有一天午膳,有意無意之間就對小紅說:「你見過英先生的太太沒有?」「你是說他已離異的前任夫人。」小紅答。「看,樂小姐有你做秘書當真是太大的福氣,連閒閒的一句話,你都維護她。」
小紅笑:「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那麼,你不會願意聽任何對姜寶緣的讚美吧?她的確是個相當不錯的女人。」
不說也已經說得明明白白了,小紅只好答:
「姜小姐如今的好與壞,怕已經跟英先生無關,更與樂小姐無尤了吧!」
「我們就是奇怪,為甚麼英先生會狠得下心拋棄糟糠,姜寶緣人很和善客氣,做事合情合理。英先生怕不怕吃不了要兜著走?」
「這是甚麼意思?」
「樂小姐似有新歡。徐永祿的秘書每天都忙於訂不同品種的鮮花。」
小紅氣了,顧不了同事之間應有的禮貌,說:
「俊萍,你我其實都是同搭一條船的人,何心要望船沉。」
這麼一句話說出口來,任俊萍整張臉都變得通紅。
說得一點不錯,整個公關部都屬於樂秋心管轄,正是同根而生,相煎太急,有何好處了?
小紅其實心上甚多翳悶,除了與丈夫的冷戰依然持續之外,也為樂秋心之惹是生非,她本人也有責任要負。說得直接一點,是她不爭氣,有把柄放到別人的手上去。
世上沒有比發現自己偏幫愛護的人,原來真個貪贓枉法更難過、更委屈。小紅甚至不可能去責問樂秋心為甚麼要跟徐永祿來往,這到底是她個人的私隱與自由。
別說小紅不方便問,就算放膽相問,樂秋心也怕答不出來。
很多感情上的轉變,是無法解釋的。
發展到現階段,英嘉成與樂秋心都覺得騎上虎背,不知如何解決尷尬的困境。
要英嘉成向樂秋心提出結婚的要求,對英嘉成是太深深不忿了。
既為發現對姜寶緣餘情未了,更為不願如此明顯地要把婚姻這最後一招抬出來,孤注一擲,為把樂秋心從徐永祿的圈套之內搶回來,這會嚴重地傷害他的自尊。
至於樂秋心,她嫁英嘉成不是,不嫁他又不是。看樣子,英嘉成的心仍有一部分不放在自己身上,這是很難吞的一口氣。
下意識地跟在此時此地出現的徐永祿來往,原本有著刺激英嘉成的作用在內,誰知自己競也稍稍動了心。弄得感情懸空吊著,不上不下,辛苦得要命。
樂秋心現今跟英嘉成在一起,心頭的壓力很大,反而不及與徐永祿暢談交往,來得輕鬆。
這一晚,下班時,徐永祿探頭進樂秋心的辦公室來,說:
「不能跟我吃晚飯的話,去喝杯咖啡成嗎?且讓我今天領個安慰或入圍獎。」
中環太平洋會所的「快樂時光」酒吧一般不是太擠擁,他倆坐在一大片玻璃窗前,傲視著本城的美麗黃昏景色,徐永祿說: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句話實在好,秋心,我之所以仍不放過你,是為把我們的這一段時光看成夕陽景色,也還是值得的。」
樂秋心原本想怪責對方,未免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別人痛苦之上了。
其後翻心一想,廣東俗語所講「牛不飲水,不能按得牛頭低」,自己也要肩負那回應的責任。
「問題總要解決的。」樂秋心只能這樣說。
「或許很快你就要作出決定。」
「我的決定其實已經早作出了。」
「環境有變,會影響你的心意。」
「不見得吧?」
「你是說環境不會有變,抑或就算變,你也會此志不渝?」徐永祿這樣問。
樂秋心似乎被他迫到牆角去。
她只好把問題帶歪一點,說:
「不見得環境有變吧?」
「是你以為我沒有聽到消息?抑或英嘉成守口如瓶,連對你也不會洩透?」
「甚麼?」樂秋心茫然地應。
「你真的不知道,關於英嘉成的去向?」
「不知道,英嘉成的甚麼去向?」樂秋心不是不惶恐的。
「看樣子,我要變成個搬是弄非的人了?」
「現今才閉口不言,已經太遲,不如爽脆地告訴我。」
徐永祿沉思一會,說:
「英嘉成就快另有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