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的黑汁有著濃濃的藥味,而且苦不堪言,一向與人為善的她不可能得罪人,她的朋友、親人們也沒人有此惡趣味,他們中規中矩到近乎無趣,除了她有戀妹情結的大哥杜其風。
越想頭越痛的杜雲瑾乾脆不想了,想多了自尋煩惱,她決定靜觀其變,不管是誰安排了這場鬧劇,到最後總會揭曉,她只要耐心的等待。
「小姐……不,要改口稱姨娘,不然被珍珠姊姊、瑪瑙姊姊聽見了,又要說奴婢沒規矩了,奴婢……嗚……奴婢真怕護不住姨娘……」
兩眼哭得紅腫,又掛著數日未眠熬出的紫黑眼眶,翠花看來憔悴不堪,一身衣衫鬆鬆垮垮,無肉的肩骨特別明顯,身子薄如床板。
她雖想忍著不哭出聲音,但豆大的淚珠彷彿驚蟄後的春雨,撲簌簌的紛紛落下,點點淚光閃爍著委屈。
她邊哭邊說,話語不清,不過杜雲瑾還是聽得出大致的內容,一是不滿主子娘家的無情,將女兒送進富貴人家為妾便置之不理,不聞不問,任其受欺辱,還妄想從中拿些好處;一是悲憤主子的遭遇、不受重視,平白無辜的活受罪,而無人為其做主,看似衣食無缺,卻處處低人一等,連個灑掃的粗使丫頭也敢踩上一腳,口出污言穢語,白眼以對。
越說越氣的翠花忍不住又批評起杜雲瑾的娘家人,氣憤不已的說杜家姊妹惡毒心腸,要不是她們見不得人的卑劣手段,小姐怎會名聲半毀地被逼嫁人,成為最叫人看不起的侍妾。
「名聲半毀?」
一提到此事,翠花憤慨的說得滔滔不絕,好似她才是受害者一般。
「等一下,拿面鏡子來讓我看看。」好不容易有點氣力,杜雲瑾抬起手想撩撩落在面頰的髮絲,盯著雪白無痕的手背,她驀地一怔,這瘦得見骨的手手指修長,重點是沒有一點傷口。
她的手背上有一道被油燙傷的粉紅色小疤,那是她小時候頑皮留下的疤痕,雖然淡化得幾乎看不見痕跡。
這不是她的手。
「小姐……姨娘要鏡子?」儘管對她的反應有很深的不解,翠花抽抽鼻子,還是取來一面雕雀紋菱花鏡。
啊!這是誰?!
喀登一聲,杜雲瑾臉色微變的揮開銅鏡,重重抽了口氣,心中慌亂不已。
那磨得不夠光亮的鏡面上出現的是一張完全陌生的臉孔,年紀不大,清清秀秀的瓜子臉上有雙看人無神的杏色大眼,小巧的鼻樑直挺挺。
說不上美艷,但有股怯生生的靈氣,好似碧雲秋水間映在湖面上的明月,清清雅雅的。
是哪裡出錯了?這個人不是她。
杜雲瑾開始有了不對勁的感覺,不再淡定了,水色杏眸打量著飄散木頭霉味的屋子,一顆心不住地往下沉。
「我……我是誰?」她聲音發澀的問道。
翠花以為小姐燒糊塗了,以濕巾輕拭她額頭,疑惑地答道︰「姨娘……你原是杜家庶出的二小姐,如今是沐府入府不到一年的姨娘呀!」
「我今年幾歲了?」這具身體似乎很……稚嫩。她低頭看向不太波濤洶湧的雙峰,和她原有的34D相差甚大。
「三月底就滿十七了。」可是府裡沒人記得姨娘的生辰,都當她不存在。
十七歲……她十七歲時在幹什麼?還在唸書,勤跑社團吧!
杜雲瑾心頭大亂,緊張地又問︰「你又是誰?」
翠花一聽,驚得又掉起眼淚,「小姐不記得翠花嗎?」
她一急,又忘了改稱謂,兩眼淚汪汪地捉緊杜雲瑾發皺的袖口,滿腔的愁苦盡在臉上。
第二章 一團亂的沐家(1)
杜雲瑾……正確來說,她如今的身份是杜雲錦,原主是杜家庶女,一個小布商不受寵的女兒,將滿十七歲,為田姨娘所出,雖養在嫡母名下,卻不受嫡姊、嫡妹所喜,常被排擠和欺壓。
她在元宵節那日與姊妹們出府賞燈游河,帶著丫鬟翠花和青玉走在最後頭,興致勃勃地看著掛滿樹枝的花燈,一路指指點點。
回府前她們到河邊放祈福的河燈,殊知她才一彎身要放下燈,身後猛然有一股推力推了她一把,一時站不穩的她失足落河,幾欲溺斃。
幸好有人見義勇為的下河救人,那便是與友人乘船共游的沐大少爺沐昊然,他不畏河水春寒,將人救起,又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她抱上岸,是十足的護花兒郎呀!
可惜此一舉動成全了沐大少爺臨危不亂的俠義美名,帶給閨閣小姐杜雲瑾的卻是名節有損。
元宵佳節圍觀河燈美景的百姓何止千百,沒瞎的人都瞧見他們倆一身濕淋淋,肌膚相親。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雲錦的名聲還能不毀盡嗎?除了嫁給沐大少爺外,她別無第二種選擇,否則將冠上失貞污名。
杜老爺有意賴上沐家,藉此攀上一門貴親,在沐老爺不想事情擴大,息事寧人的心態下,杜雲錦順其自然的被沐大少爺納為侍妾,平息了金寧城內紛紛揚揚的不堪流言。
畢竟只是一名小妾而已,犯不著大肆鋪張,一頂粉紅小轎由側門抬入門,以沐昊然的風流之名根本不算什麼,女人於他不過是隨興而起的玩意,多了不咬手,放在後院充個擺設也好,至少耳根子清靜,省得父親罵他不長進,盡往府裡添麻煩。
以上的消息來自翠花這個忠心小丫頭的轉述,杜雲錦消化了許久才總結出結論,除了無奈的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實,也有些不得不認清事實的糾結。
原來杜雲錦從前是不得寵的庶女,嫡母不待見,父親是個不靠譜的渣爹,只重視嫡出子女,她和其他庶出兄弟姊妹可有可無,歸納在白吃米飯的米蟲行列,毫無貢獻。
生母田姨娘,是個軟懦又怯弱的性子,被主母拿捏得死死的,雖然頗受杜老爺的寵愛,小意溫柔又慣於服侍男人,但是在杜夫人的妒意下,她只得低頭做人,不敢有絲毫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