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兒突然想到他昨晚的孟浪,才剛進門,就將她……
摸摸熱紅的面頰,她有含春的羞。
等著他睡飽的同時,她也沒啥事兒要做,索性便躺回他身側,摟著他挺直的胸膛,一同入睡。
不知道過了多久時間……
或許已經過了一夜,或許才經過幾個時辰,睡懵的離兒分不清楚,尤其當男人再度壓上她的身子,癡纏著要她回應他的熱情,她也順從他的意思,配合著他時,就搞不清今夕是何夕了。
再次醒來,床榻上只剩她一人獨眠,從床邊的薄簾透進的微光,她不知道此時是黃昏或是清晨,只知道自己睡了許久,久到想不起來,上一頓餐是吃了什麼?
她強迫自己醒醒神,簡單的打理自己後,便往門口走去。
門咿呀的出聲,驚擾了一群正在廊上忙著從梁枋換下素白燈籠,改掛上象徵喜慶紅綵帶的僕傭們,但是他們沒有太過歡騰的情緒,一點也無嫁娶人家的熱鬧,只對她這個大少爺特別疼寵的丫頭,微微點頭,就算是打過招呼。
因為瑞木修言的對待,讓離兒的身份,特殊到無法衡量她在瑞木家,是匕還是下的地位?在兩者都不明朗間,唯有與她相敬如賓,和平共處,才是卜策。
離兒見他們似乎不願多說什麼,識趣的也不多問,反正事出必有因,這宅,就這麼大,自然會有人告知她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她也不必久候,待她步入前往主廳的穿廊上,便見到正從祠堂回來的瑞木修:邑被人簇擁著往正堂走去。
她在廊上的過彎處,向後退了一步,隱身在雕樑內側,巧妙的躲藏,不與他們直接碰到面,她知道與他同行的人有許多族裡耆老和庶少爺們都在,倘若她貿然出現,想必尷尬。
瑞木修言大祭過天地與祠堂,感恩諸神、祖先,保佑瑞木家算是安然度過此劫,再祭家母沈婉,以慰她含怨不平之魂,要她平靜,歸西我佛,不問塵世是非恩仇。
過後,與族老們和兩個庶弟瑞木伯源與瑞木伯楚,大略說了連日來他在京城所發生的事情,包括朝堂上政變情勢緊張,內憂外患四起,國難將至,近在眼前,所以,要他們記取此次教訓,莫再任意妄為行事,要謹言慎行,否則逐出家門事小,逼著他做出就地正法,以杜絕後患之事,就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了。
如今沈婉走了,瑞木應同也垮了,病著身子不管事情,而在瑞木修言還未歸來之前,權力下放,一切家業重擔全落到他們兩兄弟身上,忙著忙著也昏頭去,哪裡還有空想東想西,加上自家大哥當初也是捨身相救過他們的,種種因素下來,就算有再多心思,也使不出來了。
瑞木修言也趁此機會,祭出家訓,闡明徽州瑞木家絕不分家,反之,若是自願離開者,摘去姓氏,永不得再回瑞木家門,如此,只要他們兄弟一一人頂著瑞木這個姓,就一輩子是這個家的人,吃也共享,福也共樂,有難互助,有苦同卷田。
「事情且明白了,只是,大哥,二弟還是不懂,您如今是要娶哪家閨女啊?」
瑞木伯楚一開口,問出了同樣是離兒心中的疑惑,她站在梁下,明知不該偷聽,耳朵卻是豎得老高,想知道瑞木修言的回答。
「刑部尚書之女,伍顏。」
瑞木修言穩健的應聲,沒有半分猶豫,她沒看見他的表情是如何,只知道自己越往下沉的心,有如千斤石塊般重。
那心裡可有我?
因為我的心裡有妹,想疼離兒……想愛你。
他心裡有她,他愛她,可他要娶的人……不是她?
原來大夥兒忙著的,是他與尚書之女的婚事。
這是早該預料到的事,只是她沒想過這日子會來得這麼快,這麼急不可待,甚至讓她沒有喘息的空間,經年累月,用愛堆砌起來的堡壘,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全成了瓦片。
也曾想過,大少爺是否會娶她為妻……不,就是當妾,她也願意。
只是心還是有所不甘,愛他越重,怨氣越深。
那個女子是誰?可美?可嬌?教他愛戀?
與他在京城相識,繼而相戀?交付承諾,互許終身?
那他回來再與她恩愛纏綿,算什麼?
難道,她是他養在地平的自有物?不需要交代情分,閒來無事,玩玩即可?
冬日的清晨,她在地平上,抱著他踏下床的腳,用肚子溫暖他受寒的腳心,從小到大。
夏日的午後,她在地平上,跪著取扇替他掮涼,讓他溫書得以舒暢不流汗,從小到大。
再多想,有何用?
他是少爺,她是小婢。
她不再聽見裡面三位少爺接著的談話,因為淚已滿腮。
直到她聽見自己的名字,才突然回神。
「爹的意思是要為離兒正名,從今以後,她就是爹的女兒,咱們的妹妹,賜名瑞木花梨。」瑞木修言喝了口茶,繼續說:「兩位做人兄長的,往後可得敬之惜之,切記本分,莫逾越分際,聽懂了嗎?」
瑞木修言沉穩的聲音從內堂傳出,強韌有勁道的在陳述事項,不容質疑的權威,除了懂,他們別無第二句話可以說。
事情越來越荒謬了,她不知為何的突然在瑞木家正了名,當上小姐的身份,同時,她也成了他的庶妹子,可笑的是,他們才在夜裡越過倫理的層面,進階到一個天理不能容忍的境界,一翻身,她得喊他一聲大哥?
這是哪出灑盡狗血的京劇唱大戲?
她沒有心思再聽下去了,對這戲,她沒興趣!
因為他,連給她當妾的想望,也要剝奪!
瑞木修言的婚事,如火如荼的展開,瑞木家上下動員全力,在最快的時間裡掛上紅絲彩鍛,雙喜燈籠,顯得喜慶非凡,但和其他同等大戶人家相比,娶個妾也不過如此,並沒有特別現出奢華的作風。
有人說瑞木修言待新婦也沒特別疼寵,要不,大婚也不會如此倉卒,有人說,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沈婉剛過世,實在不宜太過鋪張,惹來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