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她還沒見過三千五百兩的金子長成什麼樣兒,這些足夠她吃香喝辣一輩子。
「你能逃到哪裡?」懷豐笑道,一個女子沒有男人庇蔭,寸步難行。
「天地遼闊,總有地方可以躲。」
關關仰望天際,心情舒暢,人啊有錢就有膽,荷包滿滿就信心十足,錢是創造自信的泉源,需不需要對人低頭,標準在於身家多厚,她第一次深刻感覺,奴婢的生活已經離自己老遠。
「別傻了,單身女子又身懷巨款,這不是在央求劫匪速速下手?」懷豐用一臉的同情眼光看她。
「我不會雇幾個保鏢,把我送到安全地帶?」
「哈!恐怕第一個對你下手的就是那些保鏢。一隻全身流油的肥羊,不塞進肚子、填填五臟廟,難不成拿來純欣賞?是你自己說的,有三樣東西別人搶不走,肚子裡的食物、心中的夢想和腦子裡的學問。」而她手上那些,人家花一把力氣,就不是她的了。
關關錯解他的意思,還以為他真把自己當成肥羊,反口道:「我講那個話,是在提醒你充實學問、建立夢想,可不是在鼓吹你把我吞下肚。」
「吞你下肚?我有那個膽?那是大哥的工作!」
一句雙關語,關關和懷青的臉龐瞬間爆紅。
關關在心中暗罵,哥哥升級、弟弟也不賴,連黃色隱喻都能說了,要是他們兄弟聯手定然天下無敵,那麼,她還要往哪兒混去?
追著懷豐的話,懷青的目光灼灼地定在關關臉上。
她知道他又想到成親之事,只不過現在一個谷嘉華橫在兩人中間,她始終無法安心。
即使他行動明白、態度不改,即使他表現令人滿意,但……如果他與谷嘉華就是命中注定呢?如果到最後環境丕變,他們硬是會發展出前世姻緣呢?
前世,宋懷恩困住她的一生,這輩子,她不會再讓另一個教人委屈的婚姻困住自己,她不愛當第三者、更不愛別人當她的第三者,沒有塵埃落定,她無論如何都點不了這個頭。
她在這裡多待了幾十年,心底清楚得很這裡對女人有多嚴苛,前世她小心了一輩子,謀得一個壽終正寢、一個福氣康寧,重新來過,她依然是那個謹慎的邵關關。
雖然想冒險、想掙自由,但她還是會下意識挑選安全的路來走,她無時無刻不替自己備下退路,她不是會將自己逼進死胡同的傻女子。
別開臉、轉移話題,關關說道:「我又在人牙子那裡挑了三十幾個人,都是認得字、念過書的,我想把她們訓練成幼教專門的師傅,讓她們在鋪子裡指導客人使用練習本、給幼兒啟蒙。」
懷青何嘗不明白關關在轉移話題,他眼神微微地黯然,谷嘉華在,她便無法放心將自己交到他手裡,但他怎能違背恩師的請托,谷嘉華是恩師這世間唯一的骨血啊。
於是他只能順著關關的話往下說:「幼稚園那裡住得下嗎?」
「會有點擠。」
「咱們搬走後,現在住的地方便空下來了。」
「也是可以,但總覺得還是在幼稚園那邊再買間屋子比較妥當,可之前我問過幾回,沒人肯賣。」
論起工作,關關精神奕奕起來。
懷青終於明白宋懷恩那些孩子為什麼能夠那樣出脫成材,有這樣一個積極勤奮的姨娘養著,他們想墮落頹廢恐怕很困難。
「你不是說要舉辦什麼發表會的嗎?在那之後,學生會不會突然變多?」懷豐加入討論。
「我希望,但這種事很難說。」
「我認為大有機會,只要過得去的家庭,都是一門心思希望孩子投身仕途,多數孩童約在七、八歲啟蒙,如果三、四歲小兒就能讀書認字,這對望子成龍的父母而言,將是一份很大的吸引力。」懷青接話,半晌後他問關關:「幼稚園那邊,可以容納多少孩子?現在有多少孩子?」
「擠一點的話,收三十個孩子就差不多了,現在加上幗晟已經有十三個,但我考慮過,如果學生增多,現在老師們住的地方,可以改一改,改出幾間教室。」
「懷豐,你明兒個進府衙查查土地登記,看看有沒有比較合適的無主土地,撥給關關蓋幼稚園,待溝渠挖好,就把張誠一票人送過去。」
「上次我粗略查看過,泉州確實有不少這樣的地,但都偏處郊區荒地,如果父母每天需要花大把時間才能將孩子送到幼稚園,恐怕會卻步。
「現在的幼稚園就在城裡,而大一點的孩子上學,只要離家稍遠便會住在學堂裡,省去往來時間,所以用那些土地蓋學堂沒問題,但幼稚園的話……六歲以下的孩子還太小,生活需要人照顧,住在外頭不實際。」懷豐道。
懷青點頭,深感認同,關關卻笑著說:「有什麼困難的?只要派幾部娃娃車就好啦。」
接下來,她解釋了娃娃車的接送方法,聽得兩兄弟雙眼發光,這和商業街開幕時的接駁車有雷同之處,只不過接駿車不靠站停,娃娃車卻得到每個家裡接送孩子。
「所以你覺得我的方法可行?」
「可行,但不要現在做,懷豐說得對,幼稚園之所以有優勢,是因為位置夠好,目前幼稚園名聲還不響亮,貿然動土……我都不知道還得往裡頭砸多少銀子。」
要不是心念堅定,要不是堅持插手幗晟幾個的教育,這間幼稚園簡直就是個無底洞,直到現在還沒掙到半分銀子,倒是往裡頭填進去不少。
「怕什麼?拿你手上的東西去砸,肯定砸得又大聲、又響亮。」懷青大方道。
「才不要。」她把匣子抱緊,像是怕人搶似的。
懷青笑道:「既然那附近沒人肯賣房,咱們現在住的地方離幼稚園還算近,不如和屋主談談,看能不能買下,我記得咱們家後面那兩片地,屋主提過幾次,有意思想賣,就一併買了吧。
「讓張誠撥幾個人過來,把圍牆打通,蓋幾排兩層樓屋子,安置新買的丫頭,再讓幼稚園師傅也搬過來。至於現在師傅們住的屋子,可以整理整理,辟出幾間教室,再把前面的幼教社收了,也可以容納幾個孩子。這樣算一算,裡裡外外,收一百個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