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姊,別這樣說,反正咱們過自己的日子,別和人家瞎攪和。」井是井,川是川,暫時沒交流,她們何必在人後頭議論是非。
「怎麼,還沒入門呢,你就護起婆婆了。」王夫人的裝模作樣最叫人瞧不上眼,喊她一聲夫人是客氣,真跩上了。
朱小春對王夫人沒好感,不會自取其辱的上前打交道,王夫人看人是分對象的,對朱小春從未正眼看過,從前同一個村子住著,擦身而過頷首示意時,她總高傲的自以為高人一等,把別人的打招呼當成對她的恭敬。
「阿姊,你是嫌你妹妹的名聲不夠臭,想來補一腳是不是,我在咱們山北村是惡名遠播。」多虧了朱婆子和朱實,這幾年她成了不孝女,惡意毆打長輩的壞子孫。
不過她不後悔那一打,打了之後,她三叔也知道怕了,不敢招惹她,讓她清心了一陣子。
想到小妹被自家人惡言譭謗,朱小春不由得氣從中來。「哪裡的話,姊是心疼你平白無故被那家人弄臭了名聲,他們也不想想,同是朱家人,你若不好了,大伯家的寶蓮、三叔家的青蓮找得到好人家嗎?」
今年十八歲的朱寶蓮仍待字閨中,不是她不想嫁,而是沒人要,朱婆子逢人便說朱大壯有多壞就有多壞,大的不會教子,小的不懂禮數,一家子全鑽進錢眼裡,只認銀子不認老娘,兄弟手足是一堆債。
而朱實也不遺餘力的散播謠言,說朱家根本沒分家,朱大壯拿了朱家的錢去買地、開舖子,他賺了銀子後一人獨吞,把女兒養得跟他一樣自私自利,六親不認。
試問自家人都說得那麼難聽了,基於家醜不外揚,想必這一家人也不是什麼好貨,有錢的心狠,無銀的口德差,一窩的老鼠屎,誰沾了誰臭,還是敬而遠之算。
連帶著朱牛頭、朱實家的閨女也倒霉,被自家人給拖累,至今無媒人上門說親。
朱小蟬一想到朱寶蓮怨慰的眼神,不免有些好笑。「好在我們也少回山北村,那一家子的好壞與我們無關。」
「說得也是,誰管他們呀!老想從我們身上撈好處,真是討厭死了。」居然還不要臉的到西山村,跟她丈夫要一百隻鴨子,說他養那麼多只鴨子,給個幾百隻算什麼。
幾百隻?
虧三叔說得出口,難道買仔鴨不用錢,喂鴨的小魚小蝦是天上落下的?算算也是幾十兩的成本呀。
想要,拿錢買唄!他們又不是養著玩。
「阿姊,你嫁人以後變得敢說敢言了,不像以前老是輕聲細語,要我們忍耐些,別鬧不和。」那時的阿姊多溫婉,卻也有些怯懦,不敢強出頭,凡事多退讓。
朱小春一聽,放聲大笑。「沒辦法,生活磨出來的,不強硬不行,趙家只剩下我和你姊夫兩個,奶奶和三叔又是那樣的人,我不幫你姊夫頂著哪成,他也是命苦的。對了,不提我了,你今年都十五了,王家還沒來話嗎?你是做何打算也得跟我們說說,上回我跟阿娘聊起,她對你的婚事挺頭疼的。」明明有那麼個人在,偏偏無聲無息,把一旁等著的他們都急壞了。
「等我十六了再說。」她不急。
朱小蟬真的不急,她身體裡是成年女人的靈魂,擁有現代人晚婚的觀念,十六歲還是中學生呢,結什麼婚!骨架都還沒發育完成,一旦成親生子,那跟在鬼門關前走一趟沒兩樣,她才不自找苦吃。
其實她的底線是十八歲,那是最起碼的年紀,可是在這個坑爹的年代,十六歲不嫁已經算晚了,所以她只好把底線拉低兩歲,過了十六再來談終身大事,看能不能藉由籌辦婚事再拖上幾個月。
「什麼,還要等到你十六歲?!」朱小春瞪圓了雙眼。雖然她自己也是十六才嫁,但如今事關親妹,她就急了。
她耳朵嗡嗡作響。「阿姊,你小聲點,別嚇壞我還沒生出的小外甥,你的脾氣越來越急躁了。」
她一手拍開妹妹伸來的柔荑。「少給我轉移話題,那個王秀軒怎麼說的,他是不是不想娶你了?!」
連名帶姓的喊人,而不是王秀才、王秀才的喚,可見她有多惱火,想把耽誤她妹妹的臭小子拖出來撕碎。
「阿姊,你太直接了。」這是他們兩個人自己的事,她知道自個兒在做什麼,出不了大亂子。
再說她也不是非嫁王秀軒不可呀,怎麼每個人都把他們看成一對,要是此事沒成,要怪到誰的頭上?
「少廢話,給我回答,再這麼溫溫吞吞下去,我叫阿娘再另外給你找個對象,那個封家老三也不錯。」她亂點鴛鴦譜,只覺得封錦文闔眼緣,清清爽爽的,乾淨爽朗。
這什麼跟什麼呀!阿姊可真會扯。「我自有主張,你們不要插手,我們先談談柱子。」
「柱子怎麼了?」一說到十三歲的弟弟,朱小春眼神就變得認真多了。
「他今年開春要考童試。」過了便能準備考秀才,等中了秀才,田里的賦稅就免了,不用寄存別人名下。
「哎呀!真的好快,當初你堅持他一定要唸書,我們家也出了個讀書人。」看誰還敢說泥腿子養不出書生。
「那時我也是看秀軒哥哥拿著書看的樣子真好看,身若修竹,高雅如菊,白衣玉帶好似神仙人兒,要是咱們柱子也跟他一樣高潔如玉就好了,阿爹阿娘也有盼頭。」
「嗟!還神仙人兒呢!說你心裡沒有他誰信,分明是春心萌動,情根暗種。」兩情相悅的小兩口。
朱小蟬不作回應,但笑不語。
第8章(1)
「軒兒,你過來,這是文家表妹婉貞,小你一歲,你還記得她嗎?小時候你還常跟她玩在一塊呢!鬧著說要娶回家當娘子,瞧她長得亭亭玉立,溫柔婉約,秀外慧中……」
每年臘冬過後的農曆十五起,蒼雲學院便會閉院一個月,放學生回家過年,一直到元宵過後才又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