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峰迴路轉的發展,王素玲聽了氣炸,很心疼好友的遭遇,又把先前罵過郭德民的話拿出來吼一遍,還加碼狂罵。
「編一堆好聽的理由,什麼做事業又要忙工作,結果是他劈腿!這不要臉的混蛋!遠看像王子,原來是個王八,就不要讓我遇到他,敢劈腿,劈劈劈,我劈他十萬八千遍,劈他祖宗十八代!」編輯這行干久了,看遍各種愛情故事,王素玲的第一大忌就是男主角劈腿外遇,將郭德民罵得狗血淋頭。
「喂,注意一下你身為編輯的形象,收斂一點,別罵這麼毒。」熊沂蓓嚼著七七乳加巧克力,聽得呵呵笑,不愧是她的好麻吉,幫她痛罵出氣,痛快啊。
王素玲又補罵幾句,罵到嘴乾,喝口水,才想到有事要提醒熊沂蓓。「你啥時要過來出版社?有讀者寄信給你,我都整理好了。」
「我這兩天有空就去拿。」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很少有人願意提筆寫信了,她都懷著感恩的心,收下每一份讀者的筆跡,認真的回復。
「那你這幾天都在做什麼?邊嗑巧克力邊為失戀痛哭嗎?」
「寫稿啊,不是剛把成果寄到你信箱嗎?我早就不哭了,現在連提到他的名字都懶。」她真正看開了,郭德民這個人已經不能干擾她了。
「贊,這才是真女人!」王素玲激賞道。「壞的不去好的不來,要把壞男人踢走,把身邊位置留給好男人,要不要我幫你介紹新對像——」
「拜託,我才不要,剛結束一段感情,馬上就找新目標,好像花癡。」說完不禁想到曹季海,她完全忘記他也寫信給她了,忙著寫稿,又忘了開信箱。
「你不是嗎?」
「王、素、玲!」雖然知道好友是在開玩笑,熊沂蓓咬著巧克力,激動得對話筒大喊:「我頂多算是結婚狂,結婚狂和花癡是不一樣的好嗎?!」
「花癡又怎樣,對感情認真的花癡,總比變心劈腿的混賬好!」王素玲振振有辭。「是結婚狂就應該更積極,分手就趕快找下一個,千方百計拐到老公,要是一時交不到,還可以去相親,要不結婚狂是當假的嗎?」
「你建議我去相親?你以前不是反對相親嗎?」說是缺乏正常交友管道的,才需要去聯誼相親。
「呃……我的觀念改變了,忽然發現相親挺不錯。我有個朋友,最近就是靠相親找到很優的對象,不輸給郭豬頭喔。」
王素玲突然很熱切的慫恿她。「你現在還年輕,去相親是你挑人家,再晚幾年,就是人家挑你,你想當買蘿蔔的主顧,還是被買的蘿蔔,讓人挑三揀四?當然是前者嘛。」
「好啊,那你先去報名,我去當你下線。」
「喂,我們在講相親,又不是直銷,我說真的,你要不要考慮相親?」
熊沂蓓苦笑,相親並非她的首選,她想要順其自然的感情,不喜歡被刻意配對,但等她成了被挑的蘿蔔,誰還會在意她對感情的態度?頂多擔心她會不會操持家務,會不會老得變成高齡產婦。
她是該積極點,趁著自己還年輕,在婚姻市場還有好價,快快出售,相親又怎地?此乃尋找伴侶的健康方式,政府還出錢鼓勵民眾成家生子呢,她大可抬頭挺胸,坦蕩蕩的昭告眾人,她熊沂蓓就要加入相親的行列——
「不了,謝謝你的好意。」但她還是毅然婉拒。
「真的不要?你別覺得彆扭,其實大家的工作環境都很封閉,連新朋友都不容易交到,都是透過聯誼或相親找對象,這很普通的……」王素玲以為她是不好意思。
「真的不要。現在,我想把重心放在工作,多寫點稿子,好好出書賺錢。」
每回戀愛,她都全心投入,把男友當作天,以為找個可托付終身的良人,所有問題便迎刃而解。
但是當天塌下來,她的夢想被砸扁,她也彷徨得失了方向。
不想再這麼脆弱了,不想讓自己的幸福與否,卑微的牽繫於有沒有人來疼愛。她不會再重蹈覆轍,急急去尋覓下一段感情,她要多愛自己一點,將自己的人生經營得更豐富踏實,同時仍樂觀地期待新戀情的來臨。
遇過壞男人,對好男人就更期待,也更戒慎。她的夢想不滅,只是更小心去呵護它。
彷彿又看見那雙溫柔深黝的眼睛,聽見那低沉嗓音,耐心地點醒她自珍自愛的道理——
你是個美好的人……
沒了男友,她還有自己可以愛自己,不要再用前男友的錯誤,糟蹋自己。
不論曹季海是有心或無意,他已在她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份量,成了特別的存在——當然,她是將他當作朋友來感激著,絕無歪念。
只是想起他的語氣、他的神情,她的心弦總是像被微風呵護的花兒,迷惘的輕顫不已……
她搖搖頭,甩掉縈繞心頭的騷動感。
結束和編輯的電話後,她打開自己的部落格,發幾篇文,響應讀者留言,接著整理信箱。
曹季海果然寄了不少信,她詳讀內容,他介紹他的作家聯合計劃,立意良好,規劃細密,井井有條的分析作家們合作帶來的共榮好處,看不出他挺有寫企劃的才能,寫得煽動性十足,她越看越心動,這個計劃挺不賴的。
他留了電話號碼,她打過去。
「喂?哪位?」透過線路,傳來迷濛低沉的男性嗓音,她聽得心頭微怦,他似乎剛睡醒,這沙啞的語氣亂性感的……
「是我,蓓莉。打擾你了嗎?」
「不會,我在看新聞。」看到昏昏欲睡,但一聽到她的聲音,曹季海的精神馬上來了,原本橫躺在沙發上的健軀立即坐直。「看到我的信了?」
「看過了,計劃寫得很完整,你預設的幾個主題都很有話題性,加上陣容都是小有名氣的作者,我想它會紅,恭喜你。這計劃打算什麼時候開始?」
「最快下周就可以開始。」獲得她的肯定,他心花怒放,就知道她會有興趣,他興致高昂的解說:「每個議題都由三到四位作者進行發表,先試水溫,看看讀者的反應,之後視情況調整。我向不少作者發出邀約,只剩你還沒回信,我想等確認你參加的意願後,再開始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