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國夫人回過頭來,瞧了鞠清子一眼,對楊嬤嬤道:「這就是你方才提過的賣婆?」
「是的。」楊嬤嬤沖鞠清子招招手,「來,見過夫人。」
「給夫人請安。」鞠清子乖巧地屈膝行禮。
「怎麼侯爺忽然打發你來送東西?」延國夫人半瞇起眸子,「你家賣的東西特別好嗎?」
鞠清子斟酌道:「回夫人,侯爺大概是看我比較細心,所以賞了這個美差。」
「哦?你如何細心?」延國夫人依舊是那般淡淡的語氣。
「比如,今日給夫人送的鳥食裡,加了些炒干的雞蛋黃,會使這鸚鵡毛色更加亮澤鮮艷。」鞠清子答道。
「是嗎?」延國夫人倒是一怔,「嗯,看來你的確有些與眾不同。」
一旁的馮七幫忙道:「夫人,這位鞠娘子確實善解人意,秋月也經常提起她的。」
「哦……」延國夫人彷彿想起了什麼,「對了,這就是秋月說過的那個娘子,上次給你們兩口子勸架的那個?」
馮七訥訥地道:「對,正是她呢。」
「這麼說,你也識得高蘭郡主?」延國夫人對鞠清子道。
「因為民女做的這個生意,京中大戶人家多半都認識。」鞠清子頷首道。
「侯爺就是瞧見鞠娘子給郡主添置的首飾不錯,這才想到要她給夫人捎點東西的。」馮七在一旁幫著解釋。
「侯爺與郡主是近關係如何了?」延國夫人忽然想到了什麼,問馮七道。
鞠清子微笑著保持沉默,呵,果然是母親,終究會關心兒子的婚事。
「這個……」馮七支吾道:「說句實話,郡主脾氣不太好,侯爺不太喜歡與她親近。」
「脾氣嘛,慢慢來吧。」延國夫人道:「你從前也常說秋月氣不好,現在和她不也挺好的嗎?」
「那都多虧了這位鞠娘子。」馮七道。
「你都說是她的功勞,我倒好奇了,鞠娘子到底用了什麼法子讓你家秋月改了脾氣?」延國夫人似乎馬上對鞠清子有了興趣。
鞠清子藉機道:「也沒什麼特別的法子,馮大哥夫婦是最合適不過的一對夫妻,所以就算爭吵一時,終歸有和好如初的一天。」
「再合適不過?」延國夫人反問:「何以見得?因為他?都是在王侯府裡當差的人?」
「身份地位並不是最重要的,合適才是。」鞠清子笑道:「秋月是『雞』,馮大哥是『棒子』,兩人合該在一起。」
「什麼是雞和棒子?」延國夫人乍聽之下,一頭霧水。
「回夫人的話,民女把人分為三種類型:棒子、老虎、雞。」鞠清子解釋,「雞呢,指的是漂亮又能言的人,秋月姊從小就伺候高蘭郡主,是郡主身邊第一得意之人,自然漂亮又能幹。」
「哦,這個說法倒是有趣。」延國夫人不由笑了,「那馮七呢,怎麼就成棒子了?」
「棒是指實心實意的人。」鞠清子解釋,「馮七哥為人老實,雖然有時候與秋月姊姊起了爭執,愛拿孩子撒氣,但終歸還是個對媳婦忠心不二、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所以雞配棒子是再適合不過了。」
「哦,」延國夫人似乎明白,「這麼說,老虎與雞也很相配吧?不過一物一物的道理罷了。」
「老虎與雞,老虎鎮得住雞,所以在家裡是老虎說了算的。」鞠清子答道:「女人在家裡說了算,終究能活得幸福些,這也是民女勸說秋月與馮七哥好好過日子的原因,若馮七哥是頭老虎,或者也是雞,那民女就不勸了。」
「這便是你說的合適吧?」這番話彷彿給了延國夫人極大的啟發,只見她發怔久久,忽然感慨道:「不過啊,這棒子太過老實,日子過久了會覺得無趣,馮七,你可得當心了,秋月將來說不定會對你不滿意的。」
鞠清子猜想,估計延國夫人想到自身的處境,畢竟她同樣也是雞女嫁給棒子男的類型。
因為她自己便是如此的,現在,就與奚浚遠的父親有嫌隙。
「真的嗎?」馮七不由著急了,「鞠娘子,你說說,真會如嗎,那該如何是好?」
「這天底下啊,只有棒子是最值得嫁的。」鞠清子從容道:「男人若是老虎,那便會娶三妻四妾,若是雞,那根本就不想娶妻。」
「不想娶妻?」延國夫人瞠目,「為何這樣說?難道……生得俊美、能言善道的男子,這輩子就不成親了?」
鞠清子繼續道:「通常呢,雞男只顧自己享樂,對後代一般不太負責,夫人你想想,那些整日花天酒地的男子,一般都是雞,或者宮裡男寵式的人物,或者到處遊玩的文人騷客,這些人,他們可曾重視過後代?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只圖一時玩樂倒也不錯,居家過日子可就慘了。」
延國夫人心內似有觸動,半晌都無法回過神來。
「咳、咳……」一旁的楊嬤嬤佛聽懂了弦外之音,清了清嗓,對鞠清子道:「鞠娘子果然有些見解,難怪侯爺如此篔識你,專門給你介紹生意呢。」
這話提醒了延國夫人,她抬眸對鞠清子瞧了又瞧,「你倒說說看,本夫人像是哪一類人呢,棒子、老虎,還是雞?」
「民女與夫人初次見面,不便定論。」鞠清子莞爾道:「日後若常送東西來,走動得勤了,才好說吧。」
延國夫人點點頭,「好,那日後你就來這兒多走動走動,我新搬來此地,日常用度也是缺東少西的,你就多送些貨物過來吧。」
「是。」鞠清子垂眸行禮之間,嘴角偷偷浮起一抹笑意。
費了這半天的動,說了這許多話,目的就是如此,只要延國夫人肯讓她常來,日後不論什麼事,都有希望。
她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勸得了延國夫人,但每次多說一句,只言詞組便烙印在對方的心裡,水滴石穿,漸漸會起作用。
呵,來日方長。
第五章 再見前夫(1)
「回侯爺,」鞠清子道:「杏霖街那位夫人已與民女漸漸相熟,民女相信,終有一日會勸動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