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若月抿著唇,她並不在意處置個奴才,只是她的人輪不到旁人指手畫腳,趙之懿也就算了,畢竟她一心欲與庸王府攀親,不好得罪,只能隱忍,但是寧傾雪……
「不然妹妹以為該如何處置?」要她在貴女面前責打下人不是不可,將人趕出府也成,但這個惡名肯定得要沾到寧傾雪的身上才行。
「郡王府的下人,可不容我一個外人置喙,」寧傾雪也不傻,看穿了寧若月想要由她攬下惡名,意有所指的說,「只是想跟姊姊提個醒,郡王府家大業大,更要約束好下人,姊姊可別一時心軟糊塗,免得一不留神,讓郡王府由上至下都爛到骨子裡。」
寧傾雪何曾如此尖銳,寧若月聽出她話中有話,有片刻的無所適從,最後手一握拳,「來人啊!把秋竹帶下去打二十大板,再交給管事娘子將人給賣了。」
秋竹臉色慘白,正要討饒,卻已經被一旁的粗使婆子摀住嘴帶了下去。
寧傾雪看著被拉下去的秋竹,心中沒有意料之中快意,只是一歎,默默的移開視線。
「瞧你這神情,」趙之懿上前拉住了寧傾雪,語帶笑意,「別為了個下人不痛快。陪我坐這,好好聊聊。」
趙之懿的灑脫令寧傾雪微揚了下嘴角。
庸王手握重兵,卻將趙之懿嫁入商戶,當年這門親事在西北引起不小風波,最後事實證明庸王的眼光毒辣,他挑了個好女婿,讓趙之懿遠離紛擾,日子過得極好。至於媳婦……她若有所思的飄向寧若月,看出寧若月縱使心頭再惱,方才處置了跟在身邊多年的奴婢,但她已很快恢復精神,臉上的笑意依然嫣然。
不可否認,庸王最後也替自己的兒子定下了個好媳婦,即使她再不喜寧若月,但最後武陵郡王隨二皇子叛變,寧若月終窮為了庸王府大義滅親,站在郡王府的對立面。
第八章 搶先號召賑災(1)
「果然不愧是武陵郡王府,這糕點都美得像花似的。」趙之懿像是主人似的招呼著四周十數名貴女,「都坐下來吧,難得相聚,也別為了郡王府的芝麻小事不痛快。」
率先坐下來的是刺史手金,在家中,她娘總耳提面命的要她向寧若月學學,說她是知書達禮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她也一直如此以為,但如今寧傾雪的一席話,讓她明白這人根本就表裡不一。
幾個貴女年紀雖不大,也不是真不知事,在世家大戶後院裡生活,沒點眼色可不成,想到寧若月表面對自己熱絡,背地裡對自己多有議論,不由留了個心眼,日後對此人再也不敢全然的推心置腹。
寧傾雪看出眾人轉變,知道經此一事,寧若月想要擁有上輩子的好名聲已成奢望,她最是看重名聲,如今心頭怕是極不好受。
寧傾雪在趙之懿的招呼下,拿了塊糕點咬了一口,雖說比不上如意樓或是桂露山莊的廚娘所做,但味道還是極好,看來寧若月為了賞花宴下了不少功夫。
一食一飲、一草一木費盡心思,寧傾雪抬眼望去,腦中想的卻是桂露山莊那片荷花池,沒有太多的雕琢,天然獨樹一格的美。
身邊一班貴女,個個打扮花枝招展,滿園子的脂粉味道都快要蓋過花和茶點的清甜之氣。
素來與寧若月交好的府尹千金上前,心知好友此刻心裡並不好受,「別把郡主的話放心上,等你嫁進庸王府,成了她的嫂子,還怕她一個小姑子不成。」
寧若月勉強的扯了下嘴角,令她最為難受的不單是趙之懿的態度,更多是幾個貴女對她似有若無的疏遠。
她苦心經營多年,寧傾雪不過幾句話便幾乎前功盡棄,她心中的不甘可想而知。
她微吸了口氣,臉上帶著甜美的笑,走到寧傾雪身旁,拿出絲帕,彎腰輕拭了下她的嘴角:「瞧你,像個孩子似的,還吃了整嘴。」
寧傾雪肯定自己的嘴角無碎屑,但也沒在眾目睽睽下拂了寧若月的好意,「謝謝姊姊。」
「你我姊妹,還道什麼謝。」
趙之懿在一旁見狀,幾乎忍不住輕哼出聲。這個郡王嫡女就會裝模作樣。
「姊姊看你吃得香,真覺得幸福。」
寧若月陰陽怪氣的話令趙之懿直接皺起了眉頭,不過吃塊糕點又要做什麼妖?
寧傾雪則是一臉淡定,拿起茶盞喝了一口熱茶,她早習慣寧若月踩在自己頭上彰顯大度,所以也沒打斷她。
果然,寧若目露出擔憂的神情,輕歎了口氣,「妹妹吃得歡,但吳越卻是大雨成災,百姓連吃點東西都難。」
府尹千金聞言,立刻在一旁搭腔,「是啊,這事我在家也聽過我爹提過幾句,但詳細如何倒是不知。說到底還是慶幸武陵郡有武陵郡王,愛民如子,如今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
寧傾雪冷眼看著兩人唱作俱佳,手無意識的撫著手中的茶盞,靜靜聽著。
寧若月未覺她的異樣,繼續歎道:「我想到吳越百姓正受苦受難,實在食不下嚥。」
幾個原本正在喝茶吃糕點的貴女聞言,全都不自覺的將手中的茶點給放。
寧傾雪倒像是故意似的放下手中茶盞,在眾人目光之下,拿了塊糕點,放在唇邊,輕咬了一口,她的淡然在別人眼中是不知民間疾苦,沒心沒肺,但她卻絲毫不自覺。
寧若月見了,嘴角微揚,這丫頭終究還是太小家子氣,難登大雅之堂。
寧傾雪不在乎別人目光,逕自吃著甜食,借由咀嚼壓下心中千頭萬緒。如今吳越大雨成災,災害慘烈,百年難得一見,死傷逾百萬,而今只是開始。
接下來疫病橫生,不單饑民鋌而走險,攔路搶奪,最可怕的是還出現人吃人的亂象。
上輩子在災情還未傳出前,寧若月便趁著賞花宴讓眾世家子弟、貴女慷慨解囊,傳到了百姓耳裡,博得了美名。
之後她更進一步的號召百姓出錢出力,當吳越災情越發慘重時,所莫得的金銀、糧食正好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