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王妃自帶福運來(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0 頁

 

  此事爆出,不管是他或是太子哥哥都不能沾上一星半點,既然如此,將事情鬧大的最好方法就是狗咬狗,只要狗吠得夠大聲,父皇自然會叫得見,自然會在心底埋下疑問。

  至於能不能順利一舉將老四拉下台,就得看太子哥哥的佈置了。

  「知道了,我會安排下去,最慢後日進京,三皇子要讓我帶信給太子爺嗎?」

  「不必,爺又不在杞州,哪能與凌大人聯繫上。」他似笑非笑道。

  這麼細微的事也防?他終於明白三皇子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能立下大功,這不全然是僥倖。

  送走凌雲卓,蕭承陽換上衣服準備到外頭溜溜,要玩抓迷藏,總得留下一點蛛絲馬跡釣釣趙胃,讓他把心思全放在尋找他這北陽王頭上,免得他吃太飽沒事跑去憑弔方氏,免得他突然親情氾濫進監獄探視親人……所以,還是讓他忙一些的好。

  事情安排妥當,凌雲卓返京。

  他的離開讓趙檠鬆口氣,他很擔心凌雲卓會從章氏口中審出什麼。

  如蕭承陽所料,趙擎並沒有將章氏放出來,他把所有的注意力全放在捕獲北陽王頭上。

  這天清晨,蕭承陽前往溪山村。

  他在月亮偏西,朝曦未起之時,看見徐家廚房炊煙嫋嫋升起,不多久陣陣香氣傳出,他想,做飯的人手藝很好。

  辰時二刻,徐皎月走出家門,手裡提著一隻籃子,裡面放著布疋和繡線。

  送走赴考的父親,把家裡整理過後,她準備往董叔家去。

  踏出家門,壓在心頭的大石卸下,頓時整個人覺得輕鬆歡快,連裙角都飛揚起來。

  董叔家是她的避風港。

  四歲那年,是董叔把她從後山帶出來。

  一個在山上迷路的小女孩,被找到時應該害怕恐懼、哭鬧哀嚎,甚至是神經兮兮變得膽小而封閉,但董叔很意外,她並沒有,徐皎月一路唱歌一路說話,心情好到令人無法理解。

  當時是因為,她得到人生第一個外人給的正評。

  許是她表現得太不一般,董叔竟贈予第二個外人正評。

  她很懂得順著竿子往上爬,知道在傷心的時候可以在董叔身上討拍,知道寂寞的時候可以對著董叔叨念說話,知道董叔會接納她、包容她,然後,一來二去,董叔成為她的親人。

  徐皎月一面走一面想著,幾個月前給董叔釀的酒不知道有沒有成功,會不會釀成酸醋?到時董叔肯定要說她浪費糧食。

  瞄一眼籃子,她裁了幾塊布想給董叔做長衫,董叔長得風流倜儻、瀟灑無邊,換上新衣,肯定更加好看。

  她走著走著,忖度新衣款式,走著走著,發現……牛大嫂家門前有不少村人圍著,發生什麼事?

  牛翠花正在牛大郎家院子裡哭鬧。

  牛大伯元配在生牛大郎時難產死了,後來牛大伯娶隔壁村楊氏,生下牛寶、牛翠花。

  牛大伯在世時,楊氏對牛大郎頂多苛薄幾分、不給吃飽,還不敢太亂來,但牛大伯一死,楊氏立即逼牛大郎淨身出戶,將牛家十幾畝地全數霸佔,後來連娶妻生子都是牛大郎憑自己一雙手張羅來的。

  婚後,牛大郎夫妻勤奮節儉,成親幾年下來竟也攢錢買下兩、三畝地,蓋起一間土厝屋,反觀楊氏和其子女,不知道是怎麼過日子的,把牛家祖產賣個精光。

  然後一頂孝順的大帽子扣下來,楊氏哭哭鬧鬧,在村長的見證下逼得牛大郎每年得給楊氏一兩銀子孝親費,這讓村人為牛大郎抱不平。

  牛大郎是個厚道人,一句養恩大過生恩,便願意每年拿出銀子孝敬楊氏。

  大家都誇獎牛大郎有情有義。可這人哪,總是得寸進尺,嘗到甜頭後,牛寶便不時上門打秋風,不給就鬧。

  上個月要不到錢,竟扇牛大嫂一巴掌,硬把家裡剩下的幾十文錢全搶走,牛大嫂可是懷著孩子哪,被他這一扇,孩子差點兒給扇掉,還是徐皎月硬用十點福氣才把孩子給保下來。

  這會兒,牛翠花又來鬧啥?

  「評評理啊,當大哥的不管妹妹的死活,連十兩嫁妝都捨不得給,這是要活活逼我去死哪。」

  哭聲震天價響,徐皎月揉揉耳朵,都疼了。

  這會兒喊大哥、大嫂喊得真麻溜,前幾年不都喊「那個雜種」?

  徐皎月嘴角微揚,看著躲在人群後的牛寶,果然人賤無敵,這世間真真是什麼奇形怪狀的奇葩都有。

  「牛翠花,你在鬧啥?當初你大哥淨身出戶時,大夥兒可都聽得清清楚楚,往後牛家有任何事都不得找牛大郎負責,去年你們已經鬧過一回,現在還鬧啥!」仗義執言的王二嬸扯著嗓子喊。

  「我已經二十歲,都成了老姑娘,若大哥不給我嫁妝,難不成大哥、大嫂要養我一輩子?我不管,要是不給錢,我今兒個就死在這裡,我就不信老天爺不會打一道雷轟死逼親妹妹上吊的這家人。」

  哇,連詛咒都出爐?真是奇招。

  這年代人人敬鬼信神,聽到這話雖然忿忿不平卻也不知該怎麼反駁,只見牛大郎愁眉道:「翠花,上回老二過來,趁我不在把家裡的錢全搶走,眼看你嫂子就要生娃兒了,我們連請產婆的錢都沒有,哪有十兩給你當嫁妝。」

  意思是,如果有,便給了?

  徐皎月歎息,不管楊氏再壞,牛大哥始終拿他們當親人看待,血脈相連、關係無法斷,便是在旁人眼底這等行徑傻到不行,牛大哥也無法改變自己。

  這種苦她明白,因為她也日日嘗著、日日盼著,日日期待著有一絲絲改變。

  「咱們村裡誰家閨女要十兩銀子當嫁妝?能有兩、三兩也就頂天啦,還有那帶一床舊棉被就出嫁的呢。」王大嬸說。

  「我年紀這麼大,嫁妝不多,誰肯娶?」牛翠花反駁。

  「若男人貪圖的是你的嫁妝,嫁過去能有好日子過嗎?」李二娘說。

  「你甭獅子大開口,你大哥眼前這狀況能搾出一、二兩就不錯。」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