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瀾一怔,沒想到母親居然有這種想法,想要孫子的時候就娶,想要地位的時候就休,無辜的尚小姐人生要怎麼辦,她又不欠他。
他是太不孝了嗎?跟母親已經生疏成這樣了?連母親的想法都無法理解了?
「母親不必多說,我不會去尚家,也不會娶尚小姐。」
周華貴內心著急,「可是娘想抱孫子……」
「那兒子過幾天去領養個孩子,就當成是我們薛家的長子——」
「那怎麼一樣。」周華貴激動得打斷他的話,「娘要的是你的血脈、你的孩子,才是娘真正的孫子,抱來的算什麼。」
不知道為什麼,薛文瀾總覺得今天的母親有點陌生,不是他熟悉的那個溫柔婦人。
但想想也許是自己真不孝,沒有功名在身,也沒妻子跟他一起孝順長輩,想到母親只有自己這麼一個希望,薛文瀾安慰,「母親莫急,兒子會好好讀書的。婚事就暫時不要說了,等兒子考上,我們再好好熱鬧一回。」
第四章 相看這檔麻煩事(1)
時節進入小暑。
天氣熱,太陽毒辣,但這些不方便沒有阻撓各家老爺太太想給孩子訂親的心。
中午熱?沒關係,那辦晚宴,有月亮就賞月亮,沒月亮就賞星光,總之一定要弄出個名頭讓孩子們見面。
今日是段家請客。
倪家、文家、尚家、費家都到了。
宋太太汪蕊也帶著兩個孩子去了,宋心瑤、宋心梅。
眾人就看宋家兩個女兒,宋心瑤似空谷幽蘭,宋心梅是盛放牡丹,真各有各的好,都誇讚起宋太太會教。
段路身為主人家,自然要出來招呼。
這是宋心瑤第一次近看段路,就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說,還行吧。
嫁人嫁的是人品,段路人品不錯,她自認成親過門後還是能做到舉案齊眉的,到時候生娃、帶娃,日子悠悠過,女人的一輩子就這樣了。
兩人大抵都知道家族對這樁婚事的態度,因此尷尬中又有點不好意思。
宋心瑤不斷告訴自己要好好表現,這關乎著她一輩子,絕對要給段路留下一個好印象才行。
於是背更挺,展現出多年良好的儀態教育,看得段太太暗自點頭,果然嫡女就是不同,走起路來肩平腰挺,不像那個庶女,雖然皮相好,但走路的樣子不行,一看就是沒下苦工練習過。
宋心瑤無暇顧及其他,一路注意不要左顧右盼,所以園子長什麼樣子她都沒看到,只聽說段老太太喜歡夏菫,一路進來,小徑兩邊擺滿一盆盆的夏菫,開著小小的花朵十分可愛,路旁的夏菫也是她唯一能見到的植物了。
宋心瑤其實覺得自己還可留個一兩年,但沒辦法,十五歲的年齡擺在那裡,爹娘都急,別說母親,心梅跟心湘才十四歲,陳姨娘跟趙姨娘也開始留心了,每次母親準備出門總是各種拜託討好,求母親帶上庶女一起。
入得亭子,下人擺上各種水果——實在沒邀請的頭銜了,段太太直接說,鄉下的莊子送來一批上好的荔枝,請大家來嘗嘗段家的果子。
段太太笑咪咪的,「這妃子笑一年才幾筐,都是送送親友就打發了,外面可買不到,大家嘗嘗味道如何?」
她啊,是越看宋心瑤越喜歡。
大家閨秀就該這樣,有禮儀、有教養。
至於宋心梅雖然漂亮,不過只是個庶女,她的親兒子怎麼可以娶一個庶女為妻,那不是讓她沒臉嗎?
於是給段路一個臉色,暗示他過去跟宋心瑤說說話。今日讓他們見見面,只要孩子都不反對,兩家就可以開始說親了,成親後就會有小娃娃。想到孫子,段太太臉色更急,只差沒出聲催促了。
段路當然也知道今天主要是為了什麼,宋大小姐他看著也行,清清秀秀的感覺很乖。女子嘛,最重要的就是乖順,那種太有主意的、脾氣太硬的都不行,他看宋心瑤應該是個軟棉花,這樣才好,丈夫是天,成親後才能和諧。
於是過去一揖,「見過宋小姐。」
「段公子。」
「聽家母說宋小姐喜歡彈琴?」
「略有涉獵而已。」宋心瑤其實想說「本小姐彈得可好了」,不過這種話只能放在心底,女先生說了,自謙是美德,女子不可忘。
「我剛好前幾天得了一本難得的琴譜,我不善彈琴,就轉送給宋小姐。」
琴譜是個很不錯的禮物,沒有曖昧的意思,也不值幾個錢,宋心瑤是可以收的,收這種東西並不失禮。
她突然想起,段路是聽段太太說,段太太那兒肯定是母親跟她提的,那薛文瀾是怎麼知道她喜歡琴?小時候雖然一起學習,但那畢竟是小時候,她十歲後就已經分開院子另外請了女先生,他怎知她對琴的心意沒有改變?
疑惑間,段路已經從丫頭手上拿過一本藍色琴譜,宋心瑤雙手接過。
啊,是《天璇歌》,以北斗七星為印象編出來的曲子,雖然會的人也不多,不過這曲子她會——家裡有錢,她又有興趣又有天分,會的曲子真的不少。
宋心瑤笑說:「謝謝段公子。」
「這琴譜是鋪子裡的掌櫃特別推薦的,說稀少,因為曲子太長,練習的人倒是不多。」
宋心瑤知道自己該感謝他的好意,可是就忍不住想,薛文瀾都知道要去找古譜,古譜才稀少,你一個大少爺怎麼沒自己的主見,就聽掌櫃的說?掌櫃的不就是喜歡把賣不出去的東西假裝成鎮店之寶嗎?
但想想也算了,沒主見有沒主見的好,耳朵軟的人至少將來不會給她臉色看——郎有情妹有意什麼的都是戲曲中才有的,她知道生活沒那樣多的故事。
找個不差的人一起過日子,這就是婚姻大事。
這段公子只要不嫖不賭都算好事,何況他房中還無人呢,她這個大醋桶絕對不允許自己還沒過門對方就有通房,就算自己過門了那也不行,不可以就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