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和皇后一愣,所以當時趙文在白雲寺?是他逼小和尚殺嬰滅屍?
「喜嬪的任務是斷皇上龍嗣,她擅於用藥,入宮後她花兩、三年功夫,與御膳房廚子打交道、建立人脈,因此多年來皇上只有三名皇子。」
「朕還有一個公主。」皇帝道。
玉珍公主嗎?蘇木淺淺一笑,沒有回答,但表情卻把話都說盡了。
皇帝撫胸,心頭一陣快跳,這意思是嫻貴妃……不貞?
蘇木略過玉珍公主,繼續往下說:「喜嬪初入宮時被分到嫻貴妃宮裡,嫻貴妃不喜她絕俗容貌,經常欺凌她,甚至羅織罪名迫害她,後來是皇后娘娘救她性命,將她安排到明喜宮。
「那年皇后與嫻貴妃都懷上龍嗣,嫻貴妃知道喜嬪懂醫術,強迫她對皇后下藥,她對嫻貴妃虛以委蛇,一面為皇后娘娘保胎,一面告訴嫻貴妃皇后十月後將會產下死胎,於是嫻貴妃不再暗中使小動作,安安穩穩地等待瓜熟蒂落。
「然而在兩人生產前日,趙文抱來一個嬰兒,要喜嬪換走皇后所出的嫡子,她與趙文約法三章,她能換子,但趙文必須將皇后之子平安養大。當時邊關戰亂,朝堂日夜忙碌,皇上無暇顧及後宮。
「那天先生下孩子的是嫻貴妃,雖然她與嫻貴妃有惡,但喜嬪並不想牽連嬰孩,只是千算萬算沒算到,皇后娘娘生下孩子後並未直接交給奶娘,而是心疼地抱在懷裡,從頭到腳看了好一陣子,而那孩子身上的印記太明顯,換孩子一事騙不了人。
「於是喜嬪弄死嫻貴妃之子,與趙文送來的嬰兒做交換,再將死嬰放到搖床上,抱走我送到趙文手上。同時,嫻貴妃以為皇后真的生下死嬰,以為喜嬪真的對皇后動手,於是她殺死喜嬪滅口。
所以當時死的是嫻貴妃的兒子?害人之心不可有……
皇后款款起身,她看不見,但朝著門邊深深行一大禮,她感激喜嬪護住她的木兒。
接下來很容易推論了,趙文命小和尚將蘇木殺害埋屍,但小和尚不忍,而蘇葉救下他,許是小和尚透了口風,而趙文找不到蘇木的屍體,心底存下疙瘩,兩年後有人在京城看見額頭有胎記的蘇木,便派人追殺。
故事說完,喜嬪對蘇木道:「真相大白,心無遺憾,我該走了。」
原來她心心唸唸的不是兇手,而是真相,蘇木朝她一揖。「多謝。」
她搖搖頭、揮揮手,慢慢地消失在從窗檽射入的陽光之中。
第十章 蘇木的身世(2)
皇后終於明白,多年來她錯怪了皇上,她一直認為喜嬪是皇上為了保證燕瑀身世而下令滅口的,沒想到兇手竟是嫻貴妃。
一時間,御書房裡沉默得嚇人,最終還是皇上先開了口。他道:「今日之事先別外傳,木兒你依舊帶著地圖去尋找前朝留下的東西。」
聽見蘇木又要離開,皇后不捨,好不容易兒子才回來。
「不能讓別人去嗎?」皇后懇求。
「聽朕的,最近京城必會大亂,朕不想讓木兒留在京城。你知道趙文為何要把燕瑀送進宮?因為他是前朝皇帝的骨血,他們打算利用他恢復前朝。」
「怎麼可能?」皇后不敢置信。
「朕也不信,不過朕要趁這回,將前朝餘孽一網打盡。」皇上眼眸一厲,他沒想過自己竟被趙文玩弄在股掌之中,兩個親子一死一失,還辛苦勤勉地替人養兒子。
不久後,京城果然亂起來,先是一名額頭有葉形胎記的男子被許多黑衣人圍殺,事情鬧得很大,就發生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
男子受重傷卻保下一命,而黑衣人被捕,順籐摸瓜,一路摸到白雲寺頭上,追查之下,查出白雲寺住持竟是前朝宰相趙文,這些年來隱身暗處,散播謠言、鼓吹百姓對朝廷不滿。
緊接著滅門血案一天一樁,死的全是高官大臣,百姓想不通其中道理,而朝臣人心惶惶,幸而刑部岑尚書能幹,一路追查,竟查到二皇子頭上。
外人不知,皇上卻是一清二楚,除簡侍郎、梁尚書的滅門血案是燕瑀動的手之外,其餘的全是欲加之罪。
老百姓相信了,但前朝勢力不信,他們認定二皇子身世洩露,皇帝刻意用此法打壓,想讓他們窩裡反。
百姓都在暗地裡猜測,終究是親生兒子,皇帝必會高舉輕放吧?
沒想皇帝深明大義,道:「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皇帝為律法斬斷骨血,名聲本就很好的皇上贏得更多百姓愛戴。
二皇子砍頭那日,午門裡裡外外聚集無數百姓,他們看過砍頭,卻沒看過身份如此尊貴之人砍頭,這回不看怕是再沒有下一次了。
但是沒有人曉得,那些裡三圈外三圈的百姓當中,藏了許多武功高強的隱衛。
皇上沒料錯,削子手大刀剛提起,就有數十名黑衣人劫刑場。
說時遲那時快,他們剛靠近,劊子手便刀起刀落,斬斷燕瑀的項上人頭,而佈置在斷頭台上的機關在幾個聲響後,十餘名黑衣人掉進機關底下,緊接著隱衛出現,一陣刀光劍影,午門前血流成河。
京城正亂之時,蘇木已經帶人出京。
一路出了京城都還平安順利,蘇木不確定前朝有多少人知道寶藏在嶺南,倘若知道者眾,怕進入嶺南後就會開始出現危險。
蘇木刻意低調行事,皇帝讓他多帶一些兵將,但他不想把動靜弄太大,只挑選幾十名武藝高強的宮衛出門。
此外他還帶了以芳,以及一條甩不掉的尾巴——
沒錯,以笙死皮賴臉非要跟上,只差沒在地上打滾撒潑,將國公府的面子全往死裡踩。
以芳沒轍,而蘇木想藉此化解小舅子的仇視,所以只能帶他出門了。
他們做富家公子小姐打扮,刻意不與官方聯繫,正也因為如此,他們並不清楚京城發生什麼事情。
他們假裝遊山玩水,邊玩邊走,一路笑聲不斷,所有的低調只為買一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