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說:「蘭花是更難了,簡直是藝術呢。」
「風信子花照例沒有香味,」瑞芳說,「可是我卻聞到清香。」
宋二有點高興:「我略略改良了品種。」
瑞芳詫異,「這實在太難得了,倘若蘭花也能夠——。
盼妮上樓去看妹妹,我則跟他們走到園子。
花園草地上停著一輛跑車,我一見便心跳,不禁失聲:「它在這裡!」
宋二轉過頭來歎氣說:「不錯,是馬可的傑作。」
我忍不住走到那部車子面前去,嘴裡猶自喃喃說:「它在這裡!這一部一九三九年的平治五00K,是全世界出售價格最高的車子,姬斯蒂拍賣行在去年以四十萬美金成交。」
宋二說:「馬可弄到這部車子時給老大狠狠的責罵過,家父早已把他縱壞,這人現在完全不受控制。」
我說:「這部車子多少人夢寐以求。」
宋二說:「馬可所有的車子都是vintagecars,家裡就數他最會享受。」
我默默看著心目中理想的車子:八氣缸,一百六十匹馬力,重兩噸,時速可達一百七十六公里。去年拍賣時由蒙納哥一位無名氏以長途電話投得,我做夢也沒想到得主是中國人宋馬可。
真是的,人家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我還老以為我在光宗耀祖呢,誰知與人相比,不過是個江湖賣假藥的郎中,真是羞愧。
那邊瑞芳正與宋二在研究花卉。
我聽得瑞芳說:「……香石豆蘭有磨碎杏仁的香味,萼片近透明白色或淡綠色,但這風信子也具杏仁香……」
我吸進一口新鮮空氣,疊著手仰看天空,始終弄不清楚宋家的來龍去脈。不過做朋友何必查根問底,人家這樣厚待我們,難道還不夠交情?
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那夜我們一起晚餐,吃的是標準美國食物,猶如置身十九世紀的美利堅合眾國。
馬可說:「季兄,R看過《長江與我》,認為可以改編成電影。」
我拱拱手:「別取笑我了,怎麼能夠!」
馬可說:「為什麼不呢?既然R有這個意思,你們不妨談談。」
我笑,「我這本書你道是怎麼寫成的?實不相瞞,靠林語堂的《漢語詞典》。」
馬可笑,「我不相信。」
宋二也笑,「季兄最會說笑。」
我說:「怎麼不是,那本詞典包羅萬象,像『撮鳥』一詞都被譯為『在性事上無能之男人』……什麼都找得到。」
R也笑,「季先生的小說,我倒是讀得津津有味,不過拍起電影來,出外景是困難一點。」
我不服氣,為自己的小說辯護起來,「除外景不算,男主角也難找。」
R說:「有我,」指指胸口,「有他。」指指馬可。
馬可說:「我對演戲沒興趣。」
「中國人瞧不起戲子。」R微笑看著我,「是不是。季先生?」
我只好點頭,「是有這個說法。」
R說:「中國人想法最奇怪。
我又問:「即使男主角有了,女主角呢?」
R非常詫異,「女主角?季先生你沒見過宋榭珊?」
「宋榭珊?」我愕然。
瑞芳提醒我,「宋太太。」
「哦。」
宋二與馬可兩兄弟都不出聲,我很機警,連忙轉變話題。
我說:「賺有足夠的生活費之後,我也會很樂意到『冰火島』去住上一年半載。」
盼妮問馬可:「你不覺得寂寞?那裡除了實驗室又沒有人煙。」
「寂寞?」馬可微笑,「在人群中才往往最寂寞。」
聽了這樣的話,也不能說他只是個被寵壞的大孩子。
宋二卻說:「為賦新詞強說愁。」
馬可說:「不,在冰火島我不寂寞。九月份開始下雪,天空時時刻刻都那麼瑰麗,大地是那麼神秘,想一想,這塊新土地在一九六七年六月才長出第一株植物,原始的荒原……」
盼妮聽得沉醉。
「金錢倒不是主要因素,」馬可說,「我們團員中不少是受薪階級,他們賺夠一年的費用,便自由快樂一年。最主要是興趣,很多富家子弟開部勞斯萊斯已是終身目的……」
宋二說:「馬可,話別那麼多。」
馬可問:「不是嗎?事實不是如此嗎?」
這頓飯吃得極之和睦開心。
第二天,我們就帶著兩個女兒回紐約。宋二沒有陪我們,但是我們乘的是宋家那架噴射機。
一路上盼妮念念不忘的便是宋馬可。
瑞芳向我丟一個眼色。
我只好說:「盼妮,馬可是你爸爸的朋友,是你的長輩,你別想到別處去了。」
盼妮說:「現在這年頭的男孩子!在美國英國住的都是黃皮白心,直以為姓宋的就跟宋太祖是同宗;香港那一群只曉得在錢眼裡鑽來鑽去;八百年也碰不上一個宋馬可。」
瑞芳說:「怎麼,才認識人家三天,就看上人家了?」
盼妮不出聲,兩頰紅粉粉,一副興奮的樣子,情竇初開,少女情懷畢露。
我歎口氣,「你看中人家,人家未必看得中你。」
瑞芳說:「不是我爭著自家女兒,我看宋馬可也是個大孩子罷了,還看武俠小說。」
我們回到紐約的家,才發覺這次大觀園之遊足可令我們談論三日三夜。
盼妮愛上了馬可,像少女們愛上流行歌星,日日夜夜,睡裡夢裡都念著馬可。
當然,我承認,馬可是個最最吸引少女的年輕人,他富有,漂亮,見識豐富,又有麻省理工物理科博士銜,哪個少女不願意跟他到「冰火島」去觀賞極光?比起他那種玩意兒,上歐洲到巴黎簡直幼稚無聊可笑。
盼妮說:「馬可是探險家。去年他爬法屬亞爾卑斯『吐朗』峰,差點沒摔死。當時七人喪生,一人失蹤,那人就是他,救援人員要鑿穿一堵冰牆才能抵達他墜下的地方,那時候坡上的人先跌下來,與較低的爬山者相撞,一夥兒摔下。」
我說:「敢情好,事後他有沒有寫一篇稿子,投到《讀者文摘》去?《讀者文摘》最喜歡刊登這種多災多難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