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愛難言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9 頁

 

  擦淨白板,她緩慢動筆,「如果你認為這麼做比較正確,我不會干涉你。房間小,床墊不符合人體工學,枕頭不是健康枕,不怕第二天腰酸背痛就請用!」

  他著實楞住,不明白為何錯估了她。她走回餐桌旁,慢條斯理收拾碗筷,一臉平靜,不一會兒,廚房傳來洗滌的聲音,和碗盤輕巧的擦碰聲。她果真把他晾在一旁,不再進行討論了?他預期她該有的反應居然沒出現,如果出爾反爾一走了之,反而像是他在鬧意氣,這個女人——

  他咬咬牙,毅然走向臥房。

  一個鐘頭後——

  她躡手躡腳走進來,往床上一瞄——這個男人竟然就這樣睡著了!

  她悄悄坐在床畔的單人椅上,一手托著腮,靜靜在暈黃的夜燈下俯看他。

  他和衣而眠,一半臉龐埋在陰影裡,規律的鼻息聲顯示他極為入眠,原本嚴肅的輪廓變得柔和許多。這就是她外公替她找的可靠男人?

  她好奇地靠近一些,他身上的清冽氣息立即鑽進她鼻腔,這感覺好像太親密了,她吃驚地退後,又不禁莞爾。這男人,還真以為她是嚇大的,那張目不斜視的面龐,不時透出不耐煩的神色,和年少時一模一樣。三年前他對她沒興趣,三年後也不會心血來潮履行夫妻義務,這一點她胸有成竹得很。

  她動作輕巧地從置物櫃中拿出一條薄被單,踮著腳尖離開房間,端坐在客廳的籐椅上,啜著熱茶,心思如被吹落的蒲公英,飄揚在時光的軌跡中,不由自主地往前回溯,回到那描繪不出一絲精彩的貧乏童年……

  *** bbs.fmx.cn *** bbs.fmx.cn *** bbs.fmx.cn ***

  孩提時代的她見過景懷君許多次,不在社交場合,而是在外公的老宅子裡。

  當時她隨同離了婚的母親、幼小的弟弟,寄住在外公家。所謂寄住,就是母親總承諾她在外頭安頓好就會回來接他們;剛開始並無食言,隔一、兩個月母親就會回來探望姊弟倆一次,後來時間拉長,三個月、半年,最後一次看到母親,她和弟弟都長高了許多,面前站著輕喚他們的貌美女人也越來越陌生、越來越疏離。而幾乎不例外的,母親回來的結局就是與外公激烈的爭吵,和絕決的不歡而散。

  「你欠我的,你不該逼我嫁他!」母親總會在爭吵中帶上那麼一句,然後是一陣可怕的寂靜,最後是摔門而去的高跟鞋喀喀聲。

  從十歲那年起,她沒再見過母親。想念嗎?說不上來,母親的印象總是與不快樂連結在一起,求生本能使姊弟倆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乖巧,自動自發照顧自己,彷彿不這麼做就大有被驅逐出境的可能,事實上,老宅子裡根本沒人在意他們,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有個老幫傭負責照管,姊弟倆要求又少,煩不上其它忙著在外奔波的大人。

  就在那段期間,景懷君時常和正值壯年的景父上門造訪,年少時朝的景懷君樣貌身形已有現在的雛形,但眉宇有股躍動的忿懣,和無盡的不耐煩,一見即知和大人上一趟方家門對他而言有多麼地心不甘情不願。

  他們三人總在前廊下面對庭院坐著談話,景懷君一坐下,永遠一副少年老成模樣拿份報紙默不應聲;景父恆常眉心深鎖;外公不是一臉凝重,就是無限憾恨的長歎。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談什麼,連幫傭都離得遠遠的,深怕外公板臉喝叱,只有一次,為了撿一顆不小心彈落在他們桌底下的羽毛球,她從另一個角落匍匐前進,手臂伸進桌下勾球,小心翼翼不驚動大人,她聽見景父低聲道:「只要她肯回來,我願意如期舉行婚禮。」外公喟然:「恆毅,我對不起你,你另擇良配吧,別再等了!」

  手縮回來時,還是碰到了某人的皮鞋鞋尖,上方報紙移開,一雙少年憤怒的眼睛俯看她,她急忙縮頭逃竄,不敢再靠近那裡。

  慢慢地,從宅子裡的耳語得知,景恆毅和外公的大女兒,也就是她的大姨,是青梅竹馬的戀人。景恆毅家境清寒,但年輕有為,苦讀出身的他在一家電子廠擔任工程師,外公並不樂意女兒跟著家計繁重的景恆毅過不確定的日子,作主將大姨嫁給另一個富商之子,不出兩年,大姨逃家了,逃到了國外,刻意斷了一切音訊,不再出現。景恆毅多年來差人找尋,卻無功而返,有人說,大姨逃家是因為不堪家暴;有人說,她根本是和富商之子的生意對像私奔了;更有人說,她恨死外公,就算老死在外也不會回家。景恆毅沒有放棄過,直到那一年,有人在馬來西亞見到了她,他尋跡而至,本以為苦盡甘來,沒想到人事全非,她改嫁了,再一次令他鎩羽而歸。

  景恆毅造訪的次數變少了,也不將景懷君帶在身邊了,但每次來都會和藹地慰問她幾句,送姊弟倆一些實用的小禮。他始終不曾間斷和外公的連繫,後來她才知曉,外公因為愧意,大筆投資了景恆毅創業的第一家半導體廠,不出五年,竟發展得有聲有色,在業界佔了一席之地,昔日的窮小子從此改頭換面,成為實業家;而外公這一廂,卻自此江河日下,樹倒猢縣散。

  深念舊情的景恆毅不停的挹注資金,遠超過當年受到的資助,始終挽救不了沉痾已重的方家家業。沒多久,心力交瘁的外公撒手不管,讓子女另立門戶去了。

  沒有父母庇蔭的方菲姊弟,首先感到了世態炎涼,但過去一向也沒有被呵護備至,所以不需太多掙扎,很快能半工半讀地養活自己,適應了拋頭露面的生活。

  他們和一般家境的年輕人一樣,沒有經濟的優勢,只有靠雙手和腦袋,倒也甘之如飴。年輕,總令人感到未來有無限可能性。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