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該不會……這也不是巧合?
陶知行緩緩轉向書房西面,看了老半天,看到天都黑了,她點上燈,來到書架間翻著一本又一本的棋譜,忽地發覺靠牆的書架下層,最陰暗處有幾口蒙塵的箱子,她蹲下身將之一一拉出。
抹開了塵,手中的燈照在箱上的字。寧武七年、寧武八年、寧武九年、明永一年、明永二年……
直覺地解了箱封,打開。
手抄的陳年案帳數本相迭,幾捆布包攤開後是各式檢驗器具,當中一包令她手中一頓,只因上頭繡著大哥的名字。
這捆器具她自是識得,是陶氏檢驗用具,由家族中領後輩入門的長輩傳下,她也有一副;只是她的多加改造,與眼前大哥從前用過的傳統器具相比,已有多處相異。
仵作各派有各自手法,檢驗器具向來不外借,此物曾是大哥的,又怎麼會到了大人手上?大哥在京中的最後幾年已是無心仵作工作,但能讓他將器具相贈,想必深得大哥信任。
信任?
……這是為何大哥連代代相傳的陶氏檢驗錄也能奉送?甚至連百勸不聽、恨不得鎖在自家地窖中直至醒悟的小妹,也能放心相托兩年之久……
陶家人一向相信證據多於其它,至少,她難以將信任投注在一個活人身上;能得大哥完全信任之人,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只一瞬,陶知行甩甩頭,甩掉這陌生又莫名的念頭。研究一個活人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理解了他的當下,並不代表能永久理解,更無法判斷其行徑;沒有意義,自然不該多花心思。
握著手中的布包,考慮了片刻,陶知行又往箱中深處挖著。這箱東西不是活物,在福平的日子也還有許久,既然如此,就……打發打發也好。
這麼想著,陶知行翻出了整箱的陳舊物品後,箱底一張雪白新紙寫道——
帶走。
第5章(1)
「大人,日陽怎麼不記得從前您是這麼樣的一個人?」
軟軟的聲音,微微的香氣,昏昏的燭光穿過細雕燈罩映出一山迭一山的剪影。在這令人舒心的房中,江蘭舟側身躺在床上,眼輕闔,過了許久才回問:「怎樣的人?」
不遠處的木圓桌前,偏艷的長相,日陽一身牡丹怒放的紅衫,逕自斟酒喝著。聽聞那問話,她嬌笑一聲,彷彿笑他的問話太過刻意,畢竟今晚臨近福平三縣的縣令全都來到了碧落閣,甘鴇母的嘴都快笑到裂開了哪。
「來日陽這兒,不就是貪圖一餐好食、一夜好眠嗎?今兒帶了一夥人來,
應酬了整晚,這不像您。」嬌柔的語氣裡,不掩嘲弄。
日陽說話一向直,就跟鷹語一樣,追根究柢也是他縱容出來的。是他活該吧。江蘭舟無奈地回著:「府裡有人日夜盯著,自然吃不好吃、睡不好睡,來你這只求一夜安枕。今日是順著幾位大人的意,甘鴇母自會明白這都是你日陽的客,我待你好,你就別挖苦我了吧。」
「……日陽何時計較有沒有客人上門點牌了?,」她輕哼了聲,瞟了眼就快睡著的江蘭舟,轉道:「倒是自年初您就沒來過了。日陽聽說大人忙著殺人案子,還以為您肯定忙得昏天暗地的,想不到今兒一見,氣色挺好……近來,都睡得安穩?」
那問話,令得江蘭舟又是一陣沉默。
的確,他很難睡得安穩。
從前並不淺眠,然而如今闔眼,時常輾轉,思緒有如轉不停的陀螺,繞著旋著奔著,成日不停;至好不容易緩了緩,卻遭揮鞭抽打,只有在疲累得就要倒下時,他才終於不支昏厥過去一般,得片刻休息。
江蘭舟選在日陽的房裡昏睡,毫無防備地昏睡。數年來他說不出口,但在心裡有抹鬼魅窮追不捨。
鬼魅傷不了人,他這麼告訴自己;若有日誰追上了他,制裁了他,江蘭舟希望是在日陽的房裡。
這樣至少,他最後還能再看那牆上映上的山景一眼——
眼未睜,浮現腦中的不是燈上罩著的,每回看著看著,便能靜下心的紙剪山水;莫名浮現的是那個滿鼻子豬肉鹹香的午後,某個低頭猛啃豬腿的身影。一笑,而後斂笑。
江蘭舟回憶,初見陶知行時,在掏空了內臟那具豬屍上頭拿過肉包堵住嘴的模樣,那眼神透露出對外界一切事物的不在意,令他難以忘懷。起先對一個年紀不過十七、八的仵作,其檢驗手法如何,心中存有極大的疑問與不信任;然而在親眼見過陶知行驗屍後,見他心無旁騖、鍥而不捨,只為找到一樣證據來證明自身推斷無誤後,不得不心服口服。
陶知行看得見生死,也分得清生死,只是選擇了在遠處旁觀,沒有太多情感干擾,於是看得更細微。
……是從他們回到福平開始的,抑或是更早之前?江蘭舟會將自己與陶知行做比較——對於案情,誰估得准、誰費心多,對於看待事物的方式,何處相似、何處相異?
為何比較,他說不上來。
可能,最早的時候認為老友知方與自己能交心,也志趣相投,才會不自覺地在陶知行身上找尋與其兄相似之處,盼能再得一知己。
說到底,是他太寂寞了?
縱然身邊有賈立、有鷹語,還有日陽,陶知行仍是不同的。陶知行不清楚、也未參與他的過去,最重要的是,他沒有立場,沒有偏頗;單單,說出所見事實,而不妄加審判。
在陶知行眼裡,有是非,但沒有對錯。
江蘭舟依然未睜眼,只是擰了擰眉間。日陽方才問他是否睡得安穩,回想那日亭中,聞著油膩肉香,他沉沉睡去,不是昏睡,也並非累倒……
太久不曾經歷閒適闔眼,於是耿耿於懷。
日陽提及了,他才恍然原來當時能睡得沉,是因心中安穩。
兩年,太短。
騫地竄出了這想法,江蘭舟自嘲搖頭。他不只寂寞,還開始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