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掌家小閨女(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36 頁

 

  可惜,好不容易盼到休沐日,楊誠早早回來了,但他對這個問題依舊束手無策,反而是再次厚著臉皮上門的連君軒笑著說他許是有辦法解決。

  這話一出,楊柳兒立刻忘了先前坑過人家的事,又是端茶倒水,又是燉肉蒸飯,那個慇勤勁惹得楊家人都是既好笑又臉紅。

  連君軒吃飽喝足,終究不敢惹毛了這個古怪丫頭,同楊山打了一聲招呼,與楊柳兒抱起一個陶罐就一起出了門。

  楊山還以為他們要進城,也沒多注意,哪裡想到兩人繞過院子又上了迷霧山。

  楊柳兒跟在連君軒後面,想起當日他的狼狽模樣,忍不住道:「上次同我阿爹上山可是碰到不少毒蛇,你這次可不要又中招了。」

  連君軒被戳中了痛腳,立時從高貴公子變回毛頭小子,瞪眼反駁道:「你還想不想修土窖了?」

  「想,當然想。」聞言,楊柳兒吐吐舌頭,趕緊岔開話道:「你到底有什麼辦法能解決滲水的大麻煩?難道山上有什麼特殊的黏土?」

  連君軒踢開腳下一節枯樹枝,倒也沒吊她胃口,爽快應道:「不是黏土,是一種樹汁。有一次我不小心沾到身上,回家後發現乾透的樹汁把衣衫黏到一處,剪也剪不開。今日聽你一說,才想起這東西許會合你的心意。」

  「當真?」楊柳兒一聽,心中猜測著這樹汁同膠水或許有些相似成分,若是取些回家,多試驗幾次想必真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這般想著她腳下就走的越發快了,甚至不時回身催促連君軒,惹得他又好氣又好笑。

  連君軒所說那種怪樹在迷霧山上並不多,最近的一棵也鄰近墓群了,兩人好不容易趕到怪樹下,割了樹皮取出乳白色的樹汁,再回到楊家時已經是午後了,待匆匆吃了一口飯,連同好奇的楊誠和楊杏兒一起,四人就琢磨開了。

  半壇樹汁分了四碗,一碗拌了黃土,一碗拌了木屑,一碗拌了普通砂石,最後一碗拌了生石灰,分別趁著濕潤抹在幾塊石板上,然後放到熾熱的太陽下暴曬,不到兩刻鐘,就得到四塊硬梆梆的泥板子。

  楊柳兒心急,親自動手實驗,最後欣喜的發現,樹汁拌石灰的那塊最結實光滑,若是用來抹石板縫隙,絕對不會滲水,而且石灰還有一定的消毒作用,簡直再合適不過。

  其實楊誠和楊杏兒也不太明白楊柳兒在折騰什麼,但見她歡喜也就撩開手了,只有連君軒一直陪著楊柳兒旁邊,解決防滲漏只是第一步,如何收集雨水還是個大問題。

  楊家住的是老式的窯洞,說好聽叫古樸原生態,難聽一點就是土窯。風大的時候,外邊刮黃沙,屋頂掉細土,有時候楊山從田里回來,路過自家窯洞頂上,咚咚的腳步聲都惹得楊柳兒擔心窯洞會垮塌。

  這次修建蓄水窖,她就琢磨著要在自家地盤上收集雨水,這樣就需要一個光滑乾淨的屋頂和院子,自然,修繕窯洞也要一同進行。

  晚飯桌上,楊柳兒提出這件大事,原本還怕父親不同意,沒想到他卻一口應了下來,還意氣風發的決定,不但上窯和下窯要大修,還得再挖一口寬敞的偏窯,畢竟楊志就要到了成親的年紀,提前準備住處是應該的。

  楊柳兒得了父親的大力支持,膽子越發大了,熬夜重新畫了圖紙,舊窯裡抹牆吊棚頂、換新門窗,院子地面也是清一色的石板,稍稍傾斜一定的角度,到時候雨水能直接流進蓄水窖,還保證了一定程度上的乾淨。

  連君軒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不時提些意見,倒讓楊柳兒對他的聰明才智倍覺驚艷,於是先前那點不算矛盾的小過節,自然而然在這樣的通力合作中散掉了。

  可萬事起頭難,即便楊柳兒思慮的很周到,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還不能立刻開工。

  第十一章 養家餬口的難處(1)

  第二日楊誠和連君軒回書院去了,楊柳兒就隨著上山打獵的楊山去找怪樹割樹汁。不過兩三次,楊山的藥材和毛皮又賣了三十幾兩銀子,她的樹汁也收集足夠了。

  這一日,楊山親自去了一趟陳家,又送了些吃食用物,末了同陳大舅和陳二舅說起修土窯洞的事。

  陳家兩兄弟自然鼎力相助,正好城裡的活計也做的差不多了,就拍著胸脯說過兩日就帶著兒子們上門幫忙。

  楊山滿意而歸,又馬不停蹄的帶著楊柳兒進城採買青磚、石板、木料和各色雜物,忙得是熱火朝天。

  楊誠和連君軒惦記家裡這個古怪的工程,碰巧先生夜裡賞曇花染了風寒,兩人便藉機請假回家,剛好自家正忙得暴土揚塵。

  陳家老少五個都做了許多年的泥水匠,請回的兩個木匠也是熟手,前一日就把三口舊窯洞的門窗換了,棚頂也吊好了,待牆壁刷上白色石灰,糊好雨過天青色的新窗紙,就算大功告成。

  窯洞的改變可不是一般的大,若說以前是人間,如今就是在天堂了。

  楊杏兒和楊柳兒屋裡屋外忙碌著,見了環境煥然一新,別提有多歡喜了,就連眾人的伙食也準備的油水十足,讓陳家幾個表兄都恨不得姑母家的窯洞能修繕個十日半月才好呢,而兩個木匠也覺得受了楊家厚待,越發仔細的做活計。

  這一日院子鋪好了青石板,楊柳兒找到陳二舅嘀咕兩聲,陳二舅就攆了侄兒和自家兒子去挖新窯洞,拉著大哥專門折騰蓄水窖。

  楊柳兒原本還擔心兩個舅舅自己做不來,正琢磨要不要父親去村裡喊幾個鄰居幫忙,但轉念想想又歇了心思。若是請人回來幫忙,又要怎麼解釋自家銀錢的來路?萬一洩露了迷霧山一事,那就麻煩了。

  世人從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樣住在迷霧山下,有楊家的財路,為什麼就沒有村裡各家各戶的?到時候,楊家不交出登山的路徑就是犯了眾怒。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封面 返回目錄